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梁先海先生 于 2021-9-8 15:40 编辑
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澧南镇,有一对郝氏兄弟,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协作,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让葡萄成为了兄弟俩脱贫致富的甜蜜产业,他们的创业故事被当地居民传为佳话。 眼下正是葡萄采摘与收获的季节,在澧南镇郝人家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基地内,一串串果实饱满的“阳光玫瑰”葡萄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粒粒果实晶莹剔透,每天都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客商前来订购、采摘、装车运走。 在南昌工作的刘宗文此次回到澧县正赶上“阳光玫瑰”葡萄成熟上市的好时机,便专程前往葡萄园,采摘、选购了一些,准备将家乡特产带到南昌,与工作的同事们一起分享家乡的甜蜜果实,让大家知道澧县“南方吐鲁番”的称号当之无愧。 郝人家葡萄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就是郝功旭和弟弟郝功明两兄弟。郝功旭曾是当地的养猪好手,但在2013年不幸患病,经过手术治疗后虽无生命危险,但是术后半边身体行动不便,成了贫困户。在外务工的弟弟郝功明知道哥哥的情况后,毅然辞工返回澧县,一则方便照顾自己家里,二则想在当地联手哥哥创业,经过考察,兄弟俩决定栽种葡萄。2019年,他俩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流转了48亩土地栽上了“阳光玫瑰”葡萄。 作为“门外汉”的兄弟俩,一开始对葡萄种植技术可谓一窍不通。考虑到哥哥的身体状况,俩人商量由弟弟郝功明负责在外学习葡萄种植技术,解决葡萄种植技术问题;哥哥郝功旭在葡萄园做好工人管理。没有专业技术员指导,郝功明就通过手机看视频,看相关书籍,走访别家葡萄园,认真学习种植经验。 3年多的时间里,兄弟俩一直以葡萄基地为家,葡萄棚的搭建、葡萄苗的栽种、剪枝、疏花、疏果、套袋等各个环节都亲力亲为,从“阳光玫瑰”种植的“门外汉”逐渐成为了种植能手。这期间,他们付出了不少的艰辛和努力。 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品质,兄弟俩采用标准化的种植模式,严格控制“阳光玫瑰”每亩的产量,使每串葡萄的穗型呈圆柱形,每颗葡萄重量达到了12克以上。良好的葡萄品质给郝氏兄弟俩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他们种植的48亩葡萄今年已进入丰产期,目前已经销售了30多亩,每亩平均产值达到了4万多元。葡萄的丰收,让兄弟俩走上了增收致富的快车道。
谈到今后的打算,郝功明对记者说:“下一步,我们想把葡萄园改造成大棚立体种养结合的模式,上面种葡萄,下面养鸡鸭鹅,实行立体种养,发展循环农业,打造原生态的农产品,实现纯收入翻番的目标。” 看着葡萄藤上的累累硕果,听着弟弟的介绍,郝功旭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兄弟俩在园中查看葡萄成熟情况
两兄弟在指导员工分级装箱
游客在在园中采摘“阳光玫瑰”葡萄
附近村民在葡萄园里打工
郝人家葡萄园里成熟的阳光玫瑰葡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