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679|回复: 26

我写了一篇《常德古树名木叹为观止》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9 07:2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编修《常德市民俗志》过程中,写了一篇《常德古树名木叹为观止》文,2548字,发给纸媒体了。文中介绍了石门、桃源、澧县、丹洲等地的古树名木。讲述了常德市一中校园内一对古银杏树的传奇故事和石门县一中校园内一株丑陋的所谓“神树”封建迷信。此文披露了第一位将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的赵必振先生,他当年在常德城区赵公馆内栽植了一株皂果树。这株古皂果树就在市民群众的众目睽睽下天天见得到,只是市民鲜为人知。如今这株古皂果树图片刊载在《赵氏族谱》的扉页上,还作了注脚说明。赵氏的后人经常在此树下聚合祭祀,拍照留影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9 08: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常德古树名木叹为观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9 10: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睹物思人,功垂千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29 10:5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树也有灵,见树不忘栽树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0-29 17:57: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admin,傅启芳、我心和谐赞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0 11: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曹先生对古树颇有研究,佩服!
  星德山下有一棵古樟,号称"千年古樟",树龄可能在百年以上;还有创元铝业所在地迥龙庵,也有几棵百年古樟,这些古树都有研究价值,特向古树研究专家曹先生推介汇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0: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4-10-31 10:16 编辑

常德日报   

2014年10月31日   



                        常德古树名木叹为观止
                                                                 □曹先辉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鲜活的文物,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载体,也是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靓丽的生态和观赏价值。盘点常德的古树名木,不禁叹为观止。

  古树名木的崇拜

  常德民间历来认为植树造林是荫及子孙后代的好事,对古树名木尤其怀有敬畏之心,仰慕之情。他们将古树名木与自己的家庭、家族、村落的兴衰紧密关联,予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地崇拜。大凡年岁较长的粗大古树和口口相传中的“神树”,全被视如珍宝,敬若神明,他们常给这些树木献上酒肉,披上红绸带,焚香鸣炮,四时祭祀,祈求保平安、增福寿。

  进入21世纪以后,常德仍有许多人崇尚对古树名木的崇拜和祭祀,认为它可以添福、增寿、治病、除邪、祛灾。有的让子女拜树为干爹干娘,祈求子女像树一样茁壮成长,成为有用之材。有的还以古树名木给子女命名,如桂生、桂花、桂英、槐生、槐英、柳生、柳英等等。这些祭祀者朝着古树磕头作揖,称树为“继爹、继妈”。直到如今,还有少数农民相信古树名木能够治病,他们不去医院求医,而是剥取树皮煎汤服食,认为“神树”能医治百病。有的人还将古树名木当作魁星、神仙和菩萨顶礼膜拜,石门县一中校园内就曾出现过这样的怪事。挂在树上的红布条写有:“求神树保佑×××高三学习一帆风顺,高考金榜题名。”这些残余的封建迷信陋习令人啼笑皆非,但也反映了人们爱护古树名木,重视生态,保护环境的理念。

  古树名木之最

  常德古树名木当数石门县山区最多,桃源县次之。据常德市林业局摸底:常德百年以上古树2324株,其中100年至300年的2071株,300年以上的253株,分属30科42属65种。主要树种除香樟、枫香、桂花、马尾松、槠树外,还有极为珍贵的银杏、红豆杉等。在全市现有的古树名木中,树龄最长的当数澧县张公庙镇青山寺的一棵罗汉松,距今约有1700年,相传西汉“飞将军”李广的一位唐朝后裔将军曾挂剑在此树上,1985年、1989年日本佛教协会曾两次前来朝拜此树。树冠最大的是石门县磨市镇清泥溪村汤家组的一株苦槠树,树冠为48米×50平方米。树干最高的当数石门县壶瓶山镇南坪河村四组的一株铁坚杉,树高达到44米。树身最粗的是石门县太平镇梅子堰村十二组的一株枫杨树,围径7.4米,胸径2.4米。而最具有经济价值的古树当数石门县太平镇白果树村一株银杏树,树龄800年,树高30米,胸径2.26米,是银杏树中的老寿星。它每年产白果1000公斤以上,可获收入2万余元。

  桃源枫林与古槠

  明朝洪武初年(1368),新疆维吾尔族将领哈八士奉命领兵南征,屯兵桃源县枫树维吾尔族回族乡株木山一带。他们在这里修建了书院和练武堂,还栽植了一片枫树林。直到清朝末年,这里仍存有古枫树近百株,胸径多为1至3米,其中一株高30至40米,胸径4米,夏绿秋红,十里外可见。遗憾的是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中。但如今这里种满了红枫、金桂、百日草、醉蝶花等花草,已是“枫林花海”的景致。成为“枫碑回眸”、“枫树之窗”、“枫月无边”的旅游观光区。

  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有两株空心杉和一株古松树,而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株“雪兰”含笑树最为名贵,是湖南省内已知的最大阔瓣含笑树。每逢春节期间,此株“雪兰”满树银花,芳香扑鼻,还有一株当地群众称为“摇钱树”的青钱柳,它与阔瓣含笑相伴,实为湖南省青钱柳之冠。湖坪村另有一株南方红豆杉,树龄在100年以上。大约坪村的竹叶稠,树龄在300年以上。

  桃源县太平铺乡湖塘村吉家湾的一株古槠树高达17.85米,胸径2.06米,立木材积26.35立方米。其主干中空,但外形完好。在主桠开杈处,生长出成年榆树、棕树各1株,故此古槠又名“槠榆棕”。古槠树下立有一块清光绪十四年所立的《古树碑志》石碑,碑志上称这株古槠“相传数朝,年深月逮”。传说北宋诗人苏东坡曾邀友黄山谷一同游历此地赏树,苏东坡还留下了“远观沅陵乏渡水,近看太平一棵槠”的诗句。由此推定,这株古槠树的树龄应在1200年以上。

  城区的古银杏树

  银杏树被称为植物界的“活化石”,常德城区有二株古银杏树。它俩在常德市一中校园内,一株为公,一株为母,称为“夫妻树”。相传明万历年间朱翊鉁封为荣定王就藩常德后,亲自在王府内栽种了这两株银杏树,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熊希龄、朱其懿、黄忠浩、李鑑澄等人集资筹办湖南西路师范学堂,这两株银杏树以堂堂华盖的气势被确定为学校的镇校之宝,从此成为学校鲜活的灵魂与象征。这所学校先后培养出林伯渠、粟裕、滕代远、翦伯赞等众多的名人,如今他们的子孙经常千里迢迢回到父亲当年的母校寻根拜树,并在这二株银杏树下留下倩影。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常德先人栽植的古树名木已逾数百数千年,它们已经有了灵气,它们的价值绝非他物所能替代,世人皆为之高山仰止倍加呵护。“三改四化”中在城区公园、道路栽植的各种名贵树木,到了百年之后,一定能为常德民众子孙后代“封妻荫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0: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4-10-31 10:56 编辑

     我是上世纪90年代领证的<<常德日报>>老通讯员,退休后一直自费订阅该报,每天上午还有提前看常德日报电子版的习惯.刚才,我从电子版发现曹先生的佳作"常德古树名木叹为观止"巳在今天的常德日报公开发表,俺认真拜读后,为方便正扬网友及时赏读此文,特下载于上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0-31 10:4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树名木是历史的见证,是鲜活的文物,是当地民风民俗的载体,也是风景名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蕴藏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具有靓丽的生态和观赏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 09:45: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4-10-31 10:36
我是上世纪90年代领证的老通讯员,退休后一直自费订阅该报,每天上午还有提前看常德日报电子版的习惯.刚 ...

谢谢吉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59 , Processed in 0.03411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