红色高家人——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高锦纯
高家协
高锦纯,1912年农历3月25日,高锦纯同志出生于陕西省米脂县城郊乡镇子湾村一个贫农家庭。懂事的小锦纯六岁时就开始参加农田拾草劳动,1918年冬天开始,在镇子湾村一边读书学习,一边帮助父母参加农田劳动。少年时期的高锦纯积极接受进步思想,勇于追求真理,幼小的心灵中对黑暗社会强烈不满,树立了坚定的革命信念,1926年,大革命风暴高涨,革命胜利一个接一个,使他对大革命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年仅15岁的高锦纯参加了第一次大革命运动,从此踏上了革命的征途。 1927年4月13日参加了米脂城内打基督教邢怀仁和反动豪绅艾丕发运动,高锦纯担任学校纠察队长,尔后在农村和城市宣传演讲革命道理。192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9年在镇子湾国民小学任教员,担任村团支部书记,春季开展了借粮活动,秋后揭发了校长朱仲业贪污案。1930年由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转入中国共产党,任陕西榆林第六中学党支部书记、学生会长,领导学潮并开始秘密活动。五月间,参加了中共陕北特委积极分子会议,听取了党六次代表大会决议传达报告及传达报告后的讨论。五月卅日和假日夜间上街道贴标语,往城外送秘密文件,去毯房做童工宣传,秋季领导了榆林六中反尹教务主任学潮。 1931年5月榆林六中党组织遭到国民党破坏,被迫回到镇子湾村,在血腥的白色恐怖下,高锦纯同志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在敌人两次逮捕未遂的情况下,转入米脂黑石窑煤矿,名义上任记帐员,在地下继续为党开展工作。1932年7月高锦纯同志奉陕北特委之命和王振兴同志一起参加了中央工农红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成马生涯,先后任陕甘游击队二大队战士、政治处干事四十二师第三团骑兵连,第二连支部书记,指导员,四十二师骑兵团政委,师团党务委员会书记,陕甘边区军事委员会委员,跟随刘志丹同志参加了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为巩固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5年9月受王明左倾机会主义执行者迫害被关押,已挖好葬身的坑子,行将处决。同年11月毛主席领导的中央红军主力经过长征到陕北,当即下令把关押的红军全部放出来,纠正了错误,恢复了高锦纯同志的革命工作,先后任陕北省委军事部干事,红十五军团直属骑团政委一职,后在陕北瓦窑堡中央党校学习,1936年春党校毕业,随军东征,任地方干部大队队长,秋季西征又调回骑兵团任政委。 1937年5月高锦纯同志参加了我党全国代表会议。抗日战争爆发后,在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四队学习。1938年3月派赴山东,参加领导了重建胶东特委和创建胶东抗日根据地,坚持胶东抗日的斗争。同年5月,先后任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总指挥胶东军政委员会主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员,并任中共胶东区党委委员、军事部长。1940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委员、旅军政委员会主任、中共胶东区党委常委、军事部长。1940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旅政治委员,旅军政委员会主任,中共胶东区委常委,军事部长,参加指挥了历次战斗,为开辟胶东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声威远震。1944年赴延安中央党校一部学习。 1945年作为山东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解放战争时期,高锦纯同志先后任警备第一旅旅长兼政治委员、陕西关中地委书记、军分区司令员兼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师师长师党委书记,二兵团第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政治委员。兰州大捷后担任张掖专区、酒泉专区军管会主任。在党中央和彭总指挥下,率部参加了宜川、宜瓦等战役,特别是在解放大西北具有决定性的扶、兰州战役中,率部出色地完成了穿插、阻击、追击和攻坚任务,受到周副主席、彭总的表扬和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1949年12月,高锦纯同志调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党组书记,兼任政法委员会主任,新疆中苏友协副会长、商业厅厅长、外事处处长,并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常委、第一副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副主席、第三办公室主任等职。在主持新疆人民政府工作期间,在王震同志的领导下,为新疆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9月1日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56年7月调任中央粮食部副部长、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1959年到内蒙工作,任自治区轻工业局副局长等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拨乱反正,1978年到中央党校学习。1979年1月任甘肃省革委会委员副主任兼财经办主任,12月选任甘肃省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他深入实际,注重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关心人民的生活疾苦,关注地方民族工业和经济发展;致力于地方权力机关法制建设和执法监督检查,为民主法制和经济建设,提出许多好的建议和意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983年12月任中共甘肃省顾问委员会常委。1985年离职休养后,仍然十分关注国家大事,关心改革开放事业,并积极组织力量撰写史料和革命回忆录。他衷心拥护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充满信心。1995年6月25日4时25分,高锦纯同志在兰州逝世,享年84岁。 高锦纯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移,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忠贞不渝。戎马战争年代,他驰骋沙场,出生入死,能征善战,视死如归,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建立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胶东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大西北,建立了卓著的功勋。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廉洁奉公,勤政为民,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投入了全部的身心和精力。高锦纯同志具有坚强的党性,坚持原则,顾全大局,在是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他襟怀坦荡,光明磊落,虽身居要职,但从不居功自傲,不搞特殊化,不向组织提任何个人要求;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生活简朴,严格教育子女,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高尚的革命情操和可贵品格;他服从命令听指挥,忍辱负重,爱护部下和干部,深受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尊敬,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