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935|回复: 18

《宋教仁逸史》第三回 村头游戏捉清狗 佃土护禾宰头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7 06: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6-7-7 06:28 编辑

              
第三回 村头游戏捉清狗   佃土护禾宰头羊

  宋教仁童年时代,村中和他年龄不相上下的孩子有10多个,这些孩子中,有当地乡绅、保甲长的公子;有大庄主汪家的宠儿;但更多的是佃农家的孩子。
  那年,邻村被选中一名秀女,官府迎迓仪仗从村口经过,孩子们第一次亲眼目睹了身着朝服,头戴顶子花翎的清廷命官。使得乡绅和富人家的孩子十分羡慕,表示长大以后也想当官做老爷;而穷人家孩子的看法截然相反,他们最恨那些清廷官员在老百姓面前作威作福,而一见到主子又像狗一样趴下磕头,索性将他们叫做了“清狗”。
  从此,这些孩子散学以后,就聚集在村头玩耍“捉清狗”的游戏。大人们瞧着只道他们在追追赶赶,嬉戏嚷闹。而在孩子们内部,却是当成一次次智慧与体力的较量,甚至是一场场“你死我活”的战斗。  
  “捉清狗”的游戏就是有人装扮成清廷官员,扎一顶藤条帽子戴在头上,帽顶上缀几根茅草作为花翎,躲藏起来。其他孩子要将“清狗”寻找着,并摘掉其头上的“顶戴花翎”,才算“捉清狗”胜利。
  这个游戏场地之所以选择在村头,是因为那里有一片山冲腹地,腹地中不仅有几户破烂的民宅,还有几座闲置的炭窑、瓦窑,而且四周环有古老的土垣,地形复杂、旮旯很多,游戏范围就定在土垣之内。而土垣正西处由于常年风雨剥蚀,倒塌了一道缺口,那就指定为“关隘”,必须严加把守。如果藏匿者逃出了关隘,就谓之“狗急跳墙”,算“捉清狗”失败。
  乡绅和富家子弟心宽体胖,舍不得穷追猛赶消耗体力,却乐意扮作“清狗”,让宋教仁带领穷人家的孩子去捉。
  游戏开始之前,宋教仁总是通过认真思考,观察“清狗”行为举止,从而锁定他们藏匿的大体位置,并派出身强力壮的孩子把守关隘。游戏起来,往往布阵合理,方向准确,很快取得胜利。而“清狗们”很不服气,总是要求“再来一次”,就这样玩耍起来,没完没了。直待到太阳下山,大人们来寻找孩子吃晚饭,歇斯底里一顿喝斥,他们才从角落里钻出来,一个个满身泥灰粉尘,脸上汗水窑黑,成了戏台上的“大花脸”。
  宋教仁9岁时,对当时清朝社会种种不平等现象已是深恶痛绝。在农村,有权有势的乡绅霸占着大量田地。穷苦农民,无立锥之地,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当时湘冲有一汪姓大户,占有田地500余亩。当地农民租种他的田地,成为佃农,交纳很重的田租,还要在他面前低三下四,生怕得罪了他,不再租给自已土地。
  汪家财主为富不仁。他除了坐收田租,还养了一群羊。这些羊经常跑到佃农的田地去糟蹋庄稼,佃农们敢怒不敢言。
  对此,宋教仁疾恶如仇。他十分同情穷苦人,想象着当地农民如果都有自已的田地,而不是佃农,汪家放羊就不敢肆无忌惮了。可眼下不然,田地是汪家的,哪会有公道可言呢?
  一天放学后,宋教仁相邀一群佃农的孩子,寻找到了那群羊。通过认真观察,他发现其中有一只黄胡子的大公羊,处处打头阵。它跑到谁家的佃土里,其它的羊也一窝蜂的跟了过去。宋教仁认定那只黄胡子大公羊就是领头羊。于是,他和伙伴们商定好了一个“大计划”,才各自回家。
  翌日黎明,宋教仁和小伙伴们都如约到了山坳,见着汪家羊群放养“露水草”远远地来了,便很快布了个“口袋阵”,逮住了那只领头羊。人多势强,他们一起动手,将那只羊死死地按倒在地上,使它动弹不得。其中有个大力气的孩子,抓住羊角,扭转羊头,“喀嚓”几下,用刀割下了羊头。
  他们提着羊头,一路小跑到溪边,将羊头上的血水洗了个干干净净,带到族塾,先生还没有起床。
  这所族塾是借宋氏祠堂开办的,授课也是本宗的宋先生。祠堂大厅供奉着宋氏祖先牌位和孔子圣像,下面是一溜木柜香案。宋教仁让小伙伴将羊头藏在神案下的木柜中后,再到课堂去读书。
  汪家管事发现有人杀了领头羊,沿着一路血迹寻到溪边,他怀疑此事与族塾的学生有关,便怒气冲冲跑进祠堂。
  此时,宋先生正领着满堂学子唱读些“之乎者也”,对汪家管事的到来,视而不见。汪管事窝着一腔火,先是在祠堂大厅贼眉贼眼地寻找,继而推桌挪椅,弄得“砰砰”作响。宋先生应声而出,喝道:“我宋词之所,神圣之地,容不得胡来!”说毕,他站到神案前,金刚怒目,盛气逼人。
  汪家管事没有抓住任何把柄,既不敢说是学生杀了领头羊,兴师问罪;更不敢在宋先生面前造次,信口雌黄。只得转身走出祠堂,返回山坳,扛起那只无头羊回去。
  从此,汪家田主再也不敢敞放羊群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06: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逸史》由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钟发喜和副会长丁志林主编,采用章回故事体裁和自白素描表述方式,以近两百件鲜为人知的史实再现了宋教仁成才、成名、成家、成就一生伟业,做人、做事、做官,做成世人楷模的传奇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08: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渔父从小就嫉恶如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08:49:57 | 显示全部楼层
英雄自古出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09:5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6-7-7 08:12
渔父从小就嫉恶如仇。

  英雄自古出少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09:5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幽兰居士 发表于 2016-7-7 08:49
英雄自古出少年。

  宋教仁是桃源漳江镇人,他是常德人民的骄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7-7 1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管理员的关注与支持,加盖了"热帖"图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7-7 10:53:3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疾恶如仇,他十分同情穷苦人,他从小就不平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匿名  发表于 2016-7-7 11:10:54
老干部 发表于 2016-7-7 10:53
宋教仁疾恶如仇,他十分同情穷苦人,他从小就不平凡!!!

   握手!谢谢您的热情雅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匿名  发表于 2016-7-7 19:39:28
英雄自古出少年。
回复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5:09 , Processed in 0.03349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