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蒋新建 于 2021-12-21 08:28 编辑
我和我的摄影楼 (一) (连载)
作者:蒋新建
人老了总会有点回忆:保尔柯察金说过 “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常德津市生活过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知道,津市桥头有一家中艺婚纱摄影楼。那些年,我为小孩拍摄儿童照,为青年男女拍摄婚纱照,为每个家庭拍摄过全家福,为企事业单位拍摄会议照片,所以津市的人都认识我。1955年我在湖南常德津市一个普通家庭的小木楼房里出生,少年时代上过学,1969年随父下放农村,1973年回城参加工作。曾经在津市商业系统饮食服务公司津市望江楼酒店(业务采买),津市映山红饮食店(经理)、津市蔬菜公司豆制品厂(业务主管)、津市商业职工医院(后勤主管)、津市国营照相馆工作。1990年就读中国高级摄影研究班。并成为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个人事迹入选《中国百科专家人物传集》。上个世纪90年代从企业下岗后,在津市创办了一家中艺婚纱摄影楼。曾任津市市个体私营劳动者协会理事,津市市工商联执委,津市市摄影艺术研究会会长,津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常德市人像摄影行协会业副会长。
勇闯商海 艰苦创业
1996年前我在国家企业单位上班,吃的是“铁饭碗”,每月有固定的工资收入,一家人过着安安稳稳的日子。隨着改革的深入,单位企业置换我也下岗了。突然失去了工作经济来源的我,人到中年,我上有老下有在读小学的孩子,一家人的生活出现了经济危机。面对困境该怎么办?我左思右想,只有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到市场上去闯一闯。于是,我就想创办一家影楼,可办影楼好不容易,一要资金,二要有好的经营场地,三要有摄影技术,四要得到顾客的认可。面对这么多的问题要解决,这对我一个未下过商海和对摄影也只略知一二的人来说,真是难于上青天。可是不进则退,退了我的家人生活怎么办?这时,妻子鼓励我说:“老蒋,不要怕,路是闯出来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有了妻子支持,我的信心更大了。为筹钱,我先后去了长沙、湘潭、常德等地,来回跑了上千里。有的亲戚、朋友以种种借口推辞,有的亲戚、朋友慷慨解囊,支持我创业。如当时在常德市群艺馆工作的徐立斌老师亲自把钱送到我手上,还给我提供一些摄影和办影楼的资料;还有津市一中的一位美术老师凡学达先生,借了一些资金给我,希望我能把影楼办好。在更多的亲朋好友的帮助和支持下,我共筹到资金3万元人民币。其二,选门面。我走大街窜小巷,经过几天的奔波,选在了津市澧水大桥桥北的门面为影楼地址(为得到这个门面,我还另花了五千多元人民币的转让费),为了节约资金,我自己动手设计、装修门面、做招牌、余旭辉老师还亲自为我的影楼书写招牌,自己画摄影背景等。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购买了一台高档相机、变焦镜头和影视灯光,婚纱服装,道具等器材,还聘请了两个工作人员,自己当摄影师。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中艺婚纱影楼开业了。开业时亲朋好友都前来祝贺。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