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30|回复: 5

隄柳漁歌 划向梦中的隐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1 2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碧波荡漾的柳叶湖。隄柳漁歌,松风水蔕,皆极其胜。若要寻梦它的历史文化,本土文史专家傅启芳先生递上两本古今《龙膺集》和《太阳山柳叶湖文化》说道:“拿去先看看,再到柳叶湖周边的群众中去。”
       一叶轻舟泛起一片涟漪
      隐园,是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最富有诗意的古代经典园林。是明朝万历年间,曾任太常寺卿的武陵文人龙膺晚年引退归休后建在柳叶湖畔的庭院。它的印记令后人十分神往。有人说它在七里桥,有人说在白鹤山、泉水桥、戴家岗、老堤障……它究竟建在哪里众说纷纭,很有必要弄个明明白白。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再次邀请挚友史胜民老人一同前往柳叶湖,探幽那消逝的隐园痕迹。史老带我走进七里桥一座小楼房,见到一位姓宋的老汉。宋老曾是柳叶湖景区驾游艇的船家,老伴曾在景区经营小酒店,请他当向导当然是最佳的选择。
      宋老首先否定七里桥之说。他说七里桥是古代兵家必争的关隘。不可能在此喧嚣地建隐园。他到屋后掀开一堆杂物露出一只木划子,那是从前司空见惯的打魚船。大家合力把它弄到水里,宋老蕩起双桨,我们拿起桡片助力,朝着白鹤山方向划去。湖面泛起一片片涟漪。柳岸上的游客们纷纷驻足看过来,有的还举起了相机,欣赏、拍摄湖上仅有的这叶老式木船,当然还有船上的我们三个人。

      一首漁歌奏起神奇的乐音
      史老打开隨身听收音机,宋祖英那清脆甜美的《渔歌》顿时响起:“天是湖,云是舟,撒下丝网垂金斗。云里游,天上走,画中人家笑声流。渔歌当香饵啊,鱼群追着走……渔歌似醉又非醉。丝线染浓了知春柳啊,知春柳。”博得满湖游人的喝彩。
      哪知宋老不屑一顾。他女声男唱,动情地唱起了一首柳叶湖的《渔歌》:“船儿漂漂湖上游,我的郎哥去撒网,我是柳湖一条鱼啊,蹦蹦跳跳进了舱,打鱼的郎哥知鱼性,赶忙把魚儿放回湖,哥是湖中的水啊!我是湖中的鱼,鱼水不分永不离啊!依儿哟!”这首拨动心弦的天籁之音让垂柳下的游人全都屏息了呼吸。想不到柳叶湖的文化底蕴竟这么的丰厚可人。
      宋老一边悠然地荡着桨,一边讲述这首《漁歌》鲜为人知的来历:很久很久以前,柳叶湖畔有位贫穷的漁郎。有一天,他打上了一条遍体通黄,靓丽至极的鲤鱼。漁郎发现这条鱼儿流着眼泪。心痛地把它放了生。过后不多久,一位美丽绝伦的女子来到漁郎家,帮他洗衣作饭并很快成为夫妻,他俩恩恩爱爱,还生下了小宝宝。美丽的妻子到了傍晚总是守望柳叶湖的最远处,唱起这首自编的《漁歌》,盼望渔郎早点归来。
      有一天,渔郎回家时没有听到歌声,到家后也没见到母子俩。原来妻子就是那条放生的鲤魚。她是洞庭龙君最小的龙女,她姐姐就是柳毅的爱妻。只因小龙女违反天条私自下凡成了亲。洞庭龙君派虾兵蟹将把她押回水牢受罚,从此以后,柳叶湖的漁民都传唱这首《漁歌》,希望早点唤回龙女与漁郞团聚。

      一位老翁勾勒柳湖的千般美
      弃船上岸来到白鹤山。风光旖旎却找不到昔日隐园的感觉。原来这里的地形地貌与龙膺的《隐园记》风牛马不相及。
      漁船划到泉水桥,上岸遇到史老的女亲戚。她引导我们来到一位74岁老渔夫家。听明来意后,老人一口否决这里建过隐园。他说:“这里是古代的驿站。幽静的隐园不可能建在这里。去戴家岗问问吧。”
      船儿悠悠折回戴家岗。再次请教曾在姻缘河上摆渡的“花老倌”戴培本。他指点说:“去问问老前辈戴修灿吧。他今年81岁了,博古通今柳叶湖。建国初期,他当选过二届常德县政协委员。”在一座低矮的木瓦屋门前,见到了阳光下闲聊的戴老。戴老听明来意后拉开了话匣子。
      他说,柳叶湖是因太阳山断裂层发生地震形成的。从前的柳叶湖不是这个样子。当时的水域面积是现在的三、四倍。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这里还有轮船行走。柳叶湖自古湖面波光粼粼,一碧万顷,野鸭雁鹅成群结队。堤岸垂柳   依依,芳草青青,松柏﹑枫﹑樟﹑栗成林,是个湖光山色的千般美景。
      戴老侃侃而谈。戴家岗是明朝永乐二年(1404) ,戴氏始迁祖必胜公由湖北沔阳卫千户所军职屯田的地方,当时称为栗子林。故有“沔水源流千载合,栗林支干万年荣”之语。戴氏族人十分重学,每年冬天提鱼一次。都将卖鱼钱存在族里奖掖后学。因而从这里走出了清末学部右参议戴展诚﹑著名法学家戴修瓒等“五老七贤十二先生”。那时候的湖心岛叫蒿子岗,又名野鸭洲,那时的狐仙岛叫张家包。如今的司马楼建在文家垸,大跃进时期从这里挖掘出许多明代的墓葬。当提到龙膺的隐园在哪里时,戴老精神一振,脫口而出:“官房山!”

      一座隐园追梦龙膺的印记
      官房山地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北侧。它的核心地带在戴家岗社区维一柳岸的“远东酒店”处。査看官房山的地形地貌,不难发现它与龙膺《隐园记》里的描述十分吻合:官房山恰好在柳叶湖的西岸。它的南面是一条大溪流叫姻缘河,“又一黄溪自北而来纡其左,是为隐园。”此“黄溪”就是如今湖南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内的那条溪流。它沿着现在的环湖路抵达这里。“园东折为莎罗林”,意指现在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北侧就是隐园门前菩提树“莎萝林”。“ 东向,适两溪渟汇处也。”即这两条溪流的汇合处恰好就在官房山东面。
      悠悠历史岁月,忆当年,随门进入隐园,有一楼曰:“宝月楼”,“供水月大士墨像”。“凭栏四睇,烟水弥弥。”园内有一大刹“颜曰‘功德母庵’,荣国王睿笔也。”阁三重,群松环绕。龙膺在修园开凿地基时,曾得一锈蚀古镜,镜背有“千秋福禄”四字,因而又名“千秋阁”。
      龙膺不仅有诗文传世,还因爱看戏,故在园内建有戏台,常邀荣庄王一同观赏。他还创作了《金门记》《蓝桥记》等剧本。归隐事佛后,龙膺自觉得大自在,写了一首杂曲名《隐园曲》,并在“千秋阁”的檐榜上题写对联:“最上一层愿见西方诸佛,此中万卷何假南面百城。”反映他悠悠自得的心态。龙膺最终老于湖光山色的柳叶湖畔。
      戴修灿老人还特别提出以下佐证: 常德解放初期,官房山一带留存有许多的松柏等参天古树。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出土了许多青石碑﹑石磴和石阙残块。官房山的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古代官员居住的地方。当年在这里屯田的戴氏先人,无意中成了龙膺隐园的义务“保镖”。但隐园最终还是被明末农民起义军张献忠攻入常德时消逝。

      一片胜景诠释天人合一的神韵
      柳叶湖享有“中国城市第一湖”美誉 。它汇集城、湖、山、洲为一体的胜景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神韵。它融汇了湖湘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在它的周围遗留有无数名人先贤的足迹。若要悟彻它的韵味,不妨去探访由这里的老年人组合的“梦之队”。洗耳恭听他们的妙语后,你会激情冲浪,暢游梦幻中的柳叶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4: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柳叶湖享有“中国城市第一湖”美誉 。它汇集城、湖、山、洲为一体的胜景诠释着天人合一的神韵。它融汇了湖湘文化与现代旅游文化。在它的周围遗留有无数名人先贤的足迹。若要悟彻它的韵味,不妨去探访由这里的老年人组合的“梦之队”。洗耳恭听他们的妙语后,你会激情冲浪,暢游梦幻中的柳叶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5: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隐园,是柳叶湖旅游度假区最富有诗意的古代经典园林。是明朝万历年间,曾任太常寺卿的武陵文人龙膺晚年引退归休后建在柳叶湖畔的庭院。它的印记令后人十分神往。有人说它在七里桥,有人说在白鹤山、泉水桥、戴家岗、老堤障……它究竟建在哪里众说纷纭,很有必要弄个明明白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6: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房山地处柳叶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的北侧。它的核心地带在戴家岗社区维一柳岸的“远东酒店”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6: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上一层愿见西方诸佛,此中万卷何假南面百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2 16:2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解放初期,官房山一带留存有许多的松柏等参天古树。1958年大跃进时,这里出土了许多青石碑﹑石磴和石阙残块。官房山的地名,顾名思义就是指古代官员居住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46 , Processed in 0.04088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