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1-10-3 07:09 编辑
掠影浙东南
四月已是春深如海,气候宜人,正好有机会到杭州开会,于是和苗夫、邹俭结伴而行。我还是1998年参加一个全国性的会到了杭州,会后选择去了普陀山,错过了心仪已久的温州之行。这些年来听说浙江发生了巨大变化,经济腾飞、社会发展、人民富裕,早已“旧貌换新颜”。我一直很想去看看,但限于日程安排很紧,只有几天时间,一路赶来,浮光掠影,只能看一点感悟一点,挂一漏万,记得星星点点,也算不虚此行。
下午从长沙飞杭州,到杭州已五点多。会议在西湖边的浙江宾馆召开,进城时正好是下班车流高峰,车行缓慢。机场外的萧山已成为一个区,道路两旁高楼林立,城里人多到这里买房,开车的师傅也买了这里的房,算便宜的,但每平米售价也过万了。车过了钱塘江,穿过闹市,走地下隧道到达湖边,一路掠过断桥、平湖秋月等著名景点,开到岛心的“楼外楼”酒店,开会的人都到了,见我来了就开始吃饭。“楼外楼”名称取自“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的诗句,是有名的酒店,周恩来总理曾在此宴请外国贵宾。我吃这些杭州菜并不感到可口,只觉得清淡无味,人们的口味都高了,这里也不是当今高档宴客的地方了。我们住在不远处湖边的浙江宾馆。这个宾馆原是中央领导的住处,尤其是林彪等军队将领曾经住过,“将军楼”仍在。宾馆掩映在绿树鲜花之中,湖边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到了晚上十分静谧。晚饭在省局领导殷殷劝酒中,大家喝了不少,似醉非醉时,到宾馆附近溜湾,呼吸新鲜空气,才感到舒服不少。晚上很安静,绚丽的灯火把湖畔装点的色彩斑斓。天空下起了朦朦细雨,春雨如丝,人在雨中行感到湿润而又温暖,思绪纷飞,想到发生在西子湖畔的许多故事。早上很早就起来了,和苗夫到湖边散步,经过“花港观鱼”,多年前我曾在那里和游人一道把饵料丢入水中,引得群鱼争食,蹦跳不已。远远看到了新建的雷峰塔,我没有去看过,但知道它的修建曾经引起一番争议,不过为了纪念那个美丽的故事,还是应该修建这座塔。早上锻炼的人不少,游览的人也有早早出来的,西湖边永远是人来人往,充满了生机。省局冯局长送给我们才出的龙井茶,这是地道的龙井,包装却是很普通的简装纸,清香芬芳的香气透纸而来,看来好的东西并不一定要华丽的外壳。
会议结束后即驱车去宁波。先到义乌。王经理在收费站迎接,没有进城就到火车站仓库区。王经理以~多山,无铁路,货物靠汽车转运。这个站转运物资年收入不菲,今后因土地紧张、运输量大而更有价值,浙人无论干啥都很会经营。 进宁波城后住在火车站对面一家四星级酒店。宁波舒经理等人是老熟人了,他们热情迎接。晚上吃宁波菜,多是海鲜,又吃多年前吃过的醉蟹,虽然是生吃,但喝了不少酒,肚子未有问题。有一道菜是很贵的清蒸小黄鱼,早知道舟山小黄鱼好吃,并因为越来越少而价格较贵,但吃起来烂烂的,越菜大概都蒸煮得过头,又以体现本味为主,喜欢味重、鲜活的湖广人吃起来不过瘾。黄酒是浙江特色,自然喝了不少加热了的“古越龙山”。浙人劝酒温和,不霸蛮,因此环境宽松,气氛和谐。陪客中的周主任竟是网友,他从南昌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这个公司(?),这些年干得不错,也很满意这个以轻纺为主的沿海城市,虽然物价高,但收入也颇高,还买了房子。 黄酒的特点象浙江人的性格,喝起来甜绵好进口,但不知不觉就喝高了,后劲挺大,使你醉在不经意间。饭后感到周身发热,就到外吹风,打车逛夜晚的宁波。到闹市区的天一广场,很是吃惊,广场实际上是一个大的商业中心。中间是一个大广场,五颜六色的霓虹灯闪烁,喷泉喷溅,变幻出各种色彩的光柱,很是好看。广场周遭环绕着一家家专卖店,而各条小巷又里面又有很多小广场,同样是霓虹灯闪烁,喷泉喷溅。人们在悠闲自在地购物、观景,不少年青男女在夜色里相依相偎。广场地面用磁砖、大理石铺得平整而又美观;四面的店铺装修也尽显豪华,在灯光照耀下很有品味,比西方名城的广场也不逊色。这是我在中国看到的最有特色的广场。 回来时在离住处不远的一个叫月湖公园的地方下车,边走边看。这是一个有着狭长湖面、树木繁茂的园林,很是幽静。湖边有一尊应该是月神的雕塑,一缕橘红色灯光打在雕塑上,使得其灵动的躯体充满生机、活力。在灯影斑驳的湖畔、林间慢慢走过,心理无比坦然和宁静,头脑沉静而清醒,黄酒的余力消耗殆尽,身心感到舒适。回到酒店洗澡后睡下,竟一夜未醒,在这繁华闹市真难得有这样好的睡眠啊! 次日离开宁波,仔细观看街市,高楼大厦并不多,也没有过饱和的车流、人流,但所有建筑规划整齐有序,所有街道干净利落,没有杂乱无章的感觉;城乡结合部均是摩肩接踵、屋宇相连的厂房,没有烟囱林立的重化工,皆是轻纺加工业,著名的“雅戈尔”、“杉杉”等服装品牌代表了当今中国的形象。这是一个极具经济活力城市,年GTP总值已过2000多万亿。宁波人就象当年经商上海一样,把这个浙东城市经营成为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火车头。看来,地方经济的加速发展,丰富的自然资源固然是重要因素,但决不是唯一因素,人的经营素质和优良的经营环境才是第一位的。
奉化市距离宁波不远,青山环抱,绿水长流,不仅是一座美丽的浙东山城,还是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名城。工业的迅速发展并没有破坏环境,生态农业、旅游业已成为经济支柱。溪口离奉化不远,是风景如画的四明山区的一个小镇,碧绿如蓝的剡溪静静流过小镇,蜿蜒东去。小镇人口不多,街市安静,因为诞生了蒋介石、蒋经国父子而名闻世界。 蒋母的坟墓在树木葱郁的高山之上,站在这极具风水象征意义的高岗,可以俯瞰山下的田畴、村庄。蒋母再嫁蒋肇聪而生下蒋介石。蒋介石从小顽皮至极,蒋母教子费尽心血,蒋介石对小时候的不懂事愧悔不已,他在母亲坟墓上题的对联充满后悔之情,蒋介石后来对母亲的孝顺是有口皆碑的。 蒋介石故居叫“丰镐房”,取自周朝两代的国号,“丰镐房”大而豪华。他当年未发达时分的祖屋是西侧很小的几间;发达后迁走邻居十几家,扩建成颇具规模的大户深宅。有一个他小时候的同伴坚决不搬,说“小时候你就欺负我,长大了你还欺负我,就是不搬”。蒋介石只得作罢,就剩一间小房还靠在蒋家墙边,据说就是这间房坏了蒋家龙脉。“丰镐房”中有蒋介石元配毛福梅的住处,这个可怜的妇女被蒋介石休戚但又一辈子作为蒋母义女住在蒋家,抗战时被日机炸死,悲愤不已的蒋经国在此留下“以血洗血”的刻石。宋美龄、蒋经国及其俄罗斯妻子都曾经住此,他们在剡溪旁还修建了一处别墅叫文昌阁小洋房。距蒋宅不远的街道上有蒋介石出生的玉泰盐铺,那是一间较为简陋的店铺,蒋肇聪靠经营食盐而小有发展,其规模相当于我们现在县盐业公司下面的转批点吧!当年还是政府发给了“官盐”的执照才能经营,所以蒋肇聪算得上小盐商。 溪口镇人民是以出了两蒋而自豪的。蒋家故居外有一个长象很象蒋介石的老人,穿着长袍,要和游人照相,他说是蒋家后人。蒋家父子在历史上都留下了轰轰烈烈的一页,但其后人并不兴旺,现存世的仅有蒋经国的私生子、后来归宗认祖了的蒋孝严及一个外孙,解放后蒋家人再没来过溪口,只有蒋孝严前几年来过一次。溪口对蒋家的印象只有往日的追忆。我油然想起古人说的道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伟业和财富都很难延续三代!造物主总是给生生不息的人们以不同的机会。 历史总喜欢和人们开玩笑,使你不期然看到“昨是而今非”。中国共产党和以两蒋为代表的国民党打了几十年仗,成为生死对头。两蒋逃到台湾,经过几十年“卧薪尝胆”,台湾成就了经济奇迹,在蒋经国晚年开放党禁,搞多党制,结果却搞垮了“百年老店”国民党。民进党上台后不断地“去中国化”、“去蒋化”,现在,蒋家及其国民党成为批判、唾弃的对象。两蒋棺材呆在台湾慈湖不能下葬,也难归葬,处境尴尬,他们如果地下有知,可能也会懊悔不已。倒是今天的大陆,以开放的心襟对两蒋功过有了公正的评价,也欢迎他们归来,和已经下野的国民党联手遏制民进党企图实现台独的妄想。正是所谓“世事如棋局局新”,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因时而异、不断调整变化的策略。
流 连 雁 荡 山
从奉化到乐清有三百多公里,沿途都是连绵的山峰,高速公路不时进入隧道,汽车几乎就是在峡谷和隧道中行进,据说到温州有一百个以上的隧道,可见当时公路施工的难度。过去这里交通阻隔是显而易见的,主要靠海上运输,现在有了高速公路,又正在从宁波沿海拉一条铁路过来,一直拉到福建、广东,使沿海发达地区形成铁路公路交通网。乐清是温州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以电器为支柱产业发展出庞大的经济实力,其城区规模比内地一个地级市还大,下面的镇也很发达,比内地一个县级市还要有规模,这些位于高山海角处的城市早已不是“十里不同音”的穷乡僻壤,而是带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 闻名中外的雁荡山就在乐清市境内,雁荡分为南、北雁荡,乐清境内的是北雁荡,是景区集中、开发较早的旅游胜地。雁荡山背依峰峦绵绵的刮苍山,面对波涛滚滚的乐清湾,东起羊角洞,西至锯板岭,南起筋竹涧口,北至六坪山,面积450平方公里,风景点多达540处。全山分为灵峰、三折瀑、灵岩、大龙湫、雁湖、显胜门、仙桥、羊角洞八个景区,精华景区为“二灵一龙”,即灵峰、灵岩、大龙湫,被称为“雁荡三绝”。 我们的车一到雁荡镇就遇到了前来迎接的温州、乐清市局领导及接待人员,他们显然已接到省局通知。温州白圻康同志是一个热情开朗、诙谐活跃的人,他去年从宁波调来温州工作,一路上不停地说笑话,其同行的办公室副主任叫胡雅克,是一位年青漂亮的女同志,其父亲是原局长,两代盐商,所以白总说她是“自产自销”,温州同志连开玩笑都是“生意经”,可见其商品经济意识之深。邹俭是一个“军事迷”,“雅克”属原苏联飞机机种之一,小胡主任也成了外国飞机了。说笑间就来到景区,我们必看的是“雁荡三绝”。 最佳景观是深藏于群峰之中的大龙湫。大龙湫就是从高山雁湖上飞泻而下的瀑布。大龙湫是我国四大瀑布之一,单级落差达197米,瀑布仿佛从天上飞落,跌入谷底的一泓深潭,潭水四溢,形成哗哗流向山涧的溪流。可惜我们来时还是浙南的枯水期,梅雨未至,山水不丰,大龙湫远远看去如同一条随风飘荡的白练悬挂于翠峰之颠,溪沟里流水几近断流,各种形态的卵石暴露于阳光之下,少水的景区顿失些许灵气。导游告诉我们要细细观察岩石的地质特征,此处岩石果然大有不同,岩层清晰可见很多层次,有的地方突然出现大面积浆糊状,出现无数大小卵石,又像一个个气泡,仿佛整个山体都是煮沸的米粥。导游说这种地质叫流纹岩,产生于奥陶纪的火山喷发,雁荡山就是火山喷发的产物,但火山口却没有找到。奇特的地质现象引起中外地质界的关注,因此而被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灵岩景区是由一个个形态各异、拔地而起的山峰组成,它的特色是从不同侧面观察山峰,加上丰富的想象,可以看到不同的形状,叫做“移步换景”,真应了东坡先生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灵峰夜景堪称一绝,因为是在晚上,在星光、月光下的观赏,在中国算得上唯一。晚饭时喝了当地的加饭酒,恰到好处的微醺,在晚八时进入景区。晴朗的夜空,朦胧的山峰,导游富有想象力的介绍,使我们看到了群峰在星光下剪出的倩影:雄鹰敛翅、犀牛望月、情侣峰、合掌峰、相思女、双乳峰......夜灵峰幻化成千姿万态、惟妙惟肖的绝景,它的妙处在以“心景”看“风景”,你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赋予夜幕下的山峰以各种理想形象。游雁荡山有一好处,不必登高、也不必下涧,都在山峰谷底间行走和观看,如履平地,而景区的路都是大青石板铺成,走起来不费劲、不危险,可以慢慢走慢慢看,寓休闲于旅游之中。 山水诗人谢灵运折服于这里的美景,奇山异水启发了他灵动的诗情。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对雁荡山情有独钟,他先后来过三次,走遍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弄清了各种地质状况的成因。雁荡山称得上东南瑰宝、人间仙境。
次日早餐后从雁荡山山庄出发去温州,仅一个小时车程就跨越瓯江大桥进入市区。温州位于浙江南部,东临温州湾,西连丽水市,北通台州市,南接福建省;下辖三区、两市、六县,城区包括鹿城、龙湾、瓯海,有人口117万,全市总面积11784平方公里,总人口727万。还未进城就收到移动公司发来的短信:欢迎你来到最具经济活力的十个城市之一、东瓯名城温州! 温州城市建设不很豪华,旧城区改造工程量大,道路不很宽,房屋密度大,近年来城区拉得开,占用不少土地。由于人口多、资金足,房价惊人,这样的三线城市房价超过了北京、上海,均价1.2万/平方米,温州人首创的“炒房团”打遍大江南北,他们自己地盘上的房价当然便宜不了。温州人几乎都在经商。接待我们的小唐说大家不能光靠工资生活,都在外面有投资,她老公开房地产公司,她自己炒房产,曾经也投资过上海的房产。问她开什么汽车,她轻描淡写地说是V6的奥迪。经商做买卖的温州人足迹遍布全世界,有160万温州人在外经商,各地都有温州人经营的商铺、工厂,各地都有温州商会,他们成了“中国的犹太人”。“温州制造”过去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而今却以物美价廉深受人们喜爱。温州制造的商品洪流来势凶猛,不可阻挡。请看:每小时生产皮鞋12万双;每天生产太阳镜100万副;每年生产打火机5-6亿只,占领全球70%的市场;2001年,温州销往外地75亿支笔……温州人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惊人的财富。2002年上半年,温州外汇市场交易量达59.8亿元(?),仅次于北京、上海;2002年第一季度存款总额达1160亿元;温州民间资本市场运作的资金已超过2000亿元。温州年度GTP总值早已超过2000亿元。这个富裕起来的城市在全国第一个由农民自己掏钱建设城市、自己集资修建公路、机场。这个城市的机场航班竟十分繁忙,每天飞往全国各大城市均有航班,到北京就有4趟,我提前一天还没有买到打折票。当然,在这个城市里几乎没有人失业。我们逛了有名的五马街,都是各种品牌商品的专卖店,但游人并不多,因为大家都在工作。我们乘船过瓯江去江心屿风景区游览,遇上了成群结队的旅游团,但全部是退休了的老人,街上也少见闲逛的年青人,因为大家都在赚钱。温州人是靠勤劳、智慧创造财富的。 我见到了几天前跟我打电话的温州朋友,他是苍南人,很早就办了一个工厂,他的产品主要销往中西部地区。他所在的镇已达到内地一个市的经济规模,就是农民自己建起来的。温州人多是实干朴素的一类,他就属于此类,来看我也没有什么客套,就在接待我们的公司里吃饭,饭后陪着我看了市中心,我乘机离开时,他自己座公交车回去了,没有任何因有钱而摆显的表现。 温州的山水风景很美,温州人接待客人热情好客,温州经济发展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思考值得借鉴的经验。我在回北京的飞机上遇到一个销售电器产品的老板,他的公司已经有很大名气和规模了。交谈中,他对我熟悉业内情况很感兴趣,下飞机时主动递上名片,并邀请去他公司参观,这使我想到在机场看到一本写温州人的新书,它叫《可怕的温州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