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7|回复: 0

高氏 地望堂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8 1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氏地望堂号



   “郡望”是姓氏文化中的一个非常重要,且历史悠久的专有名词。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地理范围内的名门大族。亦有称郡姓、姓望。“郡”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历代沿革不同,一为郡统于县,周制,全境分为百县,县有四郡。一为县统于郡,秦统一六国,置三十六郡,以统其县,汉因之。隋唐后,州郡互称。宋元设州府,至明而郡废。清沿明制,郡为府之别名,如杭州府称杭郡。“郡望”亦称姓望、郡姓。



   “郡望”是门阀制度的产物。门阀制度是封建等级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所谓门阀,亦即门第阀阅,指封建社会世代显贵,影响大,权威高的姓族家门。这些所谓“高门大姓”一般地说由家族人物的地位、权威和声望自然造成,一旦形成则显赫无比,十分威严,并世代传承。有时官方尚作明确规定,宣称某姓为望族大姓,甚至具体划分姓族等级,确定门阀序列,各姓族权益的地位不等,这就是所谓的门阀制度,始于西汉,形成于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与高门望族相比,门第较低,家世不显的家族则被称为“寒门”“庶族”。他们即使也有一定的土地、财产,其成员也有入仕的机会,但总的说来,他们在政治生活中极受压抑,其社会地位也无法与门阀士族相比。当时用以铨选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正是这种门阀制度的集中表现。“九品中正制”就是根据门阀家世、才行品德,由各地“中正官”采纳乡里舆论,将人才分为九个等级进行推选,以任用官吏。门阀制度确立后直到唐代,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至宋诸多姓氏书仍著郡望,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辩证》等。典型的宋编《百家姓》,其后也加上郡望。所以元、明、清以来,“郡望”使用习俗仍在延续。“郡望”的存在至今,虽然失出了原来的本义和作用,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保留下来,仍然还有分宗别支的功能,供姓氏文化学者研究家族的迁徙发展脉络。高氏依据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有下邳郡、山西郡、广陵郡、乐安郡、辽东郡、京兆郡、河南郡、晋陵郡、渔阳郡、渤海郡等十个郡望。还有金山、齐郡、济阳等郡望是属于高字冠首的复姓郡望。唯裕州郡望是在特殊情况下产生的,与高姓密切关连。



   高氏除郡望以外,还有一些以地名命名的堂号,主要是以高氏先贤曾经工作、封赠、居住过的地方,后人用以纪念和缅怀先祖功绩,教育后裔继续前进,努力向上。
                                                            (高家协 童桂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15:53 , Processed in 0.03055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