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892|回复: 14

学“四史”正“三观”——从党史学习中得出的几点人生感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5 15:47: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覃旺成 于 2021-9-15 15:48 编辑

        四史,又名新四史。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史里面有乾坤。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蕴藏着我们老祖宗最朴素的智慧和中华民族文化的根脉。她以极其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世人的评说,并毫无保留的任由我们从中各取所需。古往今来的执政者读史“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普通百姓读史从形的层面,可以笑谈历史故事、评说历史人物;从神的层面则可以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话,可谓“读史:正名、知道、成长”。古圣先贤早就告诉说过我们“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就是教育我们中华子孙要保持中正之态,太盛、太强的时候要读《四书五经》中和我们的“盛”和“狂”;在“丧”或者“失意”的状态下要诵读史书,从中汲取“进取”之力来中和我们的“颓”和“废”。可见,读史对于炎黄子孙的行“中道”的重要意义了。

一、吃苦就是吃补:苦难是滋养人生的一剂良药。

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一部跌宕起伏、曲折迂回的发展历程,空想社会主义试验失败、巴黎公社起义失败、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从诞生之初就不断经历着失败,但是社会主义者们,总是能在一次次失败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推动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由个别的社会试验变成生动的社会实践。试问如果没有一次次的浴火淬炼,社会主义至今可能仍止步于空想社会主义阶段吧。同样地,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民族苦难的历史,个人认为,两次鸦片战争满清政府被“打疼了”,继而奋发“洋务图强”;甲午战争满清政府被“打趴了”,继而奋发“戊戌变法”;庚子之变满清政府被“打服了”,最后完全沦为殖民工具。而庚子之变把中国人民空前唤醒了,民主革命的火种已经播撒,中国人民的曙光即将到来。这里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苦难本身是具有积极色彩的“恩赐”,关键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苦难。从清政府的表现来看,前半段,经历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对于这场苦难是有反思的,是带有积极态度应对的,所以有了后边的洋务运动,开启了实业救国的运动,并且取得了“同光中兴”的短暂辉煌。而后半段,清朝统治者对于苦难采取了消极的态度,洋务运动失败后,失去了实业救国的途径,戊戌变法的失败失去了政治改革的动力,无论是统治阶级内部还是普罗大众对国家往何处走是动摇的,最后只能靠“义和团”硬刚“十一国联军”,最后只能是一败涂地。从正面看我们党的历史,从石库门到天安门,关关难过关关过,靠的是什么?就是面对苦难的积极态度,1927年先后经历两次反革命政变——蒋介石的“四一二”和汪精卫的“七一五”,是苦难吧,但是这场苦难教会我们党“枪杆子里出政权”,激励我们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派的第一枪。抗日时期我们苦难吧,既要在敌后抗击日寇的“三光”政策,又要防止国民党反动派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比如1941年的皖南事变,但是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不仅最终把日本帝国主义打回了东洋老家,还在战斗中壮大了队伍、增强了实力,等等。

个人面对苦难,我认为,重点要做到两点:一是要做好吃苦的思想准备。古人早就警示过我们,“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想做大事,必须要有大担当、要负大责任,担当和责任哪里来的,在吃苦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要把吃苦作为提升个人境界、锤炼优良品质的炼金场,把苦难、挫折当成宝贝,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决不能“失意忘形”。二是要在苦难中汲取前进的能量。苦难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让我们能够停下来反思自己的过失和不足。1840年到1949年,近代中国经历了无数次的苦难,看似是停滞了百年,但在这期间孕育了巨大的能量、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迅猛发展不能不说是一种财富。面对低谷和苦难,放慢脚步,检视自己是积蓄能量的第一步;调整目标,为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断请教、不断学习是第二步;看到曙光以后,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努力的姿态是需要持之以恒坚持和发扬的。

二、争千秋不争一时:吃亏是滋养人生的另一剂良药。

个人理解,苦和亏是两个概念,苦是一个全面、宏观层面的概念,吃苦也往往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亏是一个中观、甚至是微观的层面,是局部的概念,吃亏既可以被动、也可以主动选择。以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来讲,战争就是苦难,比如阿富汗战争,需要双方执政者进行全面系统的反思,如果不能很好地从这场战争中汲取经验教训,就像美国没有从越南战争中汲取教训一样,那么只能是“美国反对美国”,同样地,如果塔利班不能从之前执政中汲取教训,那么“二进山”也不是不可能。就两国而言,经贸摩擦就是亏,就是局部的妥协和让步,这是一种可以商量和探讨的,有时候吃亏比占便宜还好,老祖宗就教育我们“吃亏是福”,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们党在历史上吃了国民党很多亏,比如,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受降的时候、在重庆谈判的时候,我们作出了很多让步,但最后结果怎么样?仅仅三年的时间,我们党就从杨家岭走到了天安门。又如,我们在“入关”“入世”的时候,为了赢得世界市场,我们跟美国进行了多番谈判,在农产品等方面吃了一些小亏,作出了一些让步,但结果怎么样?仅仅“入世”20年的时间,我们的经济贸易就跨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从“微笑曲线”底端向两端延伸的伟大跨越,这样算账,我们亏了吗?不仅没吃亏,反而增强了后劲,所以说“吃亏就是赚便宜”,此话不虚。“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反面例子也是有的,通过翻阅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看到凡是在“冷战”时期,通过接受社会主义阵营援助续命的国家或者是在东欧剧变的影响下垮台,或者是依旧靠着国际援助艰难地维持国内统治。比如,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夫妇的统治,靠着苏联和中国的援助挥霍无度,而不潜心发展,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这到底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呢?

对于我们个人来讲也是一样的。我认为我们党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不是全心全意为自己服务。这个宗旨是完全符合我们中华民族性格、基因和文化的。这涉及到一个与人交往的“发心”的问题,到底是“与人为善”还是“以邻为壑”?要从发心讲起,这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讲得“初心”,如果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别人好、为了让大家好,那么最终的结果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相反的,如果你为人处世的出发点只是为了自己好,想问题、干事情只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内卷”,最终一定走进“囚徒困境”,“双输、甚至是多输”。从这个角度来讲,给我的启示很大,一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坚持“与人为善”的处世原则。“初心”就是共赢、境界更高一点就是全心全意成全他人的“他赢”,而不要做“卷王”,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发动一场无止境的“内卷”,这是最基本的。二是要坦然面对“小亏”。还是要对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要把亏当成一种警醒、一种历练和提升,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正确的认识和面对“小亏”,而不争一时之长短。这里我又想起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初期定下的内政外交策略是何其的高明。外交上,强调“韬光养晦”为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提供了一个和平的环境,这在近代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据考据,近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期有两个:一个是满清“洋务运动”从1861年到1894年只有33年,一个是北洋“黄金十年”从1912到1922,借着一战和巴黎和会的红利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内政上,强调“不争论”,姓资姓社的问题一时考不清楚,就不争论、不折腾,实干苦干干出了四十年的经济腾飞。小平同志的智慧与其自己“三起三落”的个人经历是有极大关系的,在小事上可以委屈自己,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必须鲜明,如果没有当时小平定下的政策,什么都要争一时痛快、一时利益,怎么会有中国如今从富起来到强起来?三要谦虚谨慎避免吃“大亏”。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凡事有度。对于那些与人为善的小亏、可以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小亏,坦然吃之;对于那些可能伤及自己的大坑、陷坑,也要智慧地避开,既要与人为善,也要保护自己,辩证法的智慧无处不在。

读史正名、知道、成长,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下一步按照支部学习计划,继续深入研读之后再进一步感悟历史的魅力和辩证法的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04: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普通百姓读史从形的层面,可以笑谈历史故事、评说历史人物;从神的层面则可以穿越时空与古圣先贤对话,可谓“读史:正名、知道、成长”。古圣先贤早就告诉说过我们“刚日读经,柔日读史”,就是教育我们中华子孙要保持中正之态,太盛、太强的时候要读《四书五经》中和我们的“盛”和“狂”;在“丧”或者“失意”的状态下要诵读史书,从中汲取“进取”之力来中和我们的“颓”和“废”。可见,读史对于炎黄子孙的行“中道”的重要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好文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吃苦就是吃补:苦难是滋养人生的一剂良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苦难本身是具有积极色彩的“恩赐”,关键看我们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苦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20:40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当和责任哪里来的,在吃苦的过程中磨练出来的。要把吃苦作为提升个人境界、锤炼优良品质的炼金场,把苦难、挫折当成宝贝,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决不能“失意忘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争千秋不争一时:吃亏是滋养人生的另一剂良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9-15 16:23:29 | 显示全部楼层
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夫妇的统治,靠着苏联和中国的援助挥霍无度,而不潜心发展,最终的结局可想而知,这到底是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6:36 , Processed in 0.0355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