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常德(纪实.连载之七) 邱渭波 七、红旗插上常德城 常德城是湘西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其地理位置在军事战略上更显特殊重要,因而是国民党重兵把守的据点和解放军解放常德的主攻目标。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在常德实行法西斯统治。1946年夏,暗杀我6名地下党员沉尸沅江。1948年,每逢周三、周六在全城设岗设卡检查,还经常搞突然袭击挨户非法搜查,并非法拆检私人信件邮包。第17绥靖区司令李默庵在常德提出“十万青年,十万干部”的口号,企图收罗湘西青年充当反共骨干和内战炮灰。解放前夕,宋希濂部向四川撤退,坐镇常德的周磐将司令部迁往桃源,国民党却又调来了曾将沅陵付之一炬的土匪部队暂编5师驻防常德城,其师长兼城防司令汪援华扬言要一把大火烧掉常德,并在下南门备有日夜生火待发的小火轮,随时准备纵火后窜逃。同时,守敌置洪灾后的常德30万灾民于不顾,大肆抢掠粮食,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面对敌人野兽般的疯狂,我地下党领导常德人民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和护厂、护院、护店、护城的迎解工作。在常德三青团机关报《新中日报》工作的中共湘西工委特派员周艾从与已被争取过来的报社副社长周绍项,以报道汪援华功绩为名,取得了20张特别通行证,使身负重任的地下党员在严密戒严盘查搜捕的情况下畅通无阻地进出城门。周艾从还多方周旋于常德名流中,请他们出面游说和警告汪援华:“常德烧不得!我们常德人是不好惹的!”码头、屠宰、制革业300多名工人在中共回民支部领导下活跃于街头巷尾进行鼓动:“谁敢放火,我们就杀谁的头!”他们还秘密制定了护城行动计划。广德医院、新华电厂、新中日报社和一些大店铺的工人、市民暗地联合起来,开展反外迁,反逃跑的斗争。“民促社”成员、新任常德县县长熊壮猷也于49年7月26日下午出城抵达可攻可守的军事要地德山部署起义事宜,并于当晚调集驻黄土店的自卫队主力军第二大队到德山。城内警察部队为避免被汪援华缴械,大部人马在警察局督察处长王家建带领下,也在当晚和次日凌展渡江至德山与熊汇合,面对解放大军破行南下和常德各界迎解热潮,汪援华未敢纵火,匆匆部署守城据点后,便于7月27日率师向湘西逃窜。 这时,我军对主攻目标常德城已形成三面进发、包围攻取之势。 从北面进发的解放军四野38军114师,在7月24日解放临澧后,即向常德进军,于28日到达常德县石板滩待命,准备攻城。 从西面进发的解放军四野38军113师,于7月27日解放桃源陬市镇后,其前卫338团于下午5时进抵常德城大西门外,与驻守的敌暂五师特务团交火,俘敌团长以下官兵70余人。奉令同师主力一道于当晚渡过沅水。28日拂晓,338团第3营奉令奔袭城南岸的石门桥飞机场,上午8时,占领飞机场。至此,湘黔公路完全被解放军军控制住,切断了白崇禧部西窜川贵之退路。 同时,7月24日进驻津市的四野49军147师,由津市乘船顺澧水而下入洞庭湖,再溯沅水而上,从东路向常德城进发。28日全师在离城40华里的牛鼻滩登陆,然后水陆并进,是夜占领城东的制高点德山。 29日清晨,解放军147师439团第二营推进到常德城东郊,率先攻城。第一个爬“人梯”登上城墙的战士张志云中弹牺牲。二营战士怒火满腔,当即在东门外的清真寺坪上架起六0炮连发两弹,摧毁了东门城楼的敌火力点。攻城战士奋勇争先,冲上城头。敌少尉排长见势不妙,用长枪挑起一件白衬衫,率一个加强班投降。入城战士立即打开城门,全营战士突入城内,顺南城墙自东向西猛追穷寇。龟缩在其他几个据点的敌人听到城内枪声,个个丧魂落魄大开南门、西门,向城外逃窜而去,一面鲜艳的红旗终于插上了常德城头,各界人民纷纷涌上街头燃放鞭炮,热烈欢迎解放军,喜庆解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