陬市劫富济贫 李惠华 张惠芬 罗永常
1934年冬天,凛冽的寒风,刮得沅水河边光秃秃的老柳树瑟瑟发颤。暮色里的江面上,孤帆远影渐渐模糊了。只有几只寒鸦,哇、哇的偶尔哀嚎两三声。 陬市繁华的街道上,这几天家家店铺关门闭户。那些奸商巨贾更是望风而逃。只有三五个乞丐畏缩在屋檐下,冻得瑟瑟发抖。 这都是谣传闹胡子惹的祸。 传说某某地方,某某人被杀了,某某家也被抄了。可老百姓哪里知道,这是贺龙领导的工农红军。他们杀的是十恶不赦的大恶霸,打的是土豪。 在冬月初五的晚上,贺龙领着三十多人,一个个拿着大刀长矛,贺龙手握盒子枪,他们踏着夜色,悄无声息地从石门,经过盘塘、架桥、青龙寺、畲田、一路急行军到了指防口。大半夜地奔跑,也累得不轻。贺龙要大家稍微就地休息一会,他们就静悄悄地背靠背坐在路边休息了一会,似乎养足了精神,向目的地——陬市进发了。 贺龙早已派人打探清楚,陬市下街米行的老板,向金帮是个为富不仁的奸商。平时大斗进,小斗出,欺压穷苦老百姓。中街姓李的布行老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平时穷苦人买他的布,少尺短寸。都是一伙奸商。更气人的是上街顶头姓文的大地主。家里养着恶狗,见有讨米的叫花子,就放恶狗咬。此人阴险狡诈,而且极其吝啬。家里请的长工,连饭都不给吃饱。 贺龙对手下说:“同志们,我们首先要拿下街的向金帮开刀。然后就是中街布行姓李的,再后就是上街文家大地主,一起开仓放粮,救济穷人。”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好!”
天刚蒙蒙亮,贺龙带领的队伍已经到了陬市下街。有赶早卖菜、卖柴的穷人。贺龙对他们说:“我是贺龙,你们等会邀一些穷苦老百姓。就说我贺龙来了,红军来了。给你们放粮,到下街拐角头领米去。” 贺龙说完,就指挥队伍来到了向金帮的米铺,砸开门。向金帮早已逃之夭夭。只有几个伙计,当然不敢做声。贺龙砸开粮仓,把米运到不远的拐角处。 “发米啦,发米了,乡亲们都来领米!”贺龙的手下大声喊着,可穷苦老百姓都不敢第一个牵头来领,只是远远地站着看热闹。过了一会,几个胆大的叫花子过来,战士们果然给了他们每人一袋米。 大家这才陆陆续续地走过来领米。 米发完了,贺龙又领着队伍来到中街李家的布铺,砸开大门。布铺的老板也闻风而逃了,没费一枪一弹,就把布一起搬了出来。就地发放给了穷人。老百姓欢天喜地。做好了饭菜给红军送来。大家辛苦奔跑了一夜,又忙活了半天,水米没沾牙。已经饿得肚皮贴到背筋骨了,就草草地扒了几口饭。立马动身来到恶霸地主文家。 文家地主早已躲得不知去向,可他家的几条恶狗,平日仗人势惯了。战士们刚刚砸开大门,这些畜生不知从哪里窜出来。露出尖利的牙齿,向战士们咆哮着扑过来。两个战士敏捷地手起刀落,杀了那几条恶狗。大家才顺利进入地主家,打开粮仓、衣柜。把粮食、衣物搬到以前的一保,也就是现在的上街药材那里分给穷人。一个叫花子,分到了新衣服就赶紧穿上,把身上的一件破得不能再穿了的衣服扔在了路边。 狡猾的地主不甘心自己的衣服分给了穷人,他偷偷地捡起叫花子扔了的破衣服,悄悄躲到路边的茅厕,把他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藏在草丛里,再把叫花子的破衣服穿在身上,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混在领衣服的人群中,领了一套他自己的衣服。 正在贺龙和战士们热火朝天打土豪,发放浮财的当口,陬市的反动民团团总杨怀春,纠集畲田的反动民团团总武兴权,还有桃源的反动民团,总共三百多人,已悄悄地将陬市围了个水泄不通,准备一口吃掉贺龙。外面放哨的人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报告贺龙。贺龙指挥大家撤退,可战士们左冲右突,包围圈越缩越小,最后退到陬市关帝宫,也就是现在的陬市电影院。 已经没有退路了。民团手里有枪,战士们只有大刀长矛,唯有贺龙手里一条枪,怎么能杀得出去。 民团把贺龙的队伍包围在关帝宫内。贺龙威名镇湘西,他们也不敢贸然进入。这关帝宫只有一个大门。门前已经重兵把守,连一只蚊子都飞不出去了。这时战士们已死的死伤的伤,贺龙心急如焚。他仔细观察四周,心想,门前突围是绝对不行的,只能从后面打墙出去。贺龙在里面准备突围,外面的敌人也在想计策。他们既想吃掉贺龙,可又怕死,终于想出一条毒计,用火攻。于是,他们找来几桶洋油,泼在关帝宫的周围。贺龙在里面把墙刚刚打开一个洞,猖狂的敌人已经点燃了熊熊大火,贺龙带人冲出火海,杀出了一条血路。可惜只跑出十来个人,其余全被大火吞没。 当大火渐渐熄灭之后,人们看到关帝宫后殿的残壁角落处,烧卷曲了的一堆烈士遗体,共一十九具。 这,就是为了我们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
来源: 贺龙的故事 陬市劫富济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