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21-8-28 14:24 编辑
“让哲学从课堂上解放出来”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组成的,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为它们提供根本方法。马克思和恩格斯改造了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吸取了它的基本内核,改造了黑格尔的维心主义辩论法,吸取了它的合理内核,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完成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1963年毛主席谈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时说:“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使之群众化,为广大干部和人们群众所掌握,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省出现了一个享誉全国的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哲学的先进典型——汨罗公社。汨罗公社人民学哲学、学毛主席著作从五十年代就开始了。1958年11月,省委宣传部在汨罗公社召开全省共产主义教育现场会,推介其学习经验。1959年,汨罗公社有1.7万人参加理论学习。学习毛主席思想报告会、学习小组、讲座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呈现出“书本随身带,到处是课堂,逢会便讲课,遇事就论虚,人人学理论,大家写文章”的新气象。至1959年底,该公社销售毛主席著作3.8万多册,在全国报刊发表文章260多篇,编印《汨罗人民学理论》、《农民论文选集》等小册子六册,培训工农理论教员813人。同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肯定汨罗公社的经验,六十年底,汨罗公社掀起学哲学,特别是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1970年9月,汨罗公社向阳大队何培亮、易光兴、曹新华赴京作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著作讲用报告,受到毛泽东接见。10月湖南省岳阳地区活学活用毛主席哲学思想现场会在汨罗县召开。至七十年代中期,大规模学习活动走上正常轨道。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学习哲学,系里安排七三级政教系学生到汨罗县汨罗公社开门办学。在哲学之乡向贫下中农学哲学、用哲学。我们10月9日五点起床,五点半开餐,在罗剑辉、刘伏海老师的带领下启程去汨罗。在火车新站乘火车,下午一点到达汨罗公社,听了廖章先同志介绍了汨罗的概况,作了些安排,然后分配各自到队,我们三组中的六位同学和罗剑辉老师分到新建大队五生产队,这六位人中有我、何优兰、朱庄姣,还有三位男同学不记得了。我们一到五队,就受到了贫下中农的热情接待。生产队再把我们分到各农户家,我们与贫下中农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白天同农民们一起下地干活,晚上同学们一起到农户家里走访调研。农民对我们很热情,每到一户人家,都会泡芝麻莲子茶招待我们,不知道是当地的风俗习惯还是故意逗我们,他们说必须喝三碗,我们认为要入乡随俗,便每次都傻乎乎的喝了一碗又一碗,如果那晚要走两三户人家,就得喝上八九碗,喝得连路都走不动,肚子胀得能打鼓。这就是当年的我们,单纯傻乎的可爱,现在回忆起来,还真觉得心里甜!何优兰同学回忆到这里,还写了几句打油诗:“开门办学到汨罗,学习走访多快乐。喝茶三碗不过岗,入乡随俗傻乐乎。” 我们来到学哲学的先进单位,历时一个多月,目的有两个,一是向贫下中农学习哲学;二是学习贫下中农勤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参加劳动锻炼自己。我们先后听公社党委书记何培亮作《哲学的解放》的报告,何培亮还给我们上了《坚持实践第一,从斗争中学会斗争》的哲学课。听新建大队高应先同志讲《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哲学课。我们与贫下中农一起劳动,如整油菜地、修鱼池、平整土地等。在劳动中,我们经常听到社员讲哲学概念,用哲学观点分析现实问题,时不时地冒出一些哲学概念来,如量变与质变、偶然与必然性、相对与绝对、过程与结果、否定之否定等等。劳动时,我们起初没有脱鞋袜,后来看到社员们都是打着赤脚干活,于是,大家都脱掉鞋袜,和社员一样打着赤脚干起活来。 在汨罗公社期间,我们班还接受了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编写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批判反动谚语的书,这一任务是省委宣传部和省人民出版社交给的。从10月17日开始,到11月6日交稿。班党支部抽十多个同学组成一个理论小组,我是其中一员,由公社党委领导。工作程序是:首先是学习文件;其次,下队调查,搜集素材,搜集当时流行有哪些反动谚语;再次,写作出初稿,交老师修改。每个同学的任务本来是写两篇批判文章。后来有的同学的任务未顺利完成,我就承担了较多的任务,结果我写了《聪明靠实践、幸福靠勤奋——谚语“聪明有种,富贵有根”析》、《坚持唯物辩证法、战天斗地促大变——谚语“生成的眉毛长成的痣”评析》、《谚语“读得书多胜大坵,不需耕种自然收”剖析》等四篇批反动谚语的文章。 11月7日,我们班完成了开门办学的任务,在离别汨罗公社新建大队时,我们与贫下中农依依惜别,他们给我们挑行李、扛背包,热情远送,直到看见我们上了火车才依依不舍地返回。 我们回校后,按系里的安排休息三天后,进行教育革命经验总结。我们批反动谚语理论小组开会,老师和同学们把写总结执笔的任务交给我,我花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因学生宿舍十点钟要熄灯,我只好晚上到刘伏海老师家写,刘老师也给我了些指导,一直写到晚上十二点钟,才写出了《发挥文科的战斗作用,在斗争中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总结。 11月11日,全系二年级开教育革命总结大会,全年级有八个同学发了言,我作为理论小组的代表发了言,大家总结了教育革命的丰硕成果。在这之后,我们一班党支部还办了一期《开门办学汇报专栏》,党支部要我负责办这件事,我为此还写了一篇《教育革命谱新章》的诗歌: 深入农村学哲学,汨罗江畔设讲堂; 哲学难题共钻研,《实践论》中找食粮; 峥嵘岁月实难忘,累累硕果非平常; 展望未来情满怀,光辉前程共同创。 开门办学结束后,我们的哲学课教学步入正轨。11月12日,徐毅然老师给我们讲哲学学习引言和辅导毛主席《矛盾论》。13日,康明学老师给我们讲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哲学教研组齐先海老师也给我们讲了如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几堂哲学原理课。十二月份在老师的辅导下,我们学习了毛主席《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篇哲学著作。12月30日,由徐毅然老师辅导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在开展教育改革调查和实践之后,时间已到1975年9月,暑假回校复课后,我们系三年级开始军训,大一新生开学第一课应是军训,但我们学校是错开安排,即新生入学后仅一部分进行军训,有些系二年级军训,有些系三年级军训。我们政教系安排在三年级军训。9月10日,全院召开军训动员大会,军训时间为一个月,我系三年级学生的军训从12日开始,到10月10日结束。由长沙警备区负责训练。同学们积极投入军训,严格要求自己,不怕流汗,不怕太阳晒,一丝不苟地完成军事科目任务。遗憾的是,我和另四位同学被抽了出来,参加编写《<国家与革命>辅导教材》。 这期同时开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门主课。10月17日上午,康明学老师讲授《反杜林论》的历史背景及其伟大意义。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该书总结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无产阶级革命的经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19日上午康老师讲《反杜林论》的引论、概念部分。23日上午,康老师讲《反杜林论》第一篇哲学,分类、先验主义。30日上午,康老师继续讲《反杜林论》世界模式论。12月2日上午,由张源利老师讲解恩格斯的《费尔巴哈论》即《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恩格斯这本著作全面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黑格尔·L费尔巴哈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系统阐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深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哲学领域中革命变革的实质。 时间进入到1976年元月,2日上午上最后一堂哲学课,由张源利老师讲马克思所著《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写成的批判费尔巴哈的11条提纲,论述的中心是实践问题。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概述了自己的新的世界观。恩格斯称这篇文章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上完这堂课,我们的哲学课就“终结”了,进入到全部时间专学政治经济学的学习阶段。 在哲学学习阶段,除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马、恩、列、斯、毛的主要原著外,我们还学习了逻辑学,教授逻辑学的是罗剑辉老师。还学习了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教授西方哲学史的是刘伏海老师,教授中国哲学史的是杨金鑫老师,唐凯麟老师给我们讲了伦理学。这四 位老师在所授课内容上可谓造诣很深,我们受益不浅,特别是讲课生动,往往是绘声绘色,使我们的印象深刻。 围绕哲学学习,我个人自学了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我还自学了普列汉诺夫的《论一元历史观之发展》,该书一般公认是世界哲学名著,也是历史学名著,是至今少有的马克思主义以前唯物史观学说史名著。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后的一个伟大代表,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黑格尔哲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在他的著作里,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他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同时,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所以始终未能摆脱机械唯物主义的缺陷。有个比喻说给婴儿洗澡,泼脏水时连婴儿也一起泼出去了。为了更深的了解唯物主义的理论来源,我在图书馆借来了《黑格尔哲学批判》等三本书来读,也很有收获。德国另一个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对德国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黑格尔的主要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等。黑格尔辩证法是德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概念的辩证发展。它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的,并企图揭示其内在联系,从而猜测到了客观事物的辩证法,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的吸取了其中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体系,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鉴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来源,我研读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和《哲学全书》等著作。除此之外,我还学了艾思奇《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发展史》,陈昌曙《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康德的星云学说及其哲学意义》、《辩证逻辑》、《形式逻辑》等著作。(连载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