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468|回复: 4

听父亲讲红色轶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3 12: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听父亲讲红色轶事



陈尚男


125513ofrriyrib2rx424f.jpg
我父亲陈有文,1906年冬出生于太青小竹溪。六岁丧父,从小跟着母亲余氏艰苦度日。因家境贫穷,无钱读书,12岁时经人介绍,到离家约80华里的湖北西斋一家理发店学徒。父亲为人憨厚,勤快好学,很受师傅器重,满师后师傅又留他在店里干了三年。师傅是地道的手艺人,为人公道,待客一视同仁,在坊间口碑好,店里生意一直红火。六年时间,我父亲不仅学到了一手好手艺,还在师傅的言传身教下养成了公道正派、帮穷济困的好品德。
父亲十七岁时,辞别师傅,回到家乡,做起了理发的营生。因没本钱,在集镇上开不了门面。太青地区山高林密,村民不多,都散居在山塝峪冲。父亲只得近挑担、远提箱、爬山涉水,做点上门生意。我家住在石门澧县两县边界,毗邻的石门河口、仙阳一带,是我父亲常年光顾的去处。尽管路途艰险,为了生计,我父亲经常早出晚归,奔波在崎岖的山路上。时间一长,加上我父亲手艺好,渐渐在这一带有了点“名气”。好多农家成了老宾主,结了不少朋友;有些农家通过“翻根盘”,还成了几代前的亲戚。山里一些有身份、爱讲究的遗老遗少,经过我父亲服务后,觉得手技轻巧细腻,造型因人而宜、工夫精湛到位。那时,山里交通闭塞,经济与外界基本隔绝,尽管我父亲的食主(即固定的老主顾)较多,一年半载下来,理发的报酬只能得一些苞米和红薯回来,家里的日子过得结结巴巴的。
1960年秋,我上初中,学了一些时事。当时,全县搞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的教育。大队、小学不时地请我父亲去讲革命斗争故事。他讲认识贺龙,还为他理过发。我当时十分诧异。贺龙是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副总理,你一个深山里的理发师傅,怎能和他搭上边呢?后看了一些史籍,才知道我们澧县,是贺龙创建湘鄂西根据地的一部分,我们居住的石、澧边界山区,也是开展过轰轰烈烈革命斗争的红色沃土。
1926年初夏,我父亲在外听到传言,山外正在打土豪、兴农会。没过多久,区、团(乡)都由县农民协会派来了人,到处贴标语,召集穷苦百姓开会,组织学生游行。很快,原乡公所、区公所一帮吆五喝六的人不见了,挂出了农民协会的牌子。对地主恶霸的斗争会铺天盖地而来,会后被持着马刀、梭镖的农民自卫军押着,带着高帽子游乡。几个头号财主的财物被没收,粮仓被打开,一应分给穷人。原区、团(乡)地方政府贪污作恶的官吏被押送县里处置。乡村大事小事,一切由农民协会作主,原富人作威作福,现一下就变成了穷人掌权的天下。这段时间是我父亲最快乐的日子,被第一批吸收为农协会员,发挥他的特长,跑区、跑县送信联络,都交由他来干,由他与石门周边联络,统一行动、大造革命声势。但到了1927年五月,形势突变。国民党反动派追杀共产党和工农骨干。农会负责人把枪等武器藏起来,去外避风头,等待时机再干。
在革命进入低潮的日子里,我父亲依旧串乡理发,和以前不同,常和一些闹过农会的农友聚聚,相互叮嘱关照,通通消息。差不多过了一年,到了1928年5月,我父亲得知石门南乡正在组建革命武装,准备暴动,他的好多石门食主都在秘密联络,开展活动。后听说垱市也搞了暴动,还杀了几个恶霸地主。父亲和他的农友兄弟们奔走相告、暗里庆贺。
1928年8月,贺龙带领工农革命第四军来到石门磨市。召开数千人的群众大会,发动穷人参加革命;帮助组建游击队,与恶霸地主开展斗争;还广贴布告,宣传革命主张。石门的革命大旗一举起、石、澧边界的农民积极响应。父亲石门食主家的男丁、澧县参加过农协的一些农友,有的参加了革命军,有的参加了游击队,参加打土豪、分浮财,闹得热火朝天。一些反攻倒算、打压群众的地主恶霸见势不妙,卷着细软夹着尾巴逃了,革命群众又开始扬眉吐气。不久,第四军把仙阳当作开展革命斗争的根据地,革命斗争活动马上深入到了仙阳河对岸,澧县的太青、杨家坊一带。革命军在洞市、东门帮助澧县也建立了游击队。
这期间,父亲每隔几天就去石门仙阳一带理发。在那里,到处贴满红绿标语,集镇上搭起草台,一群战士用土喇叭宣传革命道理。赶集的人群熙熙攘攘,个个都面带喜色。好多山道隘口都布有暗哨,部队大都驻扎在祠堂、庙宇、大地主的宅院里。每去一次,除了到散居的各农家服务以外,还要给那些加入了革命军、参加了游击队的食主们理发。他们见我父亲找到部队来了,又是递烟倒茶,又是让坐寒喧。通过介绍,部队里的其他战士、排长、连长等都知道我父亲是穷苦出身、干过农会、跑过交通,天天盼望革命战功。他们便把我父亲当作自己人,成班成班的战士围拢来,找我父亲理发。我父亲一受鼓励,越发认真地施展自己的手艺。
按照约定,隔两天后我父亲来到四军驻地。一位上次理过发的连长拦住我父亲,把他带到一座依山而建的油榨坊院内。一位中等身材、穿着灰色军装、宽厚嘴唇上横着一撇胡子的红军大哥迎了上来,和我父亲打招呼,警卫人员忙着搬凳倒茶。父亲见此人气度不凡,非常激动。见室内一些腰挂短枪的人在忙碌、门口站着哨兵,心里暗想,这位要理发的红军首长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贺胡子吧。父亲马上整理围脖、手巾、剪子、剃刀等工具,吩咐警卫员拿个脸盆、提瓶开水来,便怀着崇敬的心情,拘谨而认真地给贺龙理好了发。时间近一个小时,两人边理边聊,十分投机。贺龙平易近人的风貌给父亲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我父亲兴致勃勃再次去仙阳时,贺龙率部已经转移,他感到十分失落。9月中旬的一天,父亲大清早就出发,到家住石门河口刘干城家给他理发。刘干城是这一带的开明绅士,颇讲义气,倾向革命。刚进门,就见到了和蔼可亲的贺胡子(父亲后来听说贺龙为筹备军费而来)。父亲马上迎上去揖礼问候,连连说“缘分,缘份,又见到您了,真是巧遇呵!”刘干城见我父亲与贺龙相识,很是惊讶,问清原委后,急忙请我父亲陪贺龙吃中饭。这种场合我父亲一生还没有碰到过,激动之下,原来不喝酒的他给贺龙及随行人员、刘干城敬了酒。茶后,刘干城礼让贺龙先理发。贺龙说:“小师傅给我理发才半个月,不必了吧。今天我来没想到要理发!”刘干诚说:“去污排垢,晦气全无,保你能打个大胜仗。”贺龙一听这话,也不再推辞,便坐了下来。我父亲耐心地为他整理发型,修面、掏耳、按摩……还小心翼翼地为他修理嘴上的胡子。发理好了,贺龙对着镜子照了照,摸了摸胡子。夸奖道:“小师傅手艺不错。”要随行人员掏一枚银元给父亲。父亲不收,贺龙执意要给,最后随行人员将这枚民国三年的“袁大头”光洋直接塞进了我父亲的口袋。在为刘干城理发时,贺龙问了我父亲的家庭情况,日子过得怎么样,最后问我父亲:“你愿不愿意参军?”父亲忙着回答:“愿意、愿意!”贺龙说:“你回家安置好母亲后就到泥沙来找部队。”父亲说:“好!好!”父亲忙完了当天的活计,下午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当把要当兵的想法对母亲一说,母亲以他是独子为由,开始坚决不同意。后经几天内反复劝说,母亲觉得儿子在家里不会有大出息,就勉强同意了。等父亲带着理发工具箱急忙赶到泥沙时,部队已经撤走了,父亲只好闷闷不乐地回了家。后来他经常提起没能当上红军的遗憾。
1928年,贺龙元帅给我父亲的这枚银元,他用红布包好一直存放着。1972年,他将这枚银元作传家宝交给了我们。九十一年了,这枚银元一直被我家两代人珍藏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3:08:5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6: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于老师转发的文章内容不错,如果在在黏贴时耐心排版就更不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19:5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贴,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3 21:23: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23:56 , Processed in 0.04957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