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内核 ——德山苍苍,德流汤汤(5) 2012年8月
淡泊名利,是善德文化的内核。 善德文化极其丰富,今天依然熠熠生辉。专家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善德内涵各抒己见,综合起来有三十处之多。如:“尊师重贤、淡泊名利、自由无为、中庸务实、言传身教、奋发图强、襟怀坦荡”等等。周友恩先生诠释得更具体,将善卷之德提炼为“重义轻利、重生、独善、轻名务实、敢谏与善谏、崇尚自由、就利辞害、勤劳、中庸、顺应时势、守秉性、耿直、教化帝王、教化百姓、使贪廉懦立、果敢”十六种美德。 笔者认为,这些美德的核心内容是“淡泊名利”四个镏金大字。只有视名利为浮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才能重义轻利,就利辞害,重生独善,言传身教,自由无为,奋发图强。 任何时代都需要淡泊名利,尤其是当今时代迫切需要淡泊名利。 当今时代,经济发展了,道德倒退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沉渣泛起。社会灯红酒绿,纸醉金迷,人们利欲熏心,穷奢极欲,“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买官卖官,贪污贿赂,甚至欺世盗名。即便是力创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的善卷故里—常德,也不是一块净土。世人只有超脱功名利禄的诱惑和困扰,淡泊自守,才能任劳任怨,不计荣辱,无私奉献社会。 善卷本来有两次机会登上帝王宝座,获得至高无上的权利,但他在巨大的名利诱惑面前,无动于衷,果断地避让帝位,专心致志于个人修为。因此,我们只有继承发扬这种精神,重义轻利,不争名斗利,不巧取豪夺,不执迷于攀爬官位,才能以德立身,精进修为,专心做事,踏实为人,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充实提高自己。 善卷先生“理安于独善”,“不耻为匹夫。”他心安理得地自我修为,并不以做一个平民百姓为耻,根本没有什么功利目的,更不是为了兼济天下。他非常有规律地、充实地生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种”,“秋收敛”,“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同时,他始终以自己勤劳力行之德教化帝王先民,并告诉他们只有通过劳逸结合的辛勤劳作才会有丰厚利益。同时,他还告诉人们既要学会生活,也要善待、享受生活。 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每个人都生活在讲究效益的环境里,完全不言名利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情况如何变化,我们也不可对名过于看重,一切皆为名利。对待名利,一个最好的态度就是“君子言利取之有道,君子求名名正言顺。” 名字下面一张嘴,人要是出了名,也许并非一件幸事。而利字旁边一把刀,既会伤害自己,也可能伤害别人,小利既伤和气又碍大利。如果我们都认为个人利益就是一切,那我们就会丧失生命中一切宝贵的东西。 我们每人都要养成看淡名利的人生态度,在面对生活时就更易找到乐观的一面。名利是无止境的,只有适可而止,才能知足常乐。知足的人能看透名利的本质,心中能拿得起放得下,心境自然宽广。其实名利本身并无过错,错就是错在人为名利而起纷争,错在为名利而忘却生命的本质,错在大家为名利而伤情害义。但愿我们每人都能够做到心中怎么想,口中怎么说,做到心口如一,身心不受名利的影响,那么不但自己活得轻松,与他人交往也会很轻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