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8-19 11:49 编辑
今天是个好日子!在“体彩杯”无为羽毛球精英赛隆重开幕之际,传来了无为县被授予“中国羽毛球产业基地”的喜讯,值得我们热烈祝贺! 无为县是“中国羽绒之乡”,是全国羽毛、羽绒主要集散地,更是羽毛业的发源地。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多年努力,无为县羽毛、羽绒加工业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无为县重要产业支柱。截止目前为止,无为县从事羽毛切片和羽毛球生产的企业达到5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家,2018年全县羽毛加工企业实现总产值25亿人民币,全年出口额为810万美元,上交税收2300万元。其中羽毛球年产量约1000万打,营业收入7.85亿元人民币,羽毛切片的产销量占到全国70%以上,羽毛球产销量约占全国的10%。无为县羽毛球产业园区初步建成。无为羽毛球产业从贴牌生产开始,著名品牌有:尤尼克斯(YONEX)、威可多(VICTOR)、李宁(Lining)、亚狮龙(RSL)等;本土自主品牌有:“凯唯乐”、“翎美”等,“凯唯乐”出口德国、韩国和东南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翎美”为安徽省羽毛球队合作品牌。无为生产的“李宁”牌羽毛球占到其品牌的50%。无为县贴牌生产的羽毛球成为许多国际性赛事使用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竞争力。 无为县县委、县政府对羽毛球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近年来,编制了产业发展规划,设立了管理机构和羽毛羽绒专业协会,建立了财政支持专项基金,成立了规划面积达2.31平方公里的无为羽毛羽绒产业园,目前起步区1.39平方公里已经完成配套服务项目,引进了一批羽毛球生产企业,共立项生产400万打羽毛球、12亿片羽毛片、1.42亿粒羽毛球球头的生产线项目。县委、县政府决心进一步完善生产加工链,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集群化发展,做大做强羽毛羽绒产业。我们经过多次考察,认为无为县已经具备羽毛球产业基地的条件,通过我们携手共建,完全能够发展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羽毛球重要产业基地,成为生产、赛事融合发展体育健身基地。 无为县获得“中国羽毛球产业基地”称号后已经站在新的起跑线上,既获得了加速发展的新动能,也面临实现更高目标的新挑战。为了打造高质量的产业基地,我们对无为寄予几点希望: 一、 优化产业规划,加快园区建设。要按照高质量发展 要求,搞好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大扶持羽毛球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完善发展规划,推动规划落地。要继续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利用沿海产业转移机遇,引进更多优质企业,同时扶持本地龙头企业,搞好资源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有条件的企业都要进入园区。要发挥协会羽网专业委员会作用,开展行业各项活动,搞好特色区域共建。 二、 加强现场管理,落实环保要求。要推进企业现代化管 理,严格制定规章制度,改善生产作业条件,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要强化环保意识,搞好资源节约利用,加强在线监测,严格“三废”处理。 三、 推进标准制定,加强质量检测。要增强标准化意识, 健全标准化组织,积极参加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研制,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搞好贯标工作。要建立羽毛球质量检测机构,开展全流程检测工作,实现全面质量管理。 四、 重视品牌培育,塑造自主品牌。在继续做好国际品牌、 国内名牌的“OEM”生产加工,提升品牌制造能力的同时,加大本地品牌的塑造和宣传,力争通过几年努力,打造出羽毛球国内名牌和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五、 加强科技研发,培养人才队伍。规模以上企业均要设 立研发机构,集中科技人员,设计、研发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鼓励申报专利发明,进行设备自动化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积极引进各类科技人才,鼓励员工岗位成才,给各类人才施展才干的机会,走人才强企之路。 我们相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无为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有广大企业勇于拼搏的努力,“中国羽毛球产业基地”一定会成为无为县闪光的金名片,一定会对无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9年6月2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