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52|回复: 2

让梦想在石头上开花——访篆刻家叶立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7 10: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让梦想在石头上开花
            ——访篆刻家叶立敏
              罗 永 常
      初秋时节,我乘兴专访了篆刻家叶立敏。当我跨进他的印室,著名书法家张锡良为其书写的斋名〝千石印室〞,著名书法家杨炳南为他题辞〝仙境岩匠〞,一左一右,灿然入目。印材印具,文房四宝琳琅满目,我立马浸淫到金石文化的氛围中。
我们作简短寒暄后,很快切入正题。叶先生娓娓道来,向我介绍了他几十年来治印的经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他在水利线上工作,修垸护堤,处处离不开石头,遂与石头结下不解之缘。起先他只是对沅江石的收藏感兴趣,喜欢那些造型迥异,线条优美的奇石。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几枚古钱币,被古钱币上优美的图案所吸引,于是萌生了篆刻的念头。
万事开头难,开始学习篆刻,叶先生吃尽了苦头,缺少篆刻专业书籍,没有老师指导,盲人瞎马,一个劲地在石头上傻刻,一方石头,往往要刻上六七次,不懂刻印技巧,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老茧。他的书桌上,刀痕累累。书法家杨炳南极欣赏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专门给他题字: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了书法大师的鼓励,他刻得更勤了,钻研得更深了。每天一下班,或周未休息,他便躲在房里钻研琢磨篆刻艺术。他的妻子支持他,承担了大量的家务,让他全力以赴。石头刻了又磨,磨了又刻,废石三千,渐入佳境。到后来,一块石头在手,几刀下去,顽石便活了,成了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功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开始,他的篆刻作品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多次在省内外书展中获奖。其创作的《武陵人》、《桃花源》、《武陵翰墨》等12幅篆刻作品被《今日中国书法系列丛书》收藏。他的事迹和成果入编《中国当代书法家艺术文献》、《中国艺术名家》、《中国收藏家大辞典》,被吸收为洞庭印社会员、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还是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省首届收藏家。
谈到这里,叶先生递给我一本印谱。打开一看,洋洋大观,有千余枚印章图案。细细品读,感慨有三。
侧锋冲刀,节奏感强。篆刻线条的节奏感,是一种力度感,一种雄健美。也是叶先生毕生的艺术追求。他突破了前人用刀的程式,寻求一种以刀代笔的韵味。赵之谦盛赞古人之印有笔有墨,言下之意是指古人在金石文化修养方面根基扎实,刀法表现出有笔有墨的博雅。然而高层次的佳作,不应该拘于笔墨痕迹的复制,而应是通过奏刀来体现笔墨的神采。叶先生很自如地做到了这一点。他拳式握刀,手腕发力,力度大,震感强。采用单刀侧锋冲刻,取奏刀痛快之势,节奏时快时缓,他常常陶醉在那种冲刀击破石料〝滋滋〞的碎裂声中。
从本文所配发的四枚印章来看,他所刻线条或粗或细,排列欹正、松紧相间。其白文印多自线条外侧起刀,每每留出尖挺细微的刀痕。进刀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而不作断续的刻画或修改,线条挺劲猛利,锋棱毕现。特别是偶尔将刻刀冲出笔画外端,更增加了笔势的剽悍险劲和线条的朴拙生辣。其线条左侧光滑,右侧错落不齐,呈现出顿挫的节奏感。起收呼应,自然天成,刀趣中见笔趣,产生了丰富的印面艺术效果。
考字缜密,结体巧妙。叶先生既重视刀法探索的同时,又注重印面的整体艺术效果。他在每刻一方印之前,总是根据篆体的特点反复打腹稿。在他营造的审美空间里,或在他为我们构造的每一个方寸世界里,我们会感觉到每一个细节都有巧思,都能让人感受到他心域的空明与澄净。
他在篆书文字的间架安排上,对横、竖线条别出心裁地作了斜侧、短长、疏密、粗细等十分精微的几何搭配,制造了一种似平不平、似乱非乱的、参差错落、令人揣摩的迷离气氛。如〝江山如此多娇〞〔图二〕一印,他采取二二二排列,但印面比例不平分秋色,右侧〝江〞字长〝山〞字短,左侧则〝多〞字短〝娇〞字长,破除了平整结体,增强了疏密对比。〝如此〞二字用斜线变形,产生了牴牾抗衡,达到了欹中求正的艺术效果。〝山〞字上移,大片留白,〝江〞字密不透风,〝山〞则疏能跑马,使全印显得疏密有致、生气勃勃。又如〝中国梦〞〔图三〕一印,印面线条粗犷如剑,刚健有力;〝国梦〞二字密不透风,〝中〞字大片留白,还将简笔〝中〞字的长竖下端作了增笔处理,加了两短横,使整个印面平中寓奇,隽秀厚重。
取法高古,锐意创新。他上承古玺金石碑版的质健与雄浑,力追汉印风骨的淳厚与平和,并敏于汲取历代各派印家之长为已所用。诸如邓石如切刀下的方圆节奏,吴让之的率朴沉雄的双刀体势,吴昌硕冲切混用,邓散木的精丽敲琢,齐白石的单刀直入、朱白如一的痛快笔意,各家之长均已融入他篆刻创作的机趣之中。是一种不屑机巧的实中求变,灵秀飘逸、诗韵十足,处处透着艺术大美之雅趣。
叶先生取法高古,风格鲜灵,新意迭出,不管是朱印还是白文,都能融入他独立思考。章法立意、遣字布势,意境的探求、刀法的使转,都能与他的思考环环紧扣,既有传统的汉风古意,又有变化的现代意趣,朱文精雕细琢,白文大刀阔斧,侧锋冲刀常出新意。如〝愚公移山〞〔图一〕一印,他从改造山河这一主题出发,要把气壮山河的强悍和霸气在方寸艺术中表现出来,先后四易其稿,并冲刀入印,线条雄强刚健,既舒展自然,又富有节奏感,疏密变化呈现出强烈的对比,四字结体靠上,达到上实下虚,利用左撇右捺,增加印面的运动感。这样,形成了山的体势,移的韵味,魅力无穷。小小一方印,成为一幅生动的画,其刀法、章法韵味和奏形成精彩的乐章,给人美的享受。
叶先生的篆刻作品很大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而且硕果累累,但仍然还在路上。我和著名书法家杨炳南先生所预言的一样:再过些时日,叶立敏必成大家。
我们翘首期待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27 10: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侧锋冲刀,节奏感强。
考字缜密,结体巧妙。
取法高古,锐意创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10-31 14:1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梦想在石头上开花,采访纪念佳作学习了!赞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42 , Processed in 0.03312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