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做事,敢做事,能做大事
——记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开喜 ◎文 / 谢力
李开喜颇具传奇色彩,他一手创办湖南国人啤酒公司,通过十几年苦心经营和励精图谋,使年产一千吨的小作坊式乡镇企业发展成年产数十万吨的现代化啤酒公司,上缴税费逐年攀升。
东风正疾,春潮更涌
李开喜与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相生相伴,企业的发展也就随之俱进,活力进一步得到释放。 重啤国人公司1996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质量管理达标企业”;1993年至2000年连续8年被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1996年至2000年连续五年被评为“湖南省十佳乡镇企业”“全国酒行业优秀企业”“省特级信用企业”;2001年6月,又被评为“全国食品行业质量管理效益型先进企业”。同时,李开喜先后当选为第十届、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个人荣获“质量管理工作优秀领导者”称号、全国优秀企业家,2009年8月荣膺“改革之星—新中国60年·60位改革人物”。 伴随国人啤酒公司的建立,2001年7月,公司与重庆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斥资2亿元,新建10万吨全进口纯生啤酒生产线,使啤酒生产规模达25万吨,可年创销售收入5.2亿元,利润达5000万元;2001年8月,国人集团子公司“永州国人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揭牌剪彩······ 2002年4月,湖南重庆啤酒国人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2005年,李开喜又挥动如椽之笔,收购了常德华人啤酒厂,投资1.5亿元兴建了10万吨高档啤酒生产线,建成“大长江战略”重要的生产基地。 2010年,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第一大股东并顺利收购了重庆啤酒;2013年,重啤公司成为嘉士伯集团成员,主要生产“重庆”“山城”“乐堡”系列啤酒。
品质致远,品牌制胜
正如企业追求的现代化管理一样,李开喜追求的永远是最高的品质。 为了不断提高产品的内在品质,李开喜先后出巨资聘请国内外有名的啤酒博士来公司指导技术和科研,1993年至1994年,他聘请原湖南省啤酒协会会长曾雁冰现场指导啤酒生产工艺技术;1999年至2000年,他聘请原青岛啤酒厂总工程师徐祚菊长驻公司指导达二年之久;从2003年起,英格兰纽卡斯尔的王牌酿酒师伊恩先生,先后多次来公司现场专业指导。 李开喜每年还拨出专项费用用于人才培训,送员工到先进企业中去学习和历练,通过这样“请进来和送出去”的办法,企业的产品质量得到了保障,自主创新能力越来越强,形成了“同一品种口味一致性、不同品种口味差异性、高档品种风味特色性”的产品风格。 重啤国人公司生产的“重庆”“生态”“国人”“一品”等四大系列30多个品种啤酒,多次荣获国际国内大奖,“重庆啤酒”“国人啤酒”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的知名品牌”,“重庆清爽”等15个品种代表湖南省酒类品牌,首次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
重德诚信,用人唯才
在谈及企业的生存发展时,李开喜精辟地概括:“企业要发展壮大只有一个法则——诚信,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广泛的信任和支持,这种信任和支持又是对我们的一种约束,这种约束会变成我们强大的精神动力。”李开喜一直把这点当做自己的行为准则,他开任何会从来不迟到。一次,他答应和一个客户商谈一笔新业务。由于飞机晚点,客户晚上9点才匆匆赶到,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李开喜的手机。没想得到喜出望外的回答:“我还在会客厅,我答应等你的。”见面后,这位客户感动地说:“李老板,我真臣服了您!有您这样的老总,一定是个特别诚信的企业,从今以后我就认准您了!”上行下效,在重庆啤酒国人公司里,“重德诚信”的服务理念已经深入到每个员工的骨髓里,成为企业的金字招牌。 卷着泥腿裤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最容易走入“用人唯亲”的误区,导致“小家族企业”而举步维艰。李开喜有堂兄弟姊妹11人,几家的亲戚加起来180多人,目前在公司工作的只有8人,都在一线做工,没有一人当部门负责人的。李开喜对此解释说:“公司是大家的,只有把最有能力的人推出来,企业才会有奔头。小农经济搞不得,家族企业做不大,我们要的是能人经济。”“用人唯才”的机制,重啤国人公司构筑起了自身的精英团队这生产力中最活跃的要素,因而开始走上疾速发展的快车道。 “会做事,敢做事,能做大事”,李开喜身上正体现着这种“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2013年11月15日,李开喜正式宣布退休。 (谢力,澧县工业协会秘书长)
▲关注”城头山视窗“公众号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