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2-3-20 13:34 编辑
忆往昔岁月峥嵘
——《印记》
作者:津市法院原院长向绪汉
法官情怀(一)
转业意味着后平生如何度过,是一个人生转折。对转业地方的选择,也是经过了反复思想斗争。开始选择部队住地洛阳市、中途改为湖南常德市,最后落脚津市。人渐老,总想落叶归根,离老家亲人近一点。有人说我很傻,有的亲友也埋怨我们。我个人觉得虽然放弃了中等城市、物质方面失去了很多。但至今也没有什么后悔的。俗话说:钱多钱少,够吃就好;天地万物,随缘就好:总而言之,知足最好。 我是1989年国庆节后到津市法院上班的。当时组织安排我到津市法院任党组书记。初到地方,人生地不熟。虽在部队学过法律,但对法院工作还是生疏得很。当时院长高绍启在全院干警大会上介绍,法院来了一名正处级干部向绪汉。而高绍启自己是团后勤处一名正营职协理员转业,到常德中级人民法院经济庭当庭长调到津市法院当院长的。我尽管职级比他高,还是放下架子,以小学生态度向他和其他老同志学习。我在会上表态,是来当小学生的,虚心向大家学习,大家看我的行动吧!一言既出,说到做到。从此我坚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各项工作模范带头,处处走在前面。我和老高在一起相处一个多月,一起深入乡镇,到法庭调研,熟悉环境,了解情况。我还到法院各庭室征求意见,找50多位干警淡话,心中逐渐有了底。1989年12月13日,高绍启同志离开津市到常德武陵区法院工作。12月15日市委通知我,参加津市澧水大桥通车典礼。澧水大桥通车,是津市人民一件大事,是津市人民多年的梦想。大桥通车给津市人民带来了方便和幸福,给津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90年春节刚过,津市召开人大、政协两会,人民代表大会200多名代表选举我当津市法院院长。市委书记陈本洪找我谈话:老向,你到法院是高职低配,法院工作很重要。当前问题较多,两个副院长不团结,你多做工作,争取把法院工作抓好。任务落到肩上后,抓什么呢?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