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242|回复: 2

两场不会忘记的草台戏(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6 21:5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1-9-8 16:33 编辑

两场不会忘记的草台戏(续)

213150fzttuu5gwup51ua9.jpg
农村草台戏


(二)
    第二场戏演出的时间大约在1961年秋天早稻收割后,大队庆贺我家的邻居廖志斌结婚安排的演出。廖志斌是退伍军人,他是1926年出生的,年纪已经有35岁了,在当时是大龄青年了。他复员回家是共产党员,当兵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我记得他退伍前一年好像回来探过亲,家里就曾张罗过给他订婚,没有成功。那次探亲的一天晚上,廖志斌的父母打发他的弟弟廖志高去后面何家台子借脚盆洗澡(农村很长时间每个农户家里至少有供男女用的两个脚盆,男人用的称男脚盆,或大脚盆,有时还可以排其它用场,如盛食物),廖志高邀我一起去借。本来是向何冬生家里借,有人恶作剧,把我们指向靠港边的另一家,我们真去敲门,很久才有人应声,说“有用!”即在用。指示我们去何家借。我们听到开后门的声音,有人溜走了。大人说溜走的是某某,当时和女主人正打得火热。大队安排演出,现在看来有政治上关心的意思。同时,我还听到新娘邵友珍,前夫是大通湖农场的一个负责人,生病死的;邵友珍也是妇女干部,都是有地位有身份的人,大队欢迎邵友珍到六合组成新家。另外,我估计也因为农村双抢刚过,安排一场戏有庆贺丰收的意思。无论怎么说,反正是安排在廖志斌的新婚之夜。

廖志斌邵友珍夫妇.jpg
廖志斌邵友珍夫妇


    演出的地点在老家生产队的禾场上,北方话说的是晒谷场。这个禾场,在我们的家门前。解放初期,我们和廖志斌一家(那时的户主是他的父亲廖树生,乡亲称呼廖家二嗲)一起分的地主汤家二嗲的房子。1954年倒垸拆掉后重新修房子时廖家仍在旧屋场台子上,我们家往前(南)移了几十米,是以前我家的菜园填高的。成立人民公社后,在我家屋场台子和汤家台子之间,举全生产队之力挑起了一个禾场,用作晒谷。富农汤家四嗲的后人“跑湖北”,人去楼空,他家的房子拆掉用作修建生产队的仓库,直到文革后,生产队还给了汤家后人一点象征性的品补。开始修禾场时,我家和禾场之间是紧紧连着的。后来,是不是有《打铜锣》的戏以后,防备我家的鸡鸭吃禾场上的稻谷,就开了一条沟。廖志斌结婚唱戏时还没有挖沟,戏台搭在南面,紧靠仓屋,我们就在家里可以看戏。我母亲勤快,夏天怕热着我们,在我家的禾场搭“露水铺”,即用四条高凳分两排放着,上面放门板,铺上竹篾垫子,四个角上绑上竹棍,挂上蚊帐。睡露水铺比睡在家里凉爽。母亲安排我们在露水铺上看戏。开始,我爱热闹,还有些勉强,也挤在人群里凑热闹。后来,感觉自家的“包厢”好,钻进露水铺上睡着看。也许是太舒服了,我们几弟兄竟然都睡着了,谁也不知道唱的是什么戏。
    戏的名字我是后来从大人们的议论中知道的。廖志斌结婚后,可能不等蜜月结束,两口子吵吵闹闹就没有停过。吵闹最厉害的时候邵友珍出走了,很久才知道是在丁家渡粮店做杂工。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两口子在一张凉床上乘凉,开始嬉闹,很亲密。几句话不对劲,说变脸就变脸,甚至动起手来。大人们分析原因,都说是结婚时大队“送戏”题目不好,《磨房产子》,苦戏,兆头不好,不吉利。尽管那天我没有认真看戏,但我记住了这曲戏。我的父母相信家和万事兴,认为廖家的教训就是喜欢吵架,父子吵,夫妻吵。尤其我的母亲,她一直到暮年都说廖志斌结婚时安排的戏不好,没有演好,不吉利。听说演完戏还招待夜宵,好多人说不该请他们吃。


白兔记.jpg
《磨房产子》剧照

    《磨房产子》的剧情究竟是什么?过去半个世纪,来不及了解。最近,我查百度,才知道它是根据《白兔记》改变的。《白兔记》又称《刘知远白兔记》,元代南戏作品,与《荆钗记》、《杀狗记》、《拜月亭记》并称”四大南戏“。刘知远是五代后汉的开国皇帝,他从一个流浪汉而登上帝位,他的传奇经历为民间所乐道。此剧写他因赌博败家,落魄流浪,被财主李文奎收留,在李家充当佣工。李文奎见他睡时有蛇穿其七窍,断定他日后必定大贵,于是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他。李文奎死后,三娘哥嫂以分家为由,将有瓜精作祟的瓜园分与刘知远去看守瓜园,欲加害之。李三娘知计,力阻刘知远守园。刘知远一身武艺,夺棍而去。知远战胜了瓜精,得到了兵书和宝剑,便告别了三娘,去汾州投军。刘知远因屡立战功,受到数次提拔,官至九州安抚,娶岳氏为妻。三娘在家受尽折磨,因劳累过度,在磨房产下一子,因无剪刀,用嘴咬断脐带,故取名“咬脐郎”。又托窦公将儿子送给知远抚养。十五年后,刘知远命儿子回村探母。咬脐郎一天出外打猎,因追赶一只白兔,与正在井边汲水的母亲相遇。咬脐郎回去报知父亲。刘知远带兵回沙陀,与李三娘团聚。
    湖南花鼓戏如衡山花鼓戏剧团演的《磨房产子》的剧情和《白兔记》是一样的,有些剧本还在前面冠以“白兔记”。但长沙花鼓戏《磨房产子》是另外一个版本,其故事情节与《白兔记》有变化,人物姓名也不同了:薛其照常年出外做生意,家里留下两房妻子,大娘杨氏,二娘周桂英。大娘心地歹毒,丈夫离家不久,就把桂英打入磨房做苦力。二娘怀了薛其照的孩子,在磨房产下一子。杨氏担心自己失宠,算计二娘,命令用人薛奎到磨房看过究竟,如果她产下男孩,就要薛奎将他杀死。桂英生下的孩子果然是男孩,薛奎不忍,携带孩子和桂英留下的血书逃跑了。后遇神仙太白金星救了这个孩子……
    我的邻居廖志斌和邵友珍的新婚之夜演的花鼓戏《磨房产子》究竟是哪个本子,已经难得考证清楚了。不过,可以肯定地说他们婚后的矛盾以至吵吵闹闹,与大队“送戏”剧目是没关系的。因为那个年代谁活得都不容易。邵友珍前夫是干部,自己也干得风生水起,嫁给廖志斌,其家境在当地并不突出,有落差。我老伴回忆,邵友珍好胜,在演戏前,她还表演了背菱角桶,显示自己能干,有气力,干活不亚于男劳力。廖志斌年纪不小了,是当兵影响了自己的婚姻。他在部队入党,应该也算不错的。但新娶的妻子不仅是二婚,还带着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称“拖油瓶”,家庭关系变得复杂。这些应该是产生矛盾的主要原因。廖志斌有时候发无名火,旁人是不容易理解的。乡亲传说文革中有一年吃团年饭,安乡的南边人的习俗“年饭”吃得早,边吃边天亮,象征来年吉祥。家庭主妇半夜就要起床做饭。邵友珍早早地把年饭做好了。兴奋得睡不着觉的孩子们几次催父亲起床吃饭。廖志斌起床了,看见孩子们已经在桌子旁边拿筷子夹菜吃。廖志斌顿时大怒,“妈妈的鳖,还冒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就恰(吃)!”伸手把一桌饭菜掀翻了,孩子们哭成一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7 1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17 16:29: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你回首往事一桩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 16:43 , Processed in 0.0838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