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陈希奇 于 2022-2-21 11:19 编辑
湖湘文化的精髓:“经世致用、实事求是、百折不挠、兼收并蓄、敢为人先”。 官方提炼的湖南精神解读:“忠诚、担当、求实、图强、务实、创新、胸怀天下”。 民间口语表达的湖南精神:“吃得苦、不怕死、霸得蛮、耐得烦、了得难”。 湖湘文化是由王夫之、魏源、曾国藩等一系列思想家建构出的一种新的区域文化形态。是具有鲜明特征、相对稳定并有传承关系的历史文化形态。湖湘文化在历经先秦湘楚文化的孕育,宋明中原等文化的洗练之后,在近代造就了“湖南人才半国中”、“中兴将相什九湖湘”、“半部中国近代史由湘人写就”、“无湘不成军”等盛誉。 经世致用的意思:《辞源》中对“经世”解释为治理世事;“致用”就是尽其所用。《辞海》的解释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集中体现了湖南人才求功利、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实事求是出自东汉·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曾国藩曾经对实事求是有过全面论述,实事求是也是他的一贯思想主张。1917年,湖南公立工业高等专门学校校长宾步程手书“实事求是”,制匾悬挂于岳麓书院讲堂,作为校训。 什么是实事求是?毛泽东作过精辟概括:“实事”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5年,党的七大将“实事求是”正式写入党章。从此,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2020年9月,习近平到岳麓书院考察时看到讲堂上悬挂的“实事求是”牌匾说,“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一个策源地”,毛泽东同志把实事求是引入到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贡献。
2012年2月,湖南省委决定,在全省广泛开展“湖南精神”征集提炼活动。通过三轮专家组座谈会讨论和“10选1”、“4选1”、“2选1”公众投票,于12月11日上午,万众瞩目的“湖南精神”表述语正式向社会发布,为“忠诚,担当,求是,图强”八个字。解读为“忠诚、担当、求实、图强、务实、创新、胸怀天下”。“忠诚”固本铸魂,“担当”凝聚人心,“求是”引领风尚,“图强”鼓舞斗志,”务实”从事实际工作,“创新”是精神内核,“胸怀天下”是湖南人典型的思想情怀。 湖南精神并非新提法、新概念,早在100多年前的1920年,陈独秀就写过《欢迎湖南人的精神》发表在《新青年》上,列举王船山、曾国藩、罗泽南、黄克强、蔡松坡等人的种种事迹,为湖南人的奋斗精神欢呼叫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