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河海 于 2021-12-27 15:05 编辑
回忆津市新华工厂的建立和它的读书会(下) 李 群
工厂党支部通过组织工人读书会,培养了党的积极分子,壮大了党的组织。 袁都银同志1942年在祁阳毓蒙联华棉机厂当帮工时,就曾参加李群、高培勋同志 组织的“青年工人读书会”。1945年他从祁阳辗转来到津市找到李群后,又参加 工厂的工人读书会,在读书会里学习后,阶级觉悟有了很大提高,经过支部考验, 党支部在1946年吸收袁都银同志参加了党组织。陈洪洲原是来往沙市、常德、津 市等地帮工的穷船工,李群有次坐他帮工的船,看见他大汗淋漓地在沙滩上、峭 壁上拉纤,便脱下那件掩护身份的商人衣服,卷起袖子,打起赤脚和陈洪洲一道 拉纤。拉纤时,李群和他讲家常,了解他出身贫苦,为人耿直,便把他带到新华 工厂做工,陈洪洲同志到工厂后参加了识字班的学习,初识了一些字后,李群介 绍他看了一些进步的书刊,提高了他的觉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个普通的 船工成了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年仅13岁的吴志华,是工厂最年轻的学徒,通过 厂里开办的识字班学习,文化水平提高了,闲时喜欢在纸上、地上写写画画,倾 诉心中对黑暗社会的不满。仇甬夫觉察后,十分关怀地对他说:“这样做不仅不能 打击敌人,而且会引起反动派的注意。”小吴眨着困惑的眼睛,询问怎样才能消灭 豺狼?仇甬夫循循善诱,给他讲革命道理、斗争策略和方法,介绍一些进步书刊 让他阅读,并有意识地布置一些任务,如担任交通员,上街写标语、贴标语。有 一次国民党的警察在街上巡逻,他正在贴标语。为了不被敌人发现,小吴把背往 墙上一靠,标语就贴好了,吴志华虽小,但每次交代的任务都能出色地完成。他 只有16岁,工厂党支部就吸收他入了党。
新华工厂地下党支部在和上级接上关系之前,通过工人读书会的形式,培养 发展了袁都银、王维荣两同志入党。接上党组织关系以后又发展了14位同志,即 陈洪洲、杨浩、洪思平、胡爱华、张勤、林崇进、吴进美、高培春、吴志华、梁 国瑞等。加上其他支部转来的两个党员,在解放时就有24名党员。1948年1月, 新华工厂地上党与津市地下党组织接上了关系,从此,工厂在上级党的领导下, 为落实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把工作的着重点由农村转入城市,为迎接解放军 南下,和平解放津市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长期的斗争中,新华工厂工人读书 会培养的一批骨干,在新中国成立后,分配到北京、天津、沙市、宜都、长沙、 益阳、常德、慈利、津市等地工作,在各条战线上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 新的成绩。
(李群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政治处主任,本文由李林森根据李群口述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