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身信访解民忧 ——记湖南省汉寿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信访局长高志刚 湖南省汉寿县人大常委会田明时 湖南省汉寿县信访局办公室田利 人无难处不上访,群众来找我们上访就是对我们的信任,要认真接待好每一位来访群众,让他们抱着希望而来,带着满意而归。 ——高志刚履职感言 他,爱岗行道义,敬业写春秋,十年如一日,躬身人民信访事,乐解百姓千家愁;他,当着无名的官,干着最苦最烦的活,长年累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位人民信访干部的使命与担当。 他,就是湖南省汉寿县优秀共产党员、县信访局局长高志刚。 面对百姓以感恩之心服务群众 汉寿县信访局的同志都知道,只要高局长没出差在外,每天早上总是第一个到单位。他办公室的大门永远对上访群众敞开,他的手机永远是对信访群众畅通的一条热线。同志们戏称高局长是名副其实的“百姓苑”——接百姓愿、解百姓怨、结百姓缘。不管你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孤寡老人,还是西装革履的企业主,高志刚总是一视同仁热情接待,该讲道理的讲道理,该批评的批评,该帮助的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来访人心服口服。对于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会主动留下手机号码让信访人直接跟他沟通甚至亲自上门做工作。 在长期的信访实践中,高志刚坚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盼,认真耐心听取群众的诉求,找出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解决问题,争做信访群众的“贴心人”。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04\wps1.jpg 图为高志刚局长在信访局办公 2016年,原县物资公司南下离休干部武某过世后,留下了一个80多岁身患绝症的遗孀赵某和一个50多岁下岗在家待业的痴呆儿子武某,赵某看着自己即将离开人世,而儿子将无生活来源,便到县政府上访,要求县人社局为其儿子办理提前退休。高志刚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召集县人社局退休股、企业养老保险处以及龙阳街道办等单位负责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高志刚亲自和赵某一起去人民医院查找其儿子的患病资料,亲自和县人社局退休股的负责人前往市人社局进行汇报,亲自带领武某到常德市中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和劳动能力鉴定。市人社局经过病历资料审核、身体检查和劳动能力鉴定,认为武某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批准其办理了提前退休。帮助赵某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心愿。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04\wps2.jpg 高志刚局长(右)接待上访群众 2015年5月28日,长常铁路复线汉寿段施工单位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引发四川籍农民刘某等15人到县政府上访,要求县政府帮助讨回农民工工资30多万元。眼看端午节就要来了,这些外地农民工已离乡快一年,正等着这笔辛苦钱回家过节。当时分管接访工作的副局长高志刚接访他们中的代表,详细了解基本情况和诉求后,要求他们留两个代表其余的先回家,端午节前一定会给他们一个说法。第二天,高志刚邀请县劳动监察大队负责人前往长沙长常铁路复线建设指挥部和常德施工单位实地了解情况。经过一周的调查,高志刚终于弄清了四川农民工上访是因为长常铁路复线建设指挥部和常德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存在争议,工程款未拨付到位造成的。农民工工资受法律保护,施工单位拖欠农民工工资,建设单位承担连带责任。2015年6月15日,高志刚召集县劳动监察大队、长常铁路复线建设指挥部、常德施工方等单位负责人紧急协商,最后达成了先由长常铁路复线建设指挥部垫付四川籍农民工工资30万元,长常铁路复线建设指挥部和常德施工单位工程量结算纠纷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协议。四天后,四川籍农民工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钱,高高兴兴回家过端午节了。 面对突发事件以责任之心做好工作 信访工作形势复杂多变,稍有不慎,极有可能引发有影响事件,危害社会和谐稳定。高志刚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面对各类突发事件,他总是身先士卒,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以兹悲之心做群众工作,以如履薄弱的心态做好矛盾化解和善后处置工作。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5004\wps3.jpg 高志刚局长(左二〉深入基层调研信访落实情况 近10年来,高志刚牵头处理到县集访100多起,牵头处理去市、赴省极端访(集访)、进京非正常访(集访)200多起,熟悉他的人都称他为协调处理突发问题的“救火队长”。 2020年3月,该县龙珠湖公园8户拆迁户因品补过低、反对政府强制拆除等问题聚集到县接访大厅门口信访,一时间吵嚷声、埋怨指责声交织在一起,甚至有人企图喝农药自杀。当时,高志刚因痛风脚痛正在医院输液,接到电话他随即拔掉吊瓶火速赶到现场,冲到人群中大声喊道:“我是县信访局副局长高志刚,领导安排我负责解决你们反映的问题,请大家相信我一定会帮大家彻底解决问题。” 群众看他说得真诚、实在,情绪逐渐缓和。他了解基本诉求后,承诺一个星期后一定给群众满意的答复。群众陆续散去,他当场打电话通知相关部门集中接待协调,连续几天甚至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深入拆迁户家中了解情况、宣讲政策、教育疏导,并召开现场会协调督办。通过他的协调以及拆迁单位的辛苦努力,8户拆迁户终于与拆迁单位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了安置补偿协议。 2016年5月的一天,高志刚通过情报信息得知洋淘湖镇工商企业职工因要求提高养老金待遇一直未得到解决计划大规模赴省集访,他一边向领导汇报情况,一边邀请县稳定、公安的同志连夜赶到洋淘湖镇。在镇村两级干部的配合下,找牵头对象一个一个的做工作,通过思想沟通、法制宣传、政策解释,终于让牵头对象放弃了大规模集访省政府的念头,同意依法依规按程序反映处理他们的诉求。通过一夜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化解了一起大规模赴省集访事件。 面对头号难题以锲而不舍之心攻坚克难 受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汉寿县信访形势曾一度比较严峻。面对压力,高志刚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他紧紧依靠上级信访部门的支持和帮助,团结带领全局同志,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坚持把工作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解决了大量疑难的信访问题,有力地维护了社会一方稳定。他与属地党政领导加强协作,进行重点攻坚解决,定期分析案情,及时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案。他与信访人交朋友,通过实地走访,节日慰问,帮扶解困等方式,经常性与信访人沟通疏导情绪,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尽最大努力将信访问题解决在当地。这些日子里,与他电话联系最多的是信访人,与他见面最多的还是信访人。他一次次实地走访,一次次节日慰问,一声声热心问候,渐渐感化了信访老户因多年信访而形成的偏执极端心态。功夫不负有心人,到2020年底,汉寿县大部分进京越级上访老户问题得到有效化解,及时扭转了信访问题的高发态势。 在信访局工作近10年,高志刚多次主持和参与协调重大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圆满解决疑难复杂信访案件50余起,妥善处 置100余起,得到了群众的高度好评,维护了汉寿的和谐稳定。 金某,原鸭子港乡村民,在1983年读小学期间,因贪玩串进学校操场边的变压器围墙内玩耍,被电击伤导致左手截肢,当时村委会只负责了治疗费,没有给予赔偿。金某年轻的时候,由于身强体壮,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勉强能够养家糊口。随着年龄的增长,各种疾病的出现,体力日夜下降,加上要照管患有精神病的妻子和先天不足的女儿,家庭生活逐渐无法维持。为了解决家庭生计,从2011年开始踏上了漫长的上访之路,要求相关部门赔偿损失15万元。找教育局,他们说当时的小学归乡政府管;找电力局,他们说当时的电力归乡政府管;找乡政府,他们说赔偿责任应该归教育局和电力局承担;找法院,他们说已经超过了诉讼期,不予受理。金某万般无奈只好不断地到县委、县政府缠访闹访。高志刚接到县领导的交办任务后立即展开调查,先到人民医药查找治疗病例资料,再到学校、村里找老人了解当时的情况,查清当时村里只负责了一部分治疗费,没有给予经济补偿,由超过法定诉讼期的事实后,一方面主动找金某约谈,告诉他其诉求已经超过法定诉讼期,要求给予经济赔偿的诉求得不到法律的支持,应该放弃,考虑到他本人的身体状况及家庭困难的特殊情况,可以通过信访救助的给予一些帮助;一方面主动找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筹集信访救助资金。经过高志刚及责任单位的反复做工作,金某终于放弃了自己的诉讼请求,接受了信访救助,并签订了息访协议书,承诺今后不再为此事上访。 近5年来,因圣都大厦遗留问题引发了业主、材料商、包工头、农民工、债权人不断缠访、闹访、越级访,甚至有人到省政府南大门泼燃烧水准备自焚,严重影响了汉寿社会大局的稳定,严重损害了汉寿的形象。去年2月,高志刚接受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受命担任圣都大厦遗留问题协调处理办公室主任一职。高志刚到位后立即调整工作班子,开展调查研究,迅速拿出工作思路,风风火火地开展工作。随后不久,圣都大厦的剩余资产查清,后期工程进入尾声,业主的水电问题已解决,上访老户张勇军已达成息访协议,上访老户周庆田已引导进入司法程序。并开展结 账对账、工程验收、办理相关手续等工作。 在今年上半年全力开展信访积案集中攻坚中,“重复访治理”71件信访案件共化解息访68件,“百日攻坚”42件共化解息访38件,越级访治理23件共化解息访8件。重点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上级办交件,真正做到了“案结事了”。惠民小区、汉公馆、银谷国际等问题楼盘的办证问题得到了解决。 面对党和人民的重托以廉政敬畏之心对待权力 高志刚在工作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不能用来谋取自己的私利。权力意味着责任,作为党员信访干部,对权力要有敬畏之心,牢牢把自己关进制度的“笼子”,做一个名符其实的优秀信访干部。 近年来,高志刚始终把“真诚对事业、真心对群众、真情对同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以高昂饱满的热情、学习进取的精神、扎实苦干的作风,带领全体信访干部兢兢业业、锐意进取,把大量心血和汗水倾洒在信访事业上,使全县信访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做到了上不负组织信任、下不负群众期盼,连续多年荣获市级“信访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提高素质树形象,以身作则带队伍。面对困难,他从不退缩,不甘落后,全身心投入工作之中,利用一切空闲时间,认真学习与信访工作有关的业务知识、法规政策,准确分析信访工作形势,找出存在问题的症结。他抓住主要矛盾,从探索建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新机制入手,建章立制,规范流程,倡导快乐信访、乐于奉献的工作理念,得到了县领导的肯定和全合格信访干部的支持。有了好的工作思路,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工作队伍,为此,他提出了“抓班子、带队伍,抓基层、打基础,建窗口、树形象”的工作思路。在提高信访干部队伍素质上,从建立学习型机关入手,以召开座谈会、经验交流会、以会代训等形式,坚持组织实施信访干部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信访系统干部的工作能力,推动了全县信访工作上新水平。在他的严格要求和感召带动下,全县信访干部队伍呈现出个体素质高、整体形象好的新气象,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努力工作,开创了我县信访工作的新局面。 深入调研当参谋,积极开拓勇创新。为了当好党委政府领导的参谋助手,他带领信访局干部注重深入乡村、企业、农户和县直重点部门开展调查研究,他每年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奔走于基层,听民意、摸实情、找症结,努力探索工作新机制,不断推行工作新方法。近年来,他主要推动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机制创新。立足于减少信访苗头、转变干部作风,推行了“五到户”工作机制;立足于疑难复杂和重复上访案件的依法及时解决,建议县委、县政府实行了信访听证会机制;立足于规范信访秩序,推行了处置非访一人四包、一训四员、一事四会、一案四法、一访四究“五四”工作机制,这些新机制得到了省市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体制创新。为民减少越级上访,针对信访热点难点问题,他经过深思熟虑,建议县委政府组建了涉法涉诉、纪检监察、企业改制、劳动社保、农村经济、国土城建、教育卫生七大工作组,定期将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访案件,按照问题性质分解到各个工作组,各负其责,限期办结,变信访部门单独作战为职能部门联合攻坚,形成了信访工作大家做、共同做的新局面。三是制度创新。立足于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全县实施了信访工作一岗双责制、领导接访日制、矛盾排查调处制、双向规范制、督查通报制以及与信访条例相衔接的阅信、接访、办案工作程序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特别是领导接访日制度,从党政一把手做起,所有党政领导全员参与,定期接待,准时到岗,现场答复、当场批示并跟踪问效,把领导接访日打造在了党政领导的爱民日、城乡百姓的拥政日。 勤于修身严律己,两袖清风不染尘。信访局局长作为单位的“领头雁”,对自己各方面的要求十分严格,处处以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对照、检查、规范自己的行为。高志刚严于律己,廉洁从政,工作深入,作风扎实,处理公正,模范遵守机关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威信。每天跟群众打交道的他,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他主管财务审批,各项财务公开透明,从不乱开支一分钱。他坚持公车用公,从不用公车办私事。在他的带领下,全局上下形成了“一杯清茶搞信访,两袖清风不染尘”的良好风气。 倾心尽力为人民,躬身信访解民忧 做好信访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需要的是持久的耐力不懈的努力和坚定的毅力,需要的是果敢的执行力和勇于担当精神,高志刚用自己实际行动很好地诠释了一名信访工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