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和
第一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的公示 
根据《关于做好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镇遴选推荐工作的通知》(湘文旅资源〔2021〕107号)要求,经自愿申报,市州文化和旅游、发改部门推荐,现场考评和专家集中评审,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研究,拟定了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一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名单附后),现予以公示,公示期为自发布之日起5个工作日。如有异议,请在公示期内,以书面、口头形式向省文化和旅游厅或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反映。
接待时间:8:00-12:00,14:30-17:30
电 话:0731-85286093(省文化和旅游厅),0731-89991025(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2月14日
湖南省共有46村11镇(乡)入选该名单。
其中,入选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有:
长沙市:
长沙县果园镇田汉社区、望城区铜官街道潭州社区、雨花区跳马镇石燕湖村、长沙县安沙镇和平村、长沙县开慧镇飘峰山村、长沙县开慧镇开慧村
衡阳市:
南岳区南岳镇水濂村、南岳区南岳镇荆田村、衡山县开云镇双全新村
株洲市:
炎陵县十都镇洋岐畲族村、攸县新市镇新联村
湘潭市:
湘潭县乌石镇乌石村、韶山市韶山乡黄田村、韶山市韶山乡大坪村
邵阳市:
新邵县坪上镇小河村、隆回县虎形山瑶族乡崇朩凼村、洞口县𦰡溪瑶族乡𦰡溪村
岳阳市:
平江县加义镇杨林街村、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
常德市:
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桃花源管理区桃仙岭街道白麟洲村
张家界市:
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桑植县空壳村乡陈家坪村、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岗村
益阳市:
资阳区长春镇龙凤港村、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安化县马路镇马路溪村
娄底市:
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双峰县杏子铺镇江口村、涟源市湄江镇朱岩社区
郴州市:
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桂阳县正和镇朝阳村、临武县汾市镇玉美村、汝城县文明乡东山瑶族村、汝城县文明乡秀水瑶族村
永州市:
宁远县湾井镇路亭村、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祁阳市潘市镇龙溪村
怀化市:
通道县坪坦乡高步村、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鹤城区黄岩旅游度假区管理处白马村
湘西州:
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
入选第三批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乡镇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有:
常德市
桃源县沙坪镇赛阳村
赛阳村位于桃源县沙坪镇。该村范围内文化和旅游资源富集,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保护较好,拥有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资源,乌云界生态园既是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点,也是3A级景区。获得过“国家森林乡村”称号,平均气温14.2度,具有天然的小气候优势。平时团建拓展、家庭亲子等游客络绎不绝,由市场催生的各类适合周边游、康养游、渡假游等产品开发丰富,20余村民自主经营的民宿、客栈、农家乐等接待,近年吸引了一批年轻人回乡创业。临澧县佘市桥镇蒋家村
蒋家村位于临澧县佘市桥镇。在该村范围内已建成3A级景区——丁玲故居,目前正在筹备创建4A级景区。村内有关文化、文物保护较好,生态坏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蒋家民俗园、向阳湖步道展示出明显的当地文化特色全,精品民宿、研学基地等业态较丰富,风雨长廊、小憩场所、旅游厕所、观景台、停车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完善。桃花源管理区桃仙岭街道白麟洲村
白麟洲村位于桃花源管理区桃仙岭街道。该村坐落在紧靠桃花源5A级景区的岛屿上,是古潇湘八景——渔村夕照的真迹地,也是近期较火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第五季实拍地。白麟洲村是省内为数不多真正靠景区带动周边村镇旅游发展的典型案例之一,桃花源景区成为国内较为热门旅游目的地以来,自然前往该村的游客日益增多,促进了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和升级,尤其是引进小陶家农特产品运营品牌,把旅游购物推出了湖南旅游新样板。并2021年7月启动了文化旅游整体规划,拟将全村整体打造成为一个景区。张家界市
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
石堰坪村位于永定区王家坪镇。石堰坪村全村有120栋吊脚楼,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态吊脚楼古老村寨,古建筑群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村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情浓郁,民间艺术多姿多彩、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层篓舞、扬叉舞、摆手舞、蓑衣舞、打溜子等一批本地村民自排自演的节目是该村展示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游客参与度极高的文化旅游融合项目。通过近年来的各类专项资金倾斜,使游客中心、游步道、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得到提升,并成功创建了3A级景区。桑植县空壳村乡陈家坪村
陈家坪村位于桑植县空壳村乡。陈家坪乡村旅游项目是桑植县政府重点签约项目,采取政府+市场主体协同发展模式开展运营,重点打造农耕体验+民俗演艺、土家风情+水上乐园、特色民宿+养老养生、拓展训练+研学游学、红色回忆+爱国教育、户外运动+自驾露营的乡村旅游精品。目前已有红二方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王震将军亲笔题词的纪念碑、红二军团司令部等景点,开发了桑植民歌寨、陈家大院、水上垂钓、乡村民宿、自驾营地等特色旅游业态项目。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株木岗村
朱木岗村位于慈利县三官寺土家族乡。朱木岗村紧邻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景区。在业态发展方面,先后引进了低空飞行、实景演艺、越野运动、“悬崖花开”自驾车旅居车营地等新业态项目。村民依托巨大的景区客源,在村内建有上规模的民宿客栈12家、特色餐饮17家,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元。采用村集体、村民合作入股方式,目前村民不含自营收入,光每年集体分红就达到1000万以上。该村通过引进新业态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农民变老板、民居变客栈、乡村变景区。益阳市
资阳区长春镇龙凤港村
龙凤港村位于资阳区长春镇。处于黄家湖国家湿地公园南岸,与云梦方舟水上乐园相连。整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有国家级3A级景区、洞庭湖湿地体验馆、国家级湿地公园等,以“游玩、吃喝、购物、住宿”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消费经济为主,每年举办灯会、赛龙舟、泼水节等较多主题节会活动,在打造益阳旅游名片、增加当地农民收入、鼓励返乡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
菱角岔村位于赫山区泉交河镇。菱角岔村以村级体为主体结合公司市场化运营,以招商合作为投入导向,带动社会资本进驻,以当地村民的经济发展为目标,为农民增加收入。该村一共分为六个运营板块,分别是植物工厂、休闲垂钓、餐饮住宿、观光体验、农产品开发。让游客体验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住农家院,干农家活、娱农家乐、购农家品的一条龙旅游服务经营模式。高新区谢林港镇清溪村
清溪村位于高新区谢林港镇。该村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出生地,拥有4A级景区周立波故居。作为山乡巨变第一村,整体风貌整洁、人文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公共设施完善、市场品牌响亮。清溪院子餐馆、清溪鱼餐厅、清溪里民宿等消费业态丰富,清溪剧院是本批考察对象中,唯一村内建有可容纳900-1000人的大型剧院。围绕“文化兴村、产业旺村、旅游强村”打造出湖南乡村文化和旅游融合新样板
安化县马路镇马路溪村
马路溪村位于安化县马路镇。马路溪村地处黑茶之乡,村内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田园风光颇为优美。该村传统村落保护良好,有51栋清末民初所建的木结构小青瓦屋;茶旅融合势头向好,有1000余亩茶叶基地,多家茶叶加工厂;已具备康养旅游、工业旅游、特色民宿、研学基地、自驾营地等新业态发展条件。在机制体制方面,采用“公司+农户+村委+工作队”合作模式,全村民风淳朴、积极团结,将打造出湖南乡村旅游“茶旅文康”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新样板。娄底市
新化县奉家镇渠江源村
从新化县向西行驶65公里,随着青山绵延起伏,一阵阵清风伴着清香四溢的茶香扑面而来,渠江源村就近在眼前了。渠江源村为渠江源核心景区所在地,这里森林覆盖率达96%,资源丰富,常年平均气温在16摄氏度,主要景点有十里野生樱桃林、姑娘河、茶溪谷瀑布、古瑶人遗址、奉家风雨桥、茶文化主题公园等。渠江源村还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它位于紫鹊界梯田与古桃花源两个景区之间,与紫鹊界梯田不足10分钟车程,与古桃花源景区、桃花源漂流只有30分钟车程双峰县杏子铺镇江口村
双峰的朱氏宗祠位于杏子铺镇的江口村,它建于清代咸丰六年(1856年),由“湘学大师”朱尧阶倡建。朱氏宗祠属于典型的徽派建筑,高高耸立的马头墙,庄重威严的嘲风,美观大方的鸱吻,这些建筑构造使得朱氏宗祠在附近与众不同。朱氏宗祠虽然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产物,但却是民间保存比较好的一种古建筑群体,在寻根问祖、缅怀祖德、加强族内凝聚力、文化研究价值等方面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涟源市湄江镇朱岩社区
朱岩社区位于涟源市湄江镇西北部,地处湄江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湄江是一个以崖壁、峰林、溶洞、瀑布、涌泉、峡谷、岩溶湖、天生桥、深坑、地下河、构造形迹等地质遗迹景观为主的综合性国家地质公园。这里风景秀美,富含氧离子,是久居闹市,不可多得的一处休闲康养之处。另外,湄江也是一处开发得比较成功的一个著名景区,像透明船、泡泡屋等更是户外爱好者不可缺少的一项体验郴州市
苏仙区栖凤渡镇瓦灶村
瓦灶村位于栖凤渡镇北面,拥有土地面积6.7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030亩,旱土420亩,山地2800亩,鱼塘水面600亩,地势平坦,环境优美,交通十分便利。栖凤渡镇瓦灶村作为栖凤渡鱼粉发源地,传承着“非遗”制作技艺。家家户户凭借这门手艺,将鱼粉店开遍郴州大街小巷,养活了一代又一代瓦灶人。桂阳县正和镇朝阳村
步入朝阳村,一片片金黄色的稻田,一条条清澈见底的小溪,一座座掩映在青山绿树下的房舍,宛如一幅世外桃源的美丽画卷。近年来,朝阳村始终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依托夜宿梨山党性教育培训基地这块“金字招牌”,按照“红+绿”融合发展理念,大力实施党建引领惠民、环境整治宜民、产业升级富民、基层治理利民“四大”工程,点燃“红色引擎”,驱动绿色发展,让“红绿相融”的乡村振兴路子越走越宽。临武县汾市镇玉美村
玉美村位于临武县汾市镇西南面,武水河北岸,旅游公路从该村南部贯穿而过,西接县道X084,东连龙归坪古村。该村历史人文资源丰富,有建于清初的玉美田碉楼,并保留着许多的传统农具、传统饮食和农副产品手工作坊,主要有犁、锄、耙、石碾、石磨等传统工具,肉糍、麻鸭等传统饮食,制作豆腐、红薯粉等传统农副产品手工作坊。汝城县文明乡东山瑶族村
前些年,东山瑶族村还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202户村民住在危旧土坯房里。近年来,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东山村新修了19公里通组公路,实现所有自然村全覆盖。现在,村上建成了3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78户贫困户和26户随迁户挪出穷窝。老旧房子拆除后,复垦复绿变身菜地和果园;土坯房重建修缮后,面貌全都焕然一新。黄墙青瓦、别致村居、宽阔村道,在红日映照下格外耀眼。2019年12月,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东山瑶族村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认定为国家森林乡村。汝城县文明乡秀水瑶族村
距离沙洲2.5公里的秀水瑶族村,是融合发展,打差异化旅游的重点村。当地瑶族人口占到90%以上,拼布绣、编草鞋是他们的特色和优势,纳入大沙洲规划区域后,政府为这里量身定制了体验传统民俗文化的精品旅游路线。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也坐落在汝城县文明乡秀水瑶族村,始建于清朝咸丰六年至十一年,座东朝西,面阔三开间,青砖瓦房。房屋建筑考究,做工精致,建筑材料以青砖、石灰、木材为主,属典型的湘南古民居建筑。旧址左侧、后面有11栋类似建筑结构的古民居,分两排排列,大小大致相等,高低一致,前后左右相互对齐。房屋外部有体现湘南古民居艺木特色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和吉语。永州市
宁远县湾井镇路亭村
路亭村原名应丰亭,其处旧名周家峒,因历代官员祭祀舜帝陵途经驿站,在村北入村口的500米处的接官坪,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后遂以“路亭”为名。路亭村不仅是中国传统村落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村落采取聚集型布局模式,整体格局较完整,寨内保存有相当数量古建筑沿贯穿村寨纵横交错的古街巷规整分布。村寨依山就势而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其中背靠苍翠的后龙山雄伟壮丽,村寨集中区面临一口古院塘占地约400多平方米。江永县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
近年来,千家峒瑶族乡刘家庄村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湖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湖南省旅游名村、湖南省最美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第二批国家森林乡村。总体来说,刘家庄村具有“五美”特征。这一切吸引了大量城市游客来旅游观光!刘家庄村以“绿色健康、生态文明”为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旅游业、民俗农家乐等产业发展。村内有国家级3A旅游景点大泊水瀑布和国家级森林公园等优质自然景观资源。祁阳市潘市镇龙溪村
龙溪村以明清民居建筑群李家大院闻名。李家大院始建于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终成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村院依山临水,选址独特。其规模庞大,气势恢宏。走进李家大院,一眼望去,整排青砖瓦房,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十分抢眼。村内整体院落,平面布局有律,房屋排列有序,所有建筑均系砖木结构,青石为基础,造型雄伟美观,蕴含文化丰富。其中李氏宗祠是中国古代家庙的代表作,浓缩了我国宗族制度的历史现象。整体大院集建筑艺术、民俗文化、宗亲文化、耕读文化、明清乡村风貌之大成,是保存了农耕社会各种文明元素的重要物质遗存,是解读和诠释我国传统乡村文化现象的活化石、活标本。怀化市
通道县坪坦乡高步村
高步侗族村寨在湘桂交界处的湖南通道县坪坦乡境内,这里平均海拔430米,冬暖夏凉。高步寨子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古时因丰水季节船可逆坪坦河至此,为季节性的水陆码头,故一度成为该流域的一个中心,后因水运停业,当年的车马喧嚣、店铺林立的景象不再,却也因此保存了完整的村寨格局、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多样的侗族文化事项。高步寨最著名的风雨桥是永福桥和廻福桥。两座风雨桥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永福桥居于村中位置,建于清乾隆五十年,历经修缮。桥身为迭梁穿斗式木构架廊桥,结构别致、工艺考究,是村中最显眼的地标之一。廻福桥位于村尾,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年,桥上有12幅历史故事壁画,桥头有“廻福桥记”碑刻。溆浦县葛竹坪镇山背村
山背村,位于溆浦县葛竹坪镇的最边缘,有3个独立山包,酷似酒杯杯口,所以叫“三杯”梯田,后来因为地处虎形山的背面,慢慢演化成谐音“山背”梯田。先喝3杯酒,再登上天梯,雄伟秀美的山背花瑶梯田就隐于此地。早在春秋战国时代,这里已经有勤劳的先民依山势开垦梯田,更大面积的梯田则是开耕于南宋、元、明时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整个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阡陌纵横,线条流畅。梯田分布广,落差大,从海拔500多米一直铺展到1300多米,是我国海拔最高的梯田。千百年来,这里的花瑶同胞用勤劳的双手,怀着对山对水特有的钟情,如燕儿衔泥筑巢一样,一点点,一滴滴,塑造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令人惊叹的梯田奇观,创造了独具特色、灿烂辉煌的“稻作文化”与“花瑶文化。鹤城区黄岩旅游度假区管理处白马村
白马村是鹤城区首批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村庄。近年来,白马村在鹤城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成立黄岩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贫困户+公司+基地”经营模式,景区扩园提质近3000亩,新增体验游乐项目34个,实现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全村农、林、文、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
2019年,白马村实现农林蔬、果产值1800万元,乡村文化和旅游产值1500万元,农家乐收入8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全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先后荣获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休闲农业集聚发展示范村荣誉称号。湘西州
凤凰县山江镇雄龙村
雄龙村地处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北部,为凤凰县深度贫困村之一。近年来,该村积极自身秀美的山水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风情,实施“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同台唱戏、村级密切配合、群众积极参与”四级联动,大力拓展“留住淳朴,巧锁乡愁”为主题的乡村游产业,受到了广大游客的极大关注和向往。2016年以来,雄龙村接待游客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0万元以上,带动村民人均增收3000余元。2016年底,随着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省政府研究室的驻村扶贫队工作持续开展,老家寨村与雄龙村合并,自此,留拢坡下、水库之滨,“新”雄龙村徐徐揭开崭新的篇章。龙山县苗儿滩镇捞车村
捞车村位于龙山县苗儿滩镇的洗车河与靛房河交汇处,北距龙山县城75公里,由彭家寨、惹巴拉和梁家寨三个土家族自然寨构成,“捞车”是土家语“捞尽泽”的省略,意即“太阳河”。两河交汇,冲积成平川大坝,两河三岸将平坝一分为三,三河绕三寨,三山套三河,形若八卦,势如转轮。河畔古木参天,村庄掩映在苍翠葱茏之中,一派世外桃源景象。捞车村历史源远流长,土家民族文化、历史遗存建筑、优美自然风景和谐统一,构成一幅生动画卷。捞车村先后获得“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土家织锦之乡”“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家织锦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中国传统村落”“国家森林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多项荣誉称号。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
排兄村距吉首市约30公里,位于矮寨镇的中西部,东与幸福村相连,南靠德茹村,西同夯腊村接壤,北和阳孟、德夯两村交界。藏在大山深处的吉首市矮寨镇排兄村,云遮雾绕、宛如仙境。排兄村是一个纯苗族聚居村,国道319、包茂高速穿村而过,交通十分方便。排兄村辖区内及周边有国家4A级的德夯风景名胜区、矮寨大桥、悬崖玻璃栈道、吉斗苗寨、天问台等著名景点景观。排兄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优势和神秘厚重的苗族文化底蕴,其传统民族文化涵盖了非遗项目十六个大类一百多个小类,经常在这里举办吉首鼓文化节、苗族百狮盛会和“二月二”“四月八”“赶秋节”等传统节庆活动,还被《湘西剿匪记》《乌龙山剿匪记》《血鼓》等二十多部影视剧组选为拍摄外景地。
来源:游潇湘
编辑:史小杰
一审:朱 菲
二审:涂曼妮
终审: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