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944|回复: 23

子欲养而亲不待——刻木山迟到的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8 15:5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毛先金 于 2014-11-8 15:52 编辑

    常德,凡山皆德。刻木山之德,孝也。
    清同治《直隶澧州志》载:“刻木山,在州西七十里,安福县北九十里,孤峰杰出,西南北皆峻极,唯东坡稍斜。顶有观,祀刻木母像,遂以山名。”刻木山是伟岸的,明代张士宦诗赞:“危峰势如削,壁立耸空虚。寺影人烟末,钟声乌路余。不应与天接,偏复有僧居。会欲登高顶,抗怀观古初。”刻木山也是壮丽的,明代御史胡懈诗曰:“孤影平分花蕊宫,石梁苔茎路初通。染人山色千堆翠,极目天光四壁空。雾尽溪明涵晓壑,雨余林秀看春垄。我来长啸群峰应,流览烟霞一镜中。”刻木山更是至孝的。
    孝顺,是中国传统道德的重要部分。善卷邑里常德七千年文明,无不孝感天地。府州县志推崇备至的孝子灿如繁星,不必赘言,但刻木孝亲的故事却难吝笔墨。一千年多年来,刻木山顶的刻木娘娘庙,以它旺盛的香火,经久不衰地演绎着感天动地的孝亲故事。山,海拔500米,山阳临澧官亭乡,山阴澧县码头铺镇。不同的地属,一样的人脉,共同传承着一样的孝道文化。官亭说:
    山下丁家,丈夫战死疆场,三十多岁的妻子誓不改嫁,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丁兰。但渐娇惯了的儿子,不仅好吃懒做,而且动辄打骂母亲,横行乡里,三十岁仍单身,乡亲们暗地里叫他“犟做温”。年逾花甲已无力种田的母亲,好言说服儿子做田里功夫,并给他送中饭,但仍免不了挨骂受打。有一天,丁兰耕田时,因目睹跪着吃奶的小羊而良心发现,十分懊悔自己的忤逆行为,决心从此好好孝敬母亲。恰在此时母亲送饭过来,丁兰箭步前去迎接饭篮。母亲见儿子高举牛鞭,以为又要挨打,便一头撞死在一棵樟树上。极度悲伤的丁兰,折断牛鞭,将樟树锯掉雕成母亲像,从此艰苦奋斗,侍母如生,吃饭先请“母”,睡觉给母亲先盖被,连白天劳动也把“母亲”背到田边树荫下乘凉。三年后,富裕了的“强作瘟”丁兰,娶妻生子,并同乡亲们在山顶上建起了刻木娘娘庙,让母亲长享香火。
    码头铺的故事与官亭基本一致,只是丁兰和父母变成了外地逃难人,让丁兰良心发现的羊羔变成稚鸟,醒悟的丁兰不仅是孝子而且是修桥补路的大善人。情节的变更与补充,让刻木山的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丁兰对母亲事死如事生的至诚孝心和行为,感人至深,不仅是“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榜样,而且告诫世人务必及时行孝,以免造成“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身懊悔。因此,这个故事深受世人欢迎,也得到了社会的极力推崇。在澧水流域流,丁兰刻木的故事不仅口头流传,而且还以澧州大鼓、湘北大鼓、渔鼓、莲花闹和三棒鼓等多种民间曲艺形式广泛传播。根据《丁兰刻木》的传说改编的湘北大鼓《木犁寻母》,并作为丧鼓曲目走进丧葬祭祀仪式。近年,大型荆河戏《丁兰刻木》在九澧地区久演不衰,完全得益于改编后故事内容的震撼力和艺术的感染力。故事梗概为:
    刻木山下,有村妇田氏,丈夫早丧,乃守节抚子丁兰。待丁兰长成,却逆母悖亲,甚至拳脚相加。一日偷肉被屠刀落伤脚背,母待其熟睡,察看伤口,知为破伤风感染,乃上山为之采药,不幸被毒蛇咬伤,田玉将药救治丁兰,自己却毒发身亡。丁兰哭悔无及,又被里正挟怨陷害,辛得秀女假扮田玉借树显灵,方得脱祸。丁兰将树刻成母亲遗容,日夜侍奉以补前过。后又联合村民于山顶修庙供奉,四时祭祀,一方平安。皇帝闻奏钦封田玉为刻木娘娘,丁兰为四品孝德状元,并与秀女结为百年之好。
    刻木事亲故事源于元代的《二十四孝图》:“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劳之恩,刻木为像,事之如生。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木像见兰,眼中垂泪。因询得其情,即将妻弃之。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身。寄言诸子女,及早孝双亲。”不过,在此书之前的《孝子传》载:“……兰妻夜火灼母面,母面发疮。经二日,妻头发自落,如刀锯截,然后谢过。兰移母大道,使妻从服,三年拜伏。一夜忽如风雨,而母自还。邻人所假借,母颜和即与,不和即不与。邻人曰:枯木何知?遂用刀斫木,母流血。兰还悲号,造服行丧。廷尉以木感死。宣帝嘉之,拜太中大夫者也。”唐代徐坚也在《初学记》记载:“……后邻人张叔妻,从兰妻借。看兰妻跪投木人,木人不悦,不以借之。叔醉疾来,酣骂木人,杖击其头。兰还,见木人色不怿,乃问其妻,具以告之,即奋剑杀张叔。吏捕兰,兰辞木人去。木人见之,为之垂泪。郡县嘉其至孝通于神明,图其形象于云台也。”这两部书对丁兰河南人的说法一致,却将情节描述得恐怖荒诞,也许是为了反衬丁兰至孝。
    常德,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将发生在河南的故事移植过来,凸显了百事德为首、万行孝为先的善德精神。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中国人自觉行孝,也殷切期盼后代孝顺有加。因此,发生在河南的孝亲故事在各地广泛流传,除了常德,还要浙江杭州、河南沁阳和修武、湖北襄樊、江苏丰县、安徽马鞍山、陕西洛南、福建潘溪,以及台湾高雄、台北、台南等地区,都有丁兰事亲的传说和遗存。虽版本不同,细节有别,但刻木奉母的主题和嘉孝倡孝的目的始终如一。
    德行天下,孝行为先。孕育孝行,弘扬孝道,孝以修身齐家,孝平天下,无论官绅平民,无论今天明天,无论都市乡村,概莫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8 15: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行天下,孝行为先。孕育孝行,弘扬孝道,孝以修身齐家,孝平天下,无论官绅平民,无论今天明天,无论都市乡村,概莫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16: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8 21: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德行天下,孝行为先。孕育孝行,弘扬孝道,孝以修身齐家,孝平天下,无论官绅平民,无论今天明天,无论都市乡村,概莫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9 11: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善孝为先,人之德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1-9 14: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江南之夜 于 2014-11-9 14:20 编辑

行天下,行为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5: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4-11-8 16:01
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基本保证。

谢谢关注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5:56:27 | 显示全部楼层
admin 发表于 2014-11-8 21:55
德行天下,孝行为先。孕育孝行,弘扬孝道,孝以修身齐家,孝平天下,无论官绅平民,无论今天明天,无论都市 ...

谢谢关注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5: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傅启芳 发表于 2014-11-9 11:00
百善孝为先,人之德也!

谢谢关注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5:5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之夜 发表于 2014-11-9 14:19
德行天下,孝行为先!

谢谢关注关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18:33 , Processed in 0.0360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