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2-3-14 15:45 编辑
高姓 之韶关堂
【文献考源】 韶关,其本源“韶关”待考。从字面组合解析:韶关,当属地名。
【地域沿革】 韶关,据《中国古今地名对照表》:西汉置曲江县,治今韶关市东南(五代南汉迁治今市)。三国吴甘露元年(265)置始兴郡,治曲江县。南朝宋改广兴郡;齐复为始兴郡;梁置东衡州,治曲江县(今市南)。隋开皇九年(589)改韶州,唐武德四年(621)复东衡州,贞观元年(627),复改韶州,治曲江县(今市西)。天宝元年(742)改始兴郡,乾元元年(758)复改韶州。五代南汉迁治今市。宋因之。元至元十五年(1278)改韶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改韶州府。1912年废州存县。1949年析曲江县城区设韶关市(县级),1950年升设地级市,1958年降县级市,1985年复设地级市。
【相关家族】 韶关堂五华高氏 《五华高氏族志》三卷首一卷末一卷。堂号韶关堂。揭西丰顺高氏族志董事会编印,1997年,电脑排印本。居地:福建上杭,广东丰顺、揭西、五华,广西贺县高氏之统宗谱。始祖:高念三郎。先祖高百七郎,高万七郎,高万五郎,高普道,都是明代人。一世始祖念三郎,原籍福建上杭县胜运里曹田乡,其父正因任职潮州,遂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迁居揭阳汤坑埔头乡后輋。念三郎又转迁后輋北隔山之沙坑。念三郎生四子,长子百七郎居沙坑,次子万七郎、三子万五郎于成化年间迁揭阳蓝田都(今揭西潘坑),四子普道迁居长乐(今五华县)青塘。念三郎后裔今主要聚居于揭西、丰顺、五华、贺县及上杭,共计近二万人,旅居香港、台湾、泰国者亦甚众。 (见《中国家谱中心》)
(高家协 童桂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