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554|回复: 3

阴铿《和侯司空登楼望乡》作于天嘉元年四五月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6 07:0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诗题,候安都有《登楼望乡》诗,原诗已佚。候安都家乡在始兴(今广东始兴县)。据《南史·候安都传》,侯父为始兴内史(内史即县令。凡为诸王封地,县令称内史,不称令、长。南陈,始兴郡先后封给陈武帝兄陈道谈和陈文帝子陈伯茂),约于候安都迎衡阳献王陈昌前后卒于任所,时在天嘉元年(560)四至五月。
    古人父母亡故均需守丧三年(实为27个月)。候安都父亲亡故,为什么不能回始兴奔丧守制?这就要从陈文帝最喜欢的儿子陈昌说起。陈昌是陈武帝最喜欢的儿子,陈武帝即位后即立为太子。陈霸先梁敬帝萧方智绍泰元年为相,总揽朝政,为与西魏通好,遣其子陈昌与其兄道谈子陈顼入魏为质。《陈书·衡阳献王昌传》载:“荆州陷,又与高宗俱迁关右。西魏以高祖故,甚礼之。高祖即位,频遣使请高宗及昌,周人许之而未遣。及高祖崩,乃遣之。”高宗即后来的宣帝陈顼。西魏入于北周,陈霸先禅位,多次派使者入周请送回陈昌、陈顼,北周允而未遣。直到陈霸先死后,陈蒨继位,北周才送还陈昌。陈昌将还,致书陈蒨,言语傲慢。“世祖不怿,乃召安都而从容言曰:‘太子将至,须别求一蕃,吾其老焉。’安都对曰:‘自古岂有被代天子?臣愚不敢奉诏。’因请自迎昌,昌济汉而薨。”很显然,候安都这时最重要的是要为陈蒨除掉陈昌,以免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南史·衡阳献王昌传》载:“天嘉元年二月,昌发自安陆,由鲁山济江。……三月甲戌入境,诏令主书舍人缘道迎接。丙子济江,于中流殒之,使以溺告。”《南史·候安都传》则径直记曰:“(候安都)因自迎昌,中流而杀之。”很明显,候安都亲自率军至汉水迎接陈昌,而暗中使人凿穿陈昌所乘船只,陈昌淹死。然后,陈蒨假意大恸,为其举丧。在这紧要关头,陈蒨当然不能让候安都离开。于是,侯安都只好“登楼望乡”了。因此,候安都《登楼望乡》诗当作于此事之前,约在天嘉元年四五月间,阴铿的和作也就在同时。
    王琳既平,陈昌已死,陈蒨可以安心做皇帝了,候安都也因此位愈高,权愈重。“以功进爵清远郡公,自是威名甚重,群臣无出其右。”(《南史·候安都传》)“天嘉三年,……以功加侍中、征北大将军,増邑并前五千户。……其年,吏民诣阙表请立碑,颂美安都功绩,诏许之。”“自王琳平后,安都勋庸转大,又自以功安社稷,渐用骄矜。数招聚文武之士,或射驭驰骋,或命以诗赋,第其高下,以差次赏赐之。文士则褚玠、马枢、阴铿、张正见、徐伯阳、刘删、祖孙登,武士则萧摩诃、裴子烈等,并为之宾客,斋内动至千人。部下将帅,多不遵法度,检问收摄,则奔归安都。世祖性严察,深衔之。安都弗之改,日益骄横。……尝陪乐游禊饮,乃白帝曰:‘何如作临川王时?’帝不应。安都再三言之,帝曰:‘此虽天命,抑亦明公之力。’宴讫,又启便借供帐水饰,将载妻妾于御堂欢会,世祖虽许其请,甚不怿。明日,安都坐于御坐,宾客居群臣位,称觞上寿。”在候安都权势巅顶之时,阴铿与一帮文人徐伯阳、张正见、刘删等被招入侯府为宾客,时相写诗唱和,就有了《侯司空宅咏妓》等诗作。这个时期的诗肯定不止一首,可惜多未流传下来,其他人的也大多不存,很可能因为候安都被诛,这些人纷纷销毁了诗作。阴铿的《侯司空宅咏妓》与刘删的同题诗作是硕果仅存者。这首诗当作于天嘉元年以后,最可能在天嘉二年、三年,因为天嘉四年六月,候安都就被陈蒨以谋反罪赐死了。
    刘删,生平不详,《陈书·徐伯阳传》称长史刘删,侯景平后,与徐伯阳、张正见、阴铿等同为候安都府宾客。阴铿赋《侯司空宅咏妓》诗,刘删同赋。刘删的同题诗如下:

石家金谷妓,妆罢出兰闺。
看花只欲笑,闻瑟不胜啼。
山边歌落日,池上舞前溪。
将人当桃李,何处不成蹊。

    以候安都家妓比东晋石崇金谷妓,尾联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典,有点谄媚的味道。阴铿诗只写妓女歌声之美妙、舞姿之妙曼,以及宴会之丰盛,自然高出一筹。虽然都是应景之作,然阴诗极写侯府一场歌舞盛宴的奢华,便有存史的意义,而在刘删的同题诗中就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6 07: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8-26 11:06: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1-8-27 07:41:1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二位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 14:44 , Processed in 0.03192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