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夏的故事(2)
搜集整理:李志民
巧惩“皮筲箕” 在澧县鲁家坪有一个姓皮的财主,为人十分奸诈狡猾,只进不出,他原来是个二流子,只几年功夫,便靠坑、蒙、拐、骗发了家,但他还不满足,整天想占人家便宜,岀门看见挑大粪的路过,他都要用手捅一指头,人们恨透了这个吝啬的家伙,就给他取了个绰号“皮筲箕”。 一天,刘大夏来到他家,皮筲箕一见,急忙起身想赶他走,他知道穷泥腿杆子进门准没好事。刘大夏看他那个样子,就笑了笑说:“老爷,我今天想求您一件事。” “什么好事呀?”皮筲箕慢条斯理地说。 “好事!”说着,刘大夏从袋子里掏出一瓶酒递给皮筲箕说:“我明天到县城办点事,这瓶酒放在家里又怕人偷,放在穷人家里又怕他们喝,我想了一下,还是放在您家里保险,老爷,不知您答应不答应?” 皮筲箕一听,觉得有利可投,便接过那瓶酒搖了摇说:“这也没一斤啦。” 刘大夏一听忙说:“我昨天到集上买的,还没开始喝,你看看,盖子都没打开过,好吧,就算九两吧。”皮筲箕一听,顿时笑咪了眼,他想了一下说:“我给你讲清楚,三天之内你来取,不然我就喝了。” “行,行,三天之内我不来取,你就喝了。”说着,刘大夏冷笑了一下走了。 等刘大夏一走,皮筲箕赶忙打开瓶盖美美地喝了一口,连说好酒好酒。喝着喝着,他又琢磨开了,心想,等你来取酒,我给你换上冷水,到那时候,你就是有九张嘴也说不清楚,想到这里,他不觉嘿嘿地笑出了声。 一天,二天,第三天皮筲箕正在家中坐,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两个公差,二话没说,用绳子套起皮筲箕就走。皮筲箕不知是回么的事,口里直喊冤枉。两个公差也不由他分辩,拉拉扯扯,把皮筲箕拖到县衙。 大堂上,县官大声问道:“大胆贱民,你为何昧人家的银子?”皮筲箕一听,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忙说:“青天大老爷,这话从何说起,我没昧人家的银子呀。” “什么,你没昧人家的银子,那人家为什么要告你呀?” “大人,可能是一些小人看我有钱,心生嫉妒,变着法儿坑害好人。”皮筲箕分辩说。 “坑害你……哈哈,我虽然未见过你的面,但你的大名早有耳闻,你不就是那个靠坑、蒙、拐、骗发家的皮筲箕吗,现在居然还有人老虎嘴上拔胡子,坑害到你头上去了,哈哈……。” 皮筲箕一听忙说:“大人,大人,小人真的没昧过人家的银子。” “真的没昧过人家的银子?” “真的。” “那好,看样子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呀,来人,传刘大夏。” “传刘大夏!”衙役们一听到号令,马上吆喝了一声。 “来了,来了!”说着,刘大夏大步走上公堂。 皮筲箕一见刘大夏,忙问:“刘大夏,我什么时候昧过你的银子?” “怎么,你到现在还说没昧过我的银子?” “我什么时候昧过你的银子?”说着,二人在大堂上争了起来。 县官听到他们二人争吵,拿起惊堂木“啪,啪,啪”连拍了三下。二人一听,马上安静下来,县官指了指皮筲箕说:“刘大夏告你有人证物证,你怎么还要强行狡辩。” 皮筲箕忙说:“不是小人狡辩,我真的没昧过他的银子。” 县官一听恼了,大声嚷道:“来人啦,给我拖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衙役们一听到号令,一起上前按倒皮筲箕,“啪……”就是二十大板。皮筲箕痛得叫苦连天。 县官又问皮筲箕说:“你招也不招?” 皮筲箕在大堂上有气无力地说:“大人,我确实没有昧过他的银子。” 这时候,刘大夏在一旁说:“好,皮老爷,我给你提个醒儿,我前天到你家,不是给你十两银子吗?” 皮筲箕看了一眼刘大夏,恍然大悟地说:“啊,那你搞错了,那天你给我的不是十两银子,而是九两酒。” 刘大夏一听忙说:“不是九两九,是十两。” “九两酒,”“是十两。”二人又在大堂上争了起来。 县官听到又好气又好笑,他拍了一下惊堂木说:“九两九和十两一个么得区别,好,就算九两九,让你皮筲箕占一钱银子的便宜,来人啦,到皮筲箕家取九两九钱银子交给刘大夏,退堂!”说着自己先走了。 皮筲箕捂着屁股,慢慢走出县衙,这时候,刘大夏从后面过来对皮筲箕说:“看你还敢不敢欺骗老百姓,如你还不悔改,以后还有你的苦头吃。”说完扬长而去,皮筲箕一听,一下子瘫在地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