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河海 于 2021-12-22 22:50 编辑
1930年红军攻打津澧(下)
张 德
当我军攻战津市,围困澧城半月之后,部队急需休整。军团部遂令六军十七 师五十团留守津市,大部队撤至公安、石门一带休整一月,再行攻澧。我记得我 们团(二军四师十团)驻扎在石门文庙内。在休整不到一月的时候,敌李觉、李 国钧部及新编三十四师陈渠珍两个旅先后来到九澧一带。敌李觉师已先期驻扎石 门夹山寺一带。为了消灭九澧一带的敌军,我二军四师在石门易家渡措浮桥南渡 澧水,在公安地区休整的我六军也赶到石门,二、六两军在夹山寺将李觉部队击 溃。就在我军拉到西路与敌人作战的时候,散扎在安乡、津澧一带的川军张英、 马堃山旅知我津市仅有十七师五十团防守,于是分三路反扑津市:一路从黄山头出 发,直插津北;一路从窑坡渡出发,占领皇姑山;一路从澧州来,直抵津市,将我 十七师五十团成马蹄形包围。我五十团知敌众势猛,遂撤出津市,与敌且战且退, 当退到津北数里时,受澹水河阻隔,架在十迥港河面上的浮桥已被敌撤除,全团 一千多名官兵,牺牲惨重。幸存者不过两百。我当时在四师十团当连长,被上级 指派收拾牺牲者的尸体,都是二三十人、五六十人一起掩埋的。
1930年12月中上旬,正值隆冬,下大雪,邓中夏同志决定第二次攻打澧州, 军团部设在当时的营盘岗(在今张公庙范围内)一带。我二军四师包围澧城西门 和南门,六军十六师包围澧城东门和北门。我们十团团部就设在澧城西边2里许 的文良制,堵住大西门,我连的机枪台就筑在出西门不远的地方,四师十一团围 在偏北的小西门外,十二团扎立河南岸,扼守南门。东门和北门是我六军十六师 包围。澧城守敌是湖南保安旅陈斗南部,还有从湘西过来的一部分敌人,他们还 以武力胁迫了一部分老百姓上城防守。在武器装备上远远优于红军,还备有砖石, 棉花团上淋满煤油、桐油,晚上每个城垛口一盏灯。我军也备有必要的攻城器械, 如梯子、绳索、爆破工具等,没收的上好棺材四副,装上炸药用以炸城。我军在 完成对敌包围的部署后,每晚发动一次总攻击,并用棺材在东门外三次、西门外 一次炸城,终因城墙坚固未能奏效。这次攻城,我十团伤亡百余人,我们连就伤 亡了二十多人,有的被枪击阵亡,有的被手榴弹炸死,有的被煤油、桐油烧死, 还有的是被石头砸死的。我军围城7天7夜,没有打下。这时,敌李觉的十九师 从石门方向而来,赖心辉川军的一部分从安乡方向而来,陶广的六十二师、陈渠 珍新编三十四师都向澧州方向汇集。为避敌锋芒,我军从容向梦溪方向撤走,二 军撤到公安一带,六军撤到松滋杨林寺一带,又遭敌袭击,六军损失亦重。当时 整个红二军团有红军三万余人,由于几次受挫,包括津澧之役、磨市和杨林寺等 战役的受挫,损失红军万余,特别是六军损失更大,遂将所辖十六、十七两师缩 编为一个师,六军军长由汤慕禹接任,段德昌同志回洪湖老区工作。杨林寺受挫 之后,红二军团撤回湘鄂边的鹤峰,收编了甘占元、覃伯卿、张轩三部五六千人, 杀掉了甘、覃、张等反动头目三十余人,红军的人员和武器又得到了新的补充。
(张德,慈利人,1928年参加红军,1930年跟随贺龙来津市一带进行革命活动,曾任武汉警
备区司令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