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洋河海 于 2022-2-28 15:27 编辑
津市名胜古迹小考
◎葛乐山
六、御果园
御果园为明朝澧州华阳王园囿,园在原阳由乡果园村。《澧州志林》载有“关山其园囿”。华阳王系指明朱元璋孙子朱悦耀,朱悦耀本蜀献王之次子,原封在四川成都附近华阳地方,蜀献王死后,王位应由长子继位,因长子悦蠊早死,按世裘规定由悦蠊之子友墙世袭,而朱悦耀为了篡夺王位,多次陷害侄子友填,因事败,被告发到朝廷,仁宗皇帝为掩盖皇家丑事,从宽处理,于永乐十一年(1413)将悦耀杖责后贬到澧州。华阳王悦耀谪澧州后,大兴土木,先是在澧城建造王府,后又辟关山为园囿,乡民称御果园。园中遍植梅、栗、桃、李等果木,并豢养珍禽异兽,此外,还在龙神庙旁建半山亭,东西两头分建望江轩、思蜀亭,山前山后,亭台楼榭,古色古香,青山耸翠,绿水环绕,别有洞天。每当春暖花开之时,华阳王必偕王妃、王子前来“踏青”,穿成荫绿树,踏茵茵芳草,赏姹紫嫣红繁花,览湖光山色景物;夏秋之际,果实结满枝头,华阳王再次来关山“登高”,品尝鲜果美味,听山间潺潺流泉,下湖泛舟荡桨, 柳荫下垂钓;冬来白雪皑皑,华阳王上山狩猎,追兔逐鸟,尽兴而返。在当时,果园划为王府禁区,只供华阳王- -家享乐,百姓限制进入。宣德八年(1433),朱悦耀去世后,葬于关山之阳( 今卢家峪村四组山坡)。
1967 年4月,农民建窑烧砖,掘出墓穴。穴高二丈,宽一丈余, 深三丈许,墓门呈圆拱形,均为特制青砖垒砌而成,墓内分里外两进,前进为祭奠处,有石桌供陈设三牲果品祭礼用,旁置铁缸一口, 内进有垫棺石台,惜棺木已腐朽为木渣,墓内无陪葬品,不知何时为盗墓者所窃走,穴内竖有“大明华阳悼隐王圹志”碑一块,记述悦耀生平甚详,原文曰:“华阳王乃蜀献王之次子,名悦耀,庶出,母余氏,悦耀生于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初九,永乐二年四月初封华阳王,洪熙六年四月二十七受命澧州,宣德八年八月初五病卒,享年四十有二。帝闻悦耀死,罢朝事,遣使往祭治丧,封赠谧号‘悼隐’。华阳王妃徐氏,系路州卫指挥徐享之女,生二子,长女友辉,次女友璧,未封王。宣德九年六月二十六日葬于关山之麓,立碑以述其始末,以垂不朽。圣旨曰:朕遵先王法典,生有爵位,死有谧号。爵以示尊贵,谧用以明德。悦耀早年受封爵,中违父教,图杀亲,幸赖我朝圣明,贬谪澧州,以此保全至亲。现既病故,依谧法之规定,中年早死日悼,违父教不成器曰隐,特遵法典,赐谧号‘悼隐’,悦耀有知,应亦感念恩封。” 津市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好华阳王墓穴,展览数日后,仍用砖封好穴口,垒土于上,责令村民妥为保护。
摘自政协湖南津市委员会编纂的《城市基因 津市文史丛书》;原文无照片,现照片从互联网上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