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将军 于 2021-10-18 13:17 编辑
央视著名主持人毕铭鑫一行参观石门文庙感慨万千
10月17日下午,应邀专程来石门县制作“湖南石门柑橘节”节目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十七套农业农村频道著名主持人毕铭鑫、付玉龙,以及《乡村大舞台》艺术指导杨晓一行,忙中抽闲,慕名前往石门县文庙参观。因为石门县文庙正在维修,他们计划下午4点半到达,最多参观一个小时后,赶5点半的晚餐。不料一进文庙,就被庙内极其丰富和深厚的文化所吸引。于是,他们一直参观到6点半,才恋恋不舍地离开。 石门文庙,又称孔庙,位于石门县楚江镇文庙路,始建于北宋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距今已近千年历史,该庙融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于一体,其木雕、石刻含浓郁的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作为全国至今保存最好的县级文庙之一,石门文庙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条件所限,石门县博物馆一直并设石门文庙内,因此,石门文庙也成了县博物馆。这些年来,石门文博人因陋就简,先后在庙内举办了各种展览数百场。现正在使用和展出的,仍有“石门抗战展”、“陈振亚生平展”、“抗日名将郑洞国生平展”、“湖南石门茶博馆”等。 毕铭鑫、付玉龙、杨晓一行本来是听说石门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卓有成效,便想参观茶博馆。没想到文庙内还有其他的展览。于是,他们在文博副研究馆员、县博物馆原馆长龙西斌的带领和讲解下,十分认真地仔细全部进行了参观。 他们先是参观了“石门抗战展”、“陈振亚生平展”和“抗日名将郑洞国生平展”。边参观,他们对石门地灵人杰赞叹不已。然后,他们重点参观了“湖南石门茶博馆”。 刚走到茶博馆前,他们就被堆放在馆前的几百个马鞍所吸引。当他们听龙馆长介绍说,这些马鞍都是县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前些年在民间收集来的时,无不为石门文博人的精神而肃然起敬。然而,走进茶博馆,他们更被馆内收集和展出的大量关于“茶”的珍贵文物所震撼。在馆内,他们听了龙馆长关于石门茶叶的发展历史、泰和合茶号、以及万里茶道申世界遗产等情况。无不为之深深感动和敬佩。 最后,他们还参观了正在维修的“大成殿”。他们边看边听,边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石门的文化底蕴实在深厚,石门人办事实在是有一股牛劲,并干出了一番大事的石门人,实在令人震撼。他们一致表示,今后有机会,将一定大力宣传石门和石门人的这种精神! 据了解,毕铭鑫老师还是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中心主任,中国农民书画研究会会长,有着“农民一哥”之称的他,用脚步丈量了乡村中国。他说,他来到石门,和桔农零距离交往倍感亲切,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到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