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610|回复: 3

毛国破灭与周典籍入楚——西周国宝及毛氏源流考节选之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7 06:0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西河堂 于 2014-11-17 06:22 编辑

毛国破灭与周典籍入楚
——西周国宝及毛氏源流考节选之七
文/毛天哲

      在东周和春秋时期,毛国作为郑国的附庸国,也在新迁的东周国都洛邑不远。郑国本身就是个特殊的诸侯国,是周王室诸多宗懿亲族的东迁聚合,在王畿之内,成为周王室的拱卫国。世袭毛伯仍在东周王室中担任要职,史载公元前626年,周襄王派毛伯卫出使鲁国;公元前618年周顷王又派毛伯卫出使鲁国,为求安葬周顷王之父周襄王的资金。待到公元前594年,王孙苏与召戴公、毛伯卫争夺执政权,王孙捷杀了召戴公和毛伯卫。公元前526年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伯爵;公元前516年,召伯盈驱逐王子朝,王子朝及毛伯得等人带着周朝典籍投奔楚国。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因袒佐王子朝而以失败奔楚,这样毛国的土地被东周王室收归其所有,毛国宣告灭亡,子孙逸散在荥阳一带成为庶人。自公元前1043年毛国立国到公元前516年灭亡,毛国存世约为527年。
      公元前516年前后,周王室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足以影响中国历史文化的大事件。一是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因袒佐王子朝而以失败奔楚,毛国宣告灭亡。二是王子朝携周典籍入楚。据《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载:“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奉周之典籍以奔楚”。
      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去世,因嫡长子不久亦去世,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乱,嫡次子王子丐被立为周敬王,庶长子王子朝将王子丐驱逐出王城(今日洛阳)并自立为王。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国出兵支持周敬王复位,王子朝见大势已去遂携带周室典籍投奔楚国。
      我们知道,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其标志之一便是在很早的年代就有了图书典籍。《吕氏春秋·先识》记有:“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奔周;晋太史屠黍见晋公骄无德义,以其图法归周”。这表明我国在夏、商代已有图书典籍,而且这些图书最终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里。
      公元前505年,周敬王派人入楚刺杀了王子朝,《左传》记录了此事时却没有再提及周室典籍的去向。从此,这批无价之宝的图书文献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它们记载的中国古代历史文明与文化信息也随之而去。应该说在司马迁时代,就已经缺失了春秋战国以前的典籍,加上秦始皇的“焚书”,史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疑是受到非常大的挑战的。
      事实上,到现在为止,除了商周甲骨文和金文之外,我们也没有见到任何春秋战国以前的图书档案文献的实物,以致我们今天不得不下大力气去搞夏商周断代工程,为的是搞清楚西周、商代、夏代的编年史。虽司马迁所处年代离先秦不远,但先秦资料的匮乏已经是个事实。毛叔郑世家在史记里无传也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同是文王子孙,卫康叔就有传,而对毛叔郑却无有撰述。当然在周《世本》中无考也就能理解了,执政的周王室是不会将叛逆王子朝及其附逆者留在谱牒中的。
      值得注意的是,《庄子》中记有孔子曾准备把自己的著作送到周王室图书馆,似乎表明周敬王有意征集天下图书重建王室图书馆;此外,所谓孔子五十岁才读到《易经》的说法,以及孔子删编《诗经》的记载,均表明着周室典籍的外传。事实上,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恐怕更是直接受益于周室典籍的外传。
      据此,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看法,即王子朝被杀之后,跟随他亡国的召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嚚等人及其族人把周室典籍秘藏了起来,复国无望后为了谋生而开始了抄书、编书、卖书的生涯,当然外传的并不是全部的周室典籍,而且也不都是周室典籍的原本或原始文献,而是有选择的抄写本。而那个时候,私学的勃然兴起是否与之有联系呢?
      毛伯得当时亦带了自己的亲属及家将文官迁徙到楚国,以他为首的这部分毛氏家族成员在汉水流域生息繁衍,或者也有人回归毛氏族故地荥阳一带。史书上说《诗经》得以保存是因为口传耳诵的缘故,其实哲认为是不确的。哲推断毛亨、毛苌传《诗经》是有本的,就是有典籍在手的,原因显见,毛亨、毛苌作为毛伯得的后裔极有可能得到过周室典籍的一部分原件或传抄件,所以毛诗虽后出,但得以独传。其余三家诗传因没有毛诗传准确和令人信服,遂亡。
可见,毛氏族在文化上的传承有很深的渊源基础,重视文化也是毛氏族的传统。毛氏族文化的传承对中华民族是有功有过的。最大的功就是将周王朝的典籍流散到了民间,导致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产生,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过也在此,把周王朝的典籍给埋藏了,到现在也不知所终,附带着把自己的毛国世系也搞的扑朔迷离。
      值得非常注意的是毛国破灭与周典籍入楚这两件大事,蕴藏了非常丰富的信息,但往往被史家所忽视。围绕这一事件,通过对各种在世典籍、相关人物(包括同时期的老子、孔子等)的研究,哲大胆做出以下推断:
      1、代表中原文明的周室典籍(包含夏、商代甚至黄帝时代文献图籍)的神秘失踪以此始,此事件是揭开许多千古文化之谜的钥匙,找到这批图籍就能解开很多的历史谜团。
      2、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兴起,得益于周室典籍的外传;
      3、近50年来,我国湖北、湖南频频出土殷商青铜器和西周青铜器,或与此事件有关(可以推知,王子朝除了携带周室典籍之外,还会携带走相当数量的周王室青铜礼器和工匠,因为青铜礼器是王权的重要象征);
      4、近50年来,我国出土的古简帛半数出自两湖地带,或与此事件有关;
      5、春秋战国时期楚文化的发达,当亦与王子朝一行带去的中原文明有关;
这里之所以将毛国破灭与周典籍入楚两件事摆在一起研究,是因为这两件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大事件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有着千丝万缕般非常重要的联系。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两千五百年来,始终没有几位学者认真研究过这个问题。
      哲以为周室典籍失踪之谜应该引起我国历史文化界的足够重视,并加以研究,哲以上提出数点推断,还待有识者指正。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1 19: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祝您元旦节日快乐,新年大吉大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6:5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27 06: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9 09:34 , Processed in 0.03282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