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258|回复: 2

我和同学们在特殊年代的大学生活(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3 13: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21-8-23 13:03 编辑

岳麓山下学院美

      9月17日,长途客车于下午四时到达长沙汽车西站,受到了师院迎新办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行李由师院的专车送往学校,下午五点办完了一切手续。新的学校充满着新的气氛,热情的“老乡”校友争先接待,扛行李,找地方,服务非常到位。
130210uue7f8aezuee8d4q.jpg

      湖南师范学院创建于1938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长沙西区二里半,她西依麓山,东濒湘江。岳麓山荟萃了湘楚文化的精华,名胜古迹众多,集儒、释、道为一体,革命圣迹遍布,植物资源丰富,千年古树苍劲挺拔,高耸入云。每到秋冬之交,红枫丛林尽染,红桔挂满枝头,麓山更加艳丽。岳麓山濒临湘江,依江面市,交通便利,湘流环境,橘洲横前,古城相望,山、江、洲、城浑然一体,实为天作之胜。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冠,亦坐落在山中;建于清乾隆57年地处青枫峡的我国四大名亭之一的爱晚亭,更是风景绝佳之地,也是毛泽东同志早年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师范学院号称有八景,一是黉门听涛,古代称学校的大门,麓山路西侧,有庄严雄辉的湖南师范学院的校门,视野雄阁,春天沐浴着阳光,在校碑旁吹着江风,远闻湘江涛声,近听百鸟鸣叫,实在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情。二是红楼映翠,红楼在上游村处,这里古木参差,翠绿的枝叶与朱红的楼房交相掩映,日光入画,独留一份春天的静谧。三是兰台夕照,兰台,指古代藏书阁。师院图书馆朴素周正,气爽静谧,藏书丰富,位于全省第二位,淡雅的馆身在夕阳斜照下,更加温柔可人,趁春光,到图书馆所听琅琅书声,也自有妙趣。四是木兰春晓,师大木兰路一到春天,花团锦簇,师生匆匆而行,花海、人海交织成一幅春日盛景,讲述着师大的故事。五是岳亭烟雨,岳王亭景区包括岳麓山忠烈祠、岳王亭、共青湖、赫石坡、73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诗词碑廊诸处。烟雨朦胧天坐在岳王亭中听雨,池中锦鲤、池边垂柳、身后青山汇成一幅江南水墨画。六是镕园樟韵。师范附中镕园内四株古樟遮天蔽日,华盖亭亭,翠绿的树叶在春光的洗练下更加娇艳。七是樟园晨曦。樟园位于理化楼与语数楼的中间地带的东头,园内樟木林立,常闻鸟语,春天带上一本喜欢的读物坐在樟园的石椅上,伴着清新的空气和暖和的阳光阅读,着实惬意。八是艺苑和声。艺苑指师院南校区的艺术广场,为美术楼、乐楼所环绕。这里有独特的建筑和浓厚的艺术气息,美术设计楼剑指苍穹,如橼画笔著丹青,和乐楼怀拥广场,瑟瑟长奏天籁音。
      当时学院有两个校区,即北院(主校区)和南院,北院在二里半,主校区的教学区、生活区、住宿区有规律的排列,西北部是教学区,从南到北依次为理化楼、语数楼、政史楼、外地楼,校区中间有条马路叫木兰路,把生活区和宿舍区,隔开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靠山脚的为生活区,有三个学生食堂,一个职工食堂,还有开水房、浴室之类的生活设施。路东边从南到北一字排开的六栋学生宿舍,六栋学生宿舍由中间的篮球场分隔为两个单元,即1-3舍为男生宿舍,4-6舍为女生宿舍。宿舍围墙外有条从溁湾镇直通左家垅的马路叫麓山路,麓山路东侧为师院体育场,体育场东靠溁湾镇的一个区域为有名的师院附中。学院图书馆设在麓山路西侧,即上游村的山头上。师院还有一个南院校区,在左家垅,靠近中南矿冶学院,南院设有艺术、美术、体育三个专业。
      在师院与湖大相邻处在麓山路东侧有一个书店,好像叫麓山书店。这个书店是直接为湖大、师院服务的,每当新书出版发行,总可以到那里买到,我和同学们经常到那里去买书。我印象深的是,我曾到那里买到过新出版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大本精装本(全套4册)。尽管价格不菲,我挤掉零花钱买书,送给我曾经的民办教师同行后因让贤让我当校长去当赤脚医生的于承庆,我感恩于他,每出一本就买一本,在我毕业前买到第三册,但在我毕业时第四册还没有出版,后来我离开了师大就没有买到第四册了,一直感到很遗憾。
      9月18日,趁学校还未正式开课之机,我们临澧来的龚淑兰、陈春英、陈渝生、周尚道等几个同学游览了长沙部分街道,参观了雄伟的湘江大桥,游览了闻名的橘子洲头。19日,同学们结伴参观校舍,熟悉学校环境。


微信图片_20210823125437.jpg

      七三级政教系共招收新生207人,党员87人,团员119人,党员数占学员总数的42%。全年级分为四个班,每个班51人左右,我被分到一班,一班正式招生为50人,共产党员25名,占学生总数的50%。加委培生1人,一年二期从外语系转进张启尧同学,从体育系转入高文华同学,这样我们班共53人。委培生为陈志英,她是贵州省贵阳市某三线建设工厂的干部,委培期两年,从大三起,我班实际人数为52人。其中共产党员26人,占全班人数的50%,党员所占比例高于其他三个班。在全院开学典礼时得知:1973年师院共招1568人,其中党员396人,占25%。可见我班政治素质是不错的。我们班52人中拥有高中学历的有49人,占总数的92.4%,其中属于高中老三届约23人,占44%,如张海莲、张孝华、龚淑兰、罗先成、黄春霞、朱泽沛等23人(有多种身份的仅在一处点名);复员军人约占1/4,如凌顺成、罗维新、林彰森、陈公平、谢周任、李权钦、杨万池、刘世德等;民办教师约占1/3,如邓巧云、黄想生、陈月秀、唐祚英、吴明高、汪健秀、向开柱、曹万流、刘春荣、刘太和等10多人;大队基层干部和公社广播员、农技员等约占1/4,如罗先成、胥驹龙、张海莲、张启尧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孙解平为大队革委会主任,陈又清、欧阳屏为区、镇农技员,何优兰、朱庄姣为公社广播员,黄春霞为公社联校团支部书记,王国平、高佳贵、熊应林等为下放知青。全班同学中约90%是农家子弟,家庭经济都不太好,当时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餐宿等费用,但购买书籍、生活零用费大部分没有来源,除约占40%享受较少的助学金,部分同学需靠假期勤工来解决,像范晓娥、何优兰就给岳麓山拖过松枝赚取一定收入解决经济困难。(连载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3 20:20: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新朋友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5 14: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拓思”的记忆力令人感佩,对同学的名字、经历还记得那么清!
欣赏学习佳作,为您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3 03:26 , Processed in 0.03720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