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常德(纪实.连载之四) 邱渭波 四、道河晨曦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9军435团解放澧县后,除留下一个排尾追残敌外,主力南进,当晚午夜抵达座落在道水河畔的临澧县城。 临澧县北有澧水河,南有太浮山,常宜公路横贯其间,扼常澧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国民党历来看重此地,其许多高级将领和军统特务头子都曾在此受训或从事反共的活动。1948年秋冬,临澧一地就有宋希濂部暂一、三师等5个团的敌军屯驻。这些由游杂土匪和帮会拼凑的部队并非正规军,军需无着,专靠抢劫、敲诈地方为生,使数十万百姓暗无天日,直到解放大军以破竹之势解放澧县的当天,他们仍在临澧索钱要粮。 在解放军南进临澧之时,以中共临澧区工委书记晏国敬为首的临澧地下党发动群众已作好了各项迎解工作。1948年7月,被国民党通缉的燕大学生晏国敬为防止追捕,经请示组织同意从长沙来临澧县省立14中以任教作掩护,继续搞地下工作。他利用课堂进行革命宣传,组织进步社团,编印简报和进步读物,团结进步青年。1949年3月,建立“临澧民主青年革命先锋队”,培训骨干,设立油印站,印发文件资料。临解放时,地下党积极开展工作,已做好了保护城镇,保护大桥、护校护厂、保护机关档案、防止迁逃和坏人破坏等各项迎解准备。 同时,临澧县武装也作好了战斗准备,这支武装实际上是县警察局长侯方宇代陈采夫掌握的临澧全部地方武装。1948年,参加湖南和平起义运动的陈采夫,在中共湖南省工委的授意和支持下,发起组建“湖南进步军人民主促进社会”,策动国民党退伍和在职军官入社,以抗暴锄奸、保家乡、救百姓。次年春节期间,陈采夫只身回到家乡临澧,把县长袁平凡、县党部书记长蒋蒸初、警察局长侯方宇等老相识纳为首批“民促社”成员,并作为同呼吸共命运谋起义的僚属。4月末,陈采夫被正式任命为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为逃避宋希濂的囚笼,他将专员公署从常德迁往澧县。陈一面大力发展“民促社”成员做策反工作,一面组织自卫武装“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在临澧就组织了谭杰第八大队和陈元位第14大队,并要县长袁平凡任临澧自卫总队长,要侯方宇牢牢控制警察局和自卫总队的武装。他还授意地下党员李忠涛组织震惊常德专区的修梅乡2000多人的农民暴动,围歼了敌暂编第七团,吓走了敌暂编第八团,为临澧和平解放铺平了道路。同时,还以他的僚属袁平凡、蒋蒸初等成立了“临澧县应变委员会”,以对付敌人破坏,迎接和平解放。在解放军进军临澧的途中,敌暂编第三师团长陈洪多次要挟侯方字、袁平凡把临澧武装撤到县城对河西南。侯、袁知陈心怀叵测,便将5个中队和一个特务排散布在县城外,密切注视敌军动向。敌军见临澧武装已有戒备,同时,解放大军又直逼临澧只得偷偷撤逃。下午5时至8时许,城内几无敌军和自卫武装,当侯方宇得知敌军逃跑已远,遂于晚8时率领全部武装进城,向城民呼喊临澧已经和平起义,并布防警戒,迎接解放军。 7月24日凌晨1时许,解放军分三路进入临澧县城中,几小时后,东方吐出透亮的晨曦,抹在道水河畔,印下了临澧和平解放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