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499|回复: 3

福船古渡挂云帆 ——临澧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之旅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8 23:4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福船古渡挂云帆
——临澧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乡村振兴”之旅小记
/浮山松 图/浮山松 向阳
在美丽的澧水河畔,在“千年传奇古渡,诗意爱情圣地”的停弦古渡之处,有一家以湿地旅游度假公园为主题,集山水田园风光于一体,结休闲娱乐渡假一家亲,展现现代新兴农业发展美景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临澧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
    度假区地处停弦渡镇福船村207国道旁,距临澧县城16公里。自2008年8月创办以来,有如一只帆船,在返乡创业青年唐毕娥夫妻的驾驶下顶风冒雨,急流勇进,为乡村振兴唱响恋歌。
一,同筑梦想
2008年春节,临澧县城最繁华的朝阳广场张灯结彩,喜气洋溢。大年正月初一,在广场南边一栋新楼里,一对年轻夫妻,正坐在客厅崭新而豪华的新潮沙发上,共享家庭温馨,回首往昔成就,追寻未来人生梦想。她们就是停弦渡镇福船村七组村民唐毕娥和丈夫汪志。     
唐毕娥夫妻是一对敢吃螃蟹的人。 2001年,夫妻俩刚一结婚,就利用国家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以新婚礼金为资本,筹资组建了一支货运车队,在外开展货运业务经营。   
经过八年的努力打拚,夫妻俩取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他们在跑运输,闯码头的过程中,耳闻目染,也明确了一个道理:在外搞运输虽然收入大,赚钱多,但是对改变家乡贫穷面貌,改变“三农”实际问题的效果并不大。他们认为,目前“三农”问题虽然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但是要振兴乡村,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还得依靠广大村民自身不懈的努力。农村天地广阔,大有作为。要改变家乡贫穷面貌,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唯有回乡创业。
唐毕娥夫妻俩经过反复思考商量,初步决定回乡创业,为福船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当唐毕娥夫妻俩向村支两委反映了他们的想法和意向后,村支两委领导格外高兴,表示大力支持,尽可能地提供所需帮助。
在取得村里的支持后,唐毕娥夫妻俩便做出决定:汪志暂时继续经营运输车队,唐毕娥回乡创业,并由唐毕娥出任法人代表,借助司马相如传奇故事的千年古渡之名,创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
春节一过,唐毕娥就放弃了在外跑运输的经营业务,正式着手筹办农庄,开启了振兴乡村的创业追梦之旅
二、福船启航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唐毕娥夫妻俩在决定创办农家乐农庄后,对于建设什么样的农庄定位却一时拿不准。按照夫妻俩最初的方案是先创办一个不大不小规模的农庄,通过滚雪球的方式逐步巩固发展。但经过唐毕娥外去考察和反复深入调研论证后,夫妻俩决定,要办农庄就要办一个规模大一点的优质农庄,农庄要有特色,有品味,上档次。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农庄只有高起点,才能大发展,才能快发展。
在解决了农庄定位问题后,唐毕娥夫妻俩又遇到了农庄选址的难题,最后在村支两委的建议和大力支持下,将农庄地址选在了紧临207国道和村部的原覆船洲旁。
说起覆船洲,这里还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覆船洲最早叫烂船洲,相传唐朝以前,烂船洲是澧水南岸停弦古渡旁一恶水险滩,往来船只途径此处,经常翻船覆没,且难于打捞,久而久之,有的覆船腐烂于此,此滩便命名为烂船洲。唐玄宗时期,一年澧水流域发大水,大雨倾盆,久下不停,洪水似猛兽无情地撕裂着两岸村庄,眼看烂船洲附近数百户人家将被洪水吞没。巡游洞庭湖至此的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目不忍睹,便决定拯救百姓于危难。于是,众仙便各显神通,截斩顽石,点化成舟,覆船于河,拦住洪水,澧水当即风平浪静,百姓得救,恶水险滩从此终结,烂船洲便更名为覆船洲。新中国成立后,在覆船洲附近组建行政村,取名覆船村,后来又将“覆船”的覆,改为“恢复”的复,更名为“复船村”。后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展开,“复船村”更名为“福船村”。   
农庄选址确定后,根据地名取名“复船农庄”。唐毕娥与村民们签定了1000亩的土地流转转让协议,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实施方案:第一步,开展农庄基础建设,通路,修堤,建农庄餐饮中心;第二步,开展观光农业种养植建设,建设蔬果观光采摘园;第三步,开展多功能旅游游乐项目建设。于是,唐毕娥夫妻俩正式着手筹建农庄,让致富兴村的载福之船缓缓启航。
在这中,唐毕娥夫妻俩历尽了艰难坎坷。首先是资金奇缺。按照设计方案,农庄总体投资最少需200万元以上。唐毕娥夫妻虽然在外经营运输多年,赚取了一些创业收入,但因在县城购置新房花了几十万元,手中现金只有80多万元,这点资金对于农庄建设来说真是杯水车薪。后来,唐毕娥找银行、找亲友东拼西凑,也只凑筹了150多万元,仍有40万元左右的缺口。一时,唐毕娥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寝食难安。此时此刻,唐毕娥告诫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爱拚才会赢!对此,唐毕娥只得紧咬牙根,下死决心,作出了卖掉县城新房的决定。在取得丈夫的同意后,她一然决然卖掉了自己的新房,为农庄解决了资金难题。
农庄开建后,唐毕娥为了不躭误丈夫的经营业务,一个人没日没夜的拚命操劳着。一段时间下来,唐毕娥人晒黑了,身体拖瘦了,觉也睡不好。丈夫汪志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顾妻子的反对,便毅然决然回家与妻一道筹建农庄。此后数月,夫妻俩风里来雨里去,田里地里,山里水里,摸爬滚打,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农庄的基建上。真可谓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很快,农庄一里多长的水泥道路修好了,两里多长的防洪大堤建成了,农家餐饮、娱乐垂钓、休闲别墅工程完工了。     
2008年8月,农庄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始试营业。10月1日,农庄建成后迎来了第一个国庆长假节日。为扩大农庄的影响力,打响自己的品牌,农庄开展了大规模的庆典活动。当天,福船洲上张灯结彩,笑语欢歌,热闹非凡。津市、澧县、石门、县城以及常德市的客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全村大多数的乡亲们更是兴高采烈地跑来了,大家共同为独具一色,大气美观复船农庄的建成营业而高兴,热情地送来祝贺和祝福,开心快乐地在一起共度国庆佳节。     
值此,过去一片荒凉冷落的覆船洲,变成了楼牌高矗,庄舍亮丽,道路宽阔,花团锦簇,春意盎然的幸福洲。复船农庄有如一只崭新而快乐的帆船,满载唐毕娥夫妻致富兴农的创业希望缓缓前行。
2009年,农庄经营步入正轨,农家乐餐饮生意火红,休闲娱乐,垂钓度假蒸蒸日上,数十亩优质草莓、葡萄、猕猴桃及湘莲等疏果观光采摘园生机勃勃。     
2010年,农庄更加欣欣向荣,前来旅游休闲的客人络绎不绝,成为临澧和毗邻县市有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2011年上半年,随着全国乡村振兴形势的快速发展,农庄由复船农庄更名福船农庄,并开始了福船旅游度假区的筹建。度假区以停弦古渡流传千古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爱情故事为背景,以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度假为特色,以果蔬种植、花卉种植和特种畜禽养殖为农业产业基础,狠抓核心景区建设。
通过半年多的提质优化,年底,度假区完成总投资达近4000万元,建成了相如广场,百亩蔬果采摘园等,核心景区达到了600余亩,为游客带来丰富多彩的人文历史和更多的娱乐休闲体验享受,度假区得到了初步的巩固和发展。
三、砥砺前行
  俗话说,不经风雨难见彩虹。2012年7月,临澧连续数日暴雨,造成了严重的洪劳灾害,仅停弦镇就有一万多亩粮棉被淹失收,福船村有多个村民组一片汪洋,景区惨遭灭顶之灾。园内蔬果采摘园毁于一旦,数十亩鱼塘全部泡汤,娱乐场所、休闲别墅等通通水淹,度假区损失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
洪灾来临,唐毕娥夫妻俩并没有被灾情所吓倒。他们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逆水行舟勇者进!唐毕娥面对前来慰问的镇村领导,坚定说:“洪水能摧毁我们度假区的建设,但不能摧毁我们创业兴村的决心!”唐毕娥坚强的对员工们说:“洪水虽然毁损了我们原来的度假区,我们要坚持与灾斗其乐无穷,大灾大治,大治大发展,要建设一个更新更美的新型度假区!”   
在抗灾恢复生产的过程中,唐毕娥夫妻俩坚持将抗灾自救与助力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起来,开启了度假区建设快速发展之路。
2012年,度假区修复加高加固了防洪大堤,完善配套了蔬果观光采摘园,更新提质了餐饮中心,游客娱乐场所,度假区以全新的面貌再次展现在游人的面前,名声更为远播。  
四、高歌猛进
为加速发展,再创辉煌。2016年,度假区施了全面提质改造建设。在县镇领导和有关部门及福船村党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制定了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建设发展规划,以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为依托,编制了远景宏伟蓝图。建设规划以三个“扩大”为核心:首先是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再次流转土地的方式,新增流转土地1100亩,将度假区经营占地面积增加到2100余亩。第二是扩大投资规模。远景规划设计总投资为15000万元。几经努力,当年通过自筹资金、项目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开展筹资筹措了数千万元的项目资金。第三是扩大建设项目。在进一步提质优化原有游客接待中心、餐饮服务中心、休闲垂钓场地、果蔬采摘园等项目的同时,扩建了室外游泳馆、少儿游乐园、烧烤篝火音乐广场、休闲农业科普培训园、户外拓展训练馆、民俗农耕文化体验园、澧水观光游、自行车骑行运动场、农特产品加工场等,并采取分一、二、三期工程分步实施。  
经过几年的创新发展,到2018年,度假区实现了超常发展:游客接待中心大楼如豪华游轮呜笛启航,餐饮服务中心房屋古色古香如游龙戏水腾浪,休闲垂钓场地河塘宽广掠影浮光,果蔬采摘园地花团锦簇硕果飘香,室外游泳馆龙腾鱼跃欢乐海洋,烧烤篝火音乐广场、自行车骑行运动场、户外拓展训练场、自农特产品加工场,儿童欢乐园、水上游乐园、湿地观光园等,百花齐放,满目春光。
度假区建设一天比一天美,发展一天比一天更辉煌,连续承办了三届“古渡文化旅游节”,建成了具有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的经营能力,连续数年年经营收入超1200万元,2019年实现经营收入1385万元。   
度假区所在的福船村是一个拥有3000多人的行政村,其中有50多户贫困户。度假区在努力加速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大力助推美丽乡村建设,助力全村脱贫攻坚,为此重点安置了村里15户贫困户近20人为景区员工,每年为每人除提供土地流转费收入外,还支付了劳务报酬3万元左右。通过让这些贫困户优先脱贫致富,有力推动了福船村新农村建设,促使福船村建成了全县美丽乡村的“五朵金花”之一。   
五、扬帆远航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经过十余年的艰苦打拚,精心打造,福船度假区实现了从“复船农庄—福船农庄—福船旅游度假区—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的嬗变,服务项目实现了集“吃、住、行、游、购、娱”六大旅游功能于一体,具有湘西北农村浓郁的乡土气息、乡村风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度假休闲、餐饮娱乐、水上娱乐、会展婚庆等的最佳选择,是团队拓展训练、踏青采风、社会实践、素质教育的理想基地。度假区正以一个功能齐全、风格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型旅游度假区展现在世人面前。
  度假区先后荣获了“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湖南省最美乡村休闲骑行运动基地、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庄”、“常德市十大休闲农庄”等荣誉,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星级企业(园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如今走进度假区,只见绿水环绕,但闻花果飘香,临水柳巷曲径通幽,排排垂柳郁郁葱葱,群群如雪白鹭绕树翩飞,柳巷边排排古朴典雅吊脚楼幽深怡静,果园花圃观花采果子欢母笑,水上乐园轻舟荡漾男恩女爱,室外游泳馆龙腾鱼跃男女老少心欢人乐,烧烤篝火音乐广场、自行车骑行运动场、户外拓展训练场、儿童欢乐园、湿地观光园,亲子游,朋友会,热闹非凡,场景壮观。一个“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的湿地旅游度假区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福船锦绣,风景独好。如今唐毕娥夫妻俩造福家乡,振兴乡村的梦想已逐步化为现实,更激发了夫妻俩富民兴村的信心和决心。在谈到度假区今后的发展时,唐董事长满怀豪情地说:“按照度假区的建设规划,一、二期工程巳全部完成,三期工程正紧锣密鼓的实施中。我坚信,有党的光辉指引,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有度假区团队的团结创新奋进,度假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春花秋实。福船湿地旅游度假区这艘“福船”之船,正在乡村振兴中,乘风破浪,追梦远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9 01: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佳作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9 06: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决心下得大,干劲也得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9 06: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8:31 , Processed in 0.03482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