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万里云 于 2021-10-14 14:23 编辑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十一日天气晴好,武陵区机关接待(事务)中心组织退休人员参观先贤故居,游览美丽乡村,弘扬正能量,宣传新农村,传承红色基因。提前为退休老人们过了一个祥和的重阳节。他们组织细密,安排周到,受到全体老同志的热情赞扬。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维吾尔族,湖南常德桃源县人 。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
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
在市区柳叶大道往西,到陬市后再往北,在离陬市六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山村——福德山,在这里宋氏两兄弟打造的“六棵松”农民生态园已然成为风光秀美的后花园。六棵虬枝错落的松树高高矗立在景区中央,恰似六位坚毅哨兵,看护桃源之福。整个生态园内花团锦簇,小桥流水,松柏钻天绿树环绕。是集休闲娱乐、垂钓、采摘、餐饮为一体的生态园,吸引一批批游人趁兴而来,满意而归。
就是门前这“六棵松”,凝聚了几代人的情怀
“六棵松”农民生态园,是五、六十年代,宋春科、宋众科的爷爷在此处栽下六棵小松树,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宋氏兄弟以此为宝,在原畬田砖厂的废址上开发打造出了一座现代生态园,取名“六棵松”生态园。在陬市、桃源人的眼中,“六棵松”不仅仅是休闲娱乐的打卡之地,也是传承中华家族文化和优良的家风、家德的培育之地。宋氏兄弟紧跟时代的脉动,在先辈留下的沃土上大展其材,开拓出了一片乡村振兴、乡村创业的新天地。
宋氏老屋展新颜
旅客接待中心
景区篮球场
垂钓基地
鱼满塘、鹅成群
景区俯瞰
诚谢战友赏帖,赋诗一首 四川成都 熊少清
金秋十月天气爽,
秋菊吐艳九重阳。
情怀喜悦赴园游,
先贤故居仰赞叹。
今虽离岗夕阳渡,
红色基因仍朝阳。
园中景色丽优静,
重温先贤辉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