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巧中 于 2022-3-7 10:58 编辑
天佑中华,发展了中医 ----摘录自《老年自我保健之探索(第三版)》
中医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济世之术,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医道。西医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治病创收之术,从两百年前引入中国后,以其治病准又快而很快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我国治病的主流。关于中医和西医,我谈谈个人的体会和见解,非常肤浅,有妄议之嫌,仅供参考。 现代西医是西方工业革命和化学行业进步之后发展起来的,科学性较强,是针对致病的细菌或病毒而研究、制造出灭菌或除毒的药剂或针剂,又加上创收效益大,用得起现代化的设备而检查病症,所以西医治病较准又较快。中医治病沿用祖先代代相传行之有效的配方,用药大部分是自然界的植物或动物或矿石。一副药大多不只一味,往往是多种,其配比不是固定的,有的也不见得精准,由医生(旧时称郎中)酌情而定,用火熬成汤剂喝下。即使药方对症了,治病效果来得慢。旧时的中医没有国家支持,单打独行,对病症的诊断是“望、闻、问、切”,没有具体数据,完全靠医生的素养和经验。所以,稍不留神,中医查病就容易走岔。 而且,旧时的郎中不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而是象木匠或瓦匠或武士一样,师父带教徒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现在,我国中医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检查病症和治疗疾病,也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了;中医也办起了医科大学了。 不过,传统的中医有一项最大长处:查病因是查病人的体质,治病是扶正袪邪,不仅只服药,还可以借助按摩穴位或针灸来提高体质和治病,减慢身体各器官衰老的进度。中医有两项重要的、切合实际的理论:其一是“经络穴位就象人体的天然药库;命要活得长,全靠经络养” ;其二是“药食同源”。基于这些论点,本人认为,中医擅长治未病(即预防)和治疗慢性病;而且更适合保健养生。本人就是在老年用中医之术,治好自己青年时代染上而于中年渐发的四种慢性疾病,从而做到七十多岁了仍然身体健康未进医院治病的。 总而言之,治疗疾病,特别是治疗急性病,最好请西医,自己不须动脑筋,只管照数及时付款就行。西医治病这一特征,特别适合报销医药费不费劲的人群。但是,不适合作者这类有独立见解和敢于创新的人。把身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人,特别是讲究保健养生、活着就要健康、生活就能自理的老人,自己花些时间学习中医吧。用中医之道保健自己,是多么惬意的老年!
什么?到了夕阳时期的我们,还要学习中医保健自己?----是的,因为有时间,也有必要,更有丰富知识和生活经历之基础。 试想,一个懵懂的高中毕业生考取了医学院后,学了几年,就变成了日接百客的医生了。我们是在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比他们先活几十年的老人,只管自身的健康状况,还要低声下气地向他们请教吗?我们这些退休的老人,只要沉下心来学习,只管自己的身体状况,看一个动作,听一句话,对其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大大地超过年轻人啰。为了自己,也包括老伴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医之道,在实践中学习,去摸索,去探讨,不仅可以做到活着就要身体健康,活着就能生活自理,而且还能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增加多方面的知识。这也是中医胜过西医之长处。 天佑中华,诞生中国共产党! 天佑中华,发展了中医! file:///C:\Users\11\AppData\Local\Temp\ksohtml17700\wps2.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