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常德(纪实.连载之九) 邱渭波 九、龙阳新生 汉寿县古名龙阳县,具有1000多年历史,是洞庭湖区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解放之前属益阳专员公署管辖。那时,常德地下党的组织活动不与这里发生关系。汉寿地下党自1943年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全凭着对党的忠诚和对革命的信念,在险恶的环境中自觉地奋斗着。1949年4月,在长沙以拖板车为业寻找上级党组织的中共汉寿县工委书记顾星奎,根据急速发展的解放战争形势,又回到汉寿恢复和重建了中共汉寿县委,将分散在全县城乡活动的党员紧紧地团结起来开展斗争,他们广泛深入宣传发动群众,领导组织了在县城举行的1000多名师生和工农群众参加的游行示威活动,抗议国民党的血腥镇压,声援南京、岳阳的学生运动,有力地震慑了地方反动势力,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同时,地下党还以自己的外围组织“大成社”成员为对象,指派“大成社”成员李思普组织了一个武装自卫中队,驻防在朱家铺灵山一带。并在敌人内部进行统战策反工作,先后争取了国民党县党部李承明、县参议会张舜权等人靠拢人民,尤其是争取了汉寿县举足轻重的人物——国民党汉寿县县长唐克强。唐克强于1948年4月到汉寿县主事。面对国民党的穷途末日,他不愿当殉葬品,但又不敢冒风险投向革命,便想逃避现实,多次向省府请求辞职,均未获准。汉寿地下党摸清了他苦闷彷徨的心事,通过多方做工作,坚定了他和平起义的决心,并为迎接解放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1949年7月间,解放大军南下进军常德,唐克强主持召开了国民党县党、政、军、警各级负责人会议,讨论“和”还是“打”的问题,会上以县参议长曾毅和省参议员彭维荃为首的主张和平解放的人占绝大多数,以县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彭裔谦、三青团干事长王之麟等为首的主打派见大势难逆、不敢硬持己见。在这种情势下,唐克强提出了保全地方、保护人民的主张,并向全县发出了安定秩序的布告和各乡自卫队遇到解放军入境不得开枪的命令。7月29日,解放军拿下常德城后,汉寿的局势甚为紧张复杂。县府各部门中从国民党军队转业来的反动军官很多,不赞同和平起义;唐的直接上司、倡导和平运动的省主席程潜又被迫离开长沙,无处请示,若迎解放军进城宣布和平起义,又不知到何处接头。在这种局势艰难,举措难定的情况下,唐克强做出了“县政府和县自卫总队撤出县城”的决定和部署,防止和解放军进城时发生冲突。7月31日,唐克强率县政府及警察局机关迁至了石板滩,将彭裔谦的自卫总队调离城50华里的大堤头,静观待命,听候解放军的消息。 8月1日,解放军四野49军146师437团从常德抵达汉寿县沧港镇。次日,中共地下汉寿县委派罗汉荣赴常迎接解放军。4日下午,解放军进驻县城。8月7日,唐克强的主任秘书桂葆荪进城会见于团长,代表唐克强宣布和平起义。古老的龙阳县未放一枪一炮,终于获得了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