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153|回复: 4

中共津市地方史之四十四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 08:04: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2-4-1 09:47 编辑

中共津市地方史之四十四
建立人民民主政权

   中共津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后,迅速实行城市接管,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基层政权,建立了地方人民武装和政法机关,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

    一、成立津市市人民政府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和湖南省委在开封组建中共常澧地委、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时,一并组建了常澧区行政专员公署所辖各县市人民政府和政府各工作部门。常澧地委委员、中共津市市委书记栗汇川兼任津市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郗光华(原任汉寿县人民政府县长后改任津市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郭之泉,六大队四中队(先派往汉寿县后改到津市)到津市。8月3日,六大队四中队进入津市。8月5日中共津市市委以公告形式,宣布津市市人民政府成立。
    1949年10月,市长栗汇川、副市长郗光华同时调离津市,常德地委任命郭之泉为市长、张瑞峰为副市长。11月,郭之泉调离,张邦信任市长。到1956年第一届津市市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市人民政府市长、副市长之前,均由常德地委任命。先后被任命为市长(镇长)的有:王利民,王启功,皮业银。1955年4月,津市市人民政府改称津市市人民委员会。
    津市市人民政府成立之初,根据当时全市实际工作需要,设立的工作部门及负责人为:秘书室,政府秘书李谦,民政科,科长刘英世,财政科,科长张瑞峰,建设科,科长王栋臣,文教科,科长郭惠民,工商行政管理局,局长张瑞峰,卫生科,副科长詹苍云,税务局,局长高春柏,公安局,局长郭之泉(兼),司法科,科长李攸甫,支前科,科长吕淑永,中国人民银行津市支行,行长武元。随后,又陆续增设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劳动科、供销合作社、统计科、人事科、工业科、监察室、农林水利科、手工业管理科、体育运动委员会、森工局、计划委员会、交通科、文化科等机构。
    是时,南下干部工作队和地下党员所组成的津市干部队伍不足300人,各政府机构和公营公司缺乏大量的工作人员。中共津市市委根据工作的需要,决定在城市接管中留用一批表现好、得到群众谅解的旧职人员和青年知识分子,让其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政府的各个部门和公营公司中履职。这些人员经过中共津市市委的教育、培训后,精神振奋,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有的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受到中共津市市委的表彰。

    二、城市接管

   8月4日下午,在中共津市市委、津市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领导下,五个接管小组制定接管工作方案,接管工作全面展开。
    广泛宣传,思想发动。中共津市市委接连分别召开了职工大会、学生与知识分子大会、商人会议、市民代表会议,强调政府代表人民接管旧政权、官僚资本及公共企业机构及财产,接是为了管,接要服从管,号召广大市民协助人民政府开展工作。由于思想发动广泛深入,打消了民族资本家、小商小贩及手工业者的顾虑,从而稳定了人心,为正式接管工作的展开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严密组织。为使接管工作做到有条不紊,中共津市市委将参与接管工作的党员干部划分为五个工作组,配齐正副组长,吸收地下党员16人参加到各接管工作组,同时,吸收部分有专业特长的青年知识分子参与接管工作。将接收对象按性质和特点划分为五块,一个接管小组负责一块。任务具体,责任明确。
   严格工作方法。接管前,各工作组详细调查,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接管时,分清轻重缓急,对一时弄不清性质的单位,先代管,凡涉外单位,报上级批示。接管工作中,吃透政策,情况不明时,宁缓勿急,避免错误。召开旧职人员会议,启发其觉悟,责令其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配合接管,造具交接清册,认真办理交接手续。接管人员一律佩证工作,接管时一律开出正式收据,接管物资归公,严禁挪作私用。
    严明接管纪律。各小组每天召开一次会议,总结一天工作,安排次日工作,并向市委汇报。每天抽2小时联系实际学习文件,吃透政策,避免犯错误。在接管中遇到疑难问题,事先请示,事后汇报。
    第一组负责接管警察所,警犯股,户籍室,囚犯中队,党团办事处,水警队,清道夫等8个单位。第二组负责接管镇公所及民政股,经济股,社会服务组及13个保等16个单位。第三组负责接管省立津市高等农业职业学校,中心高小及私立豫章、津兰、澹津、长郡4所学校,6个保办小学,正风晚报社,津市日报社,文艺股等15个单位。第四组负责接管国民政府交通部第三区津市电讯局及第十设线工程队,省电务局津市电话局,省公路局津市汽车站,国民政府农林部棉产改进处滨湖指导区及澧县棉厂,津市邮政局等7个单位。第五组负责接管常德国税局澧县稽征所,澧县税捐稽征处,田赋粮食管理局第五仓库,省盐务局津市盐务分处,湖南省银行津市支行,中国农业银行津市办事处,澧县银行,湖南第一纺纱厂津市办事处,中纱公司沙市办事处津市收发站,湖南省津市扎花厂,中国植物油料厂津市分处等11家单位。全部接管工作历时22天,共接收62家单位647人,绝大部分人员留用原岗位,对旧政权机构中70余人发给路费,谴散回家,对部分旧职人员培训后录用。由于严格执行了党的城市接管政策和统战政策,慎重而有步骤地开展工作,整个接管工作于8月27日顺利结束。

    三、 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基层政权
   
    津市和平解放初期,基层政权尚未建立,一度保留了保甲制度。中共津市市委、市人民政府成立后,将废除保甲制度,建立基层民主政权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统治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
    1950年8月,中共津市市委选派一批干部组成市委工作组,由民政科牵头,深入到市区各保甲开展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工作。工作组以街、路、巷为单位,组织市民成立读报组,学习时事政治,进行宣传发动,号召市区贫民加入市贫民协会(简称市贫协会),通过诉苦会,提高工人、贫民觉悟,工人、贫民纷纷要求参加市贫协会。经中共津市市委批准,在市区8个保的范围内成立市贫协会8个。市委工作组分头召开各种类型的会议,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向群众公布居民委员会人选的条件:历史清白,作风正派,大公无私,工作积极,联系群众。分片召开积极分子会议,反复酝酿居民委员会人选,然后将初步确定的候选人交群众会讨论。候选人向群众说清自己的履历后离开会场,由参会群众讨论决定其候选人资格。经过反复酝酿讨论后,由市委工作组确定候选人名单,组织召开群众大会,公开投票选举居民小组长和居民委员会委员。经过这样一个程序,市区共选出居民小组长309人,居民委员会委员138人。9月1日,中共津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市区正式废除保甲制度,建立起人民路、中华路、解放路、三洲街、生产街、西河街、油榨街8个居民委员会,下设309个居民小组。
   中共津市市委在市区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同期,抽调一批干部,组成4个工作组,分别派到郊区农村的4个保,开展筹建乡级政权的工作。市委工作组下乡后,访贫问苦,扎根串连,确定依靠和团结的对象,为建立农民协会,治安委员会、乡人民委员会物色人选,作好组织准备。
   中共津市市委根据省委、常德地委的指示和津市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保为单位建立农民协会。各工作组以保为范围召开农民代表会,成立保农协会筹备委员会,指定数名农民骨干为筹委会负责人,并就成立保农民协会的方法和步骤作出具体安排。分片召开贫农、中农会议,广泛宣传发动,开展诉苦活动,提高贫农、中农觉悟,动员广大贫农、中农加入农民协会。中共津市市委在贫农、中农加入农民协会人数达到70%时,召开群众大会,成立保农民协会,宣布主席、副主席名单,在津市郊区农村建立保农民协会4个。农民协会建立后,代行基层政权权力,保甲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由保农民代表会决定。保农民协会建立后,立即选举产生保治安委员会。
    在中共津市市委的领导下,农民协会带领广大群众开展了征粮支前、退租减押、清匪反霸等中心工作,在农村建立了稳定的秩序,为成立乡级政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1950年9月,中共津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决定在郊区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乡、村基层政权。市委工作组和农民协会配合,以自然村为单位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产生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以农民协会为单位,召开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乡长、副乡长。全市农村共建立起窑坡、阳由、复兴、护市等4个乡人民委员会,建立32个村民委员会,由群众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各村下设小组,设正副小组长。
    1952年9月,郊区4 乡除襄阳、西河2个村外,全部划归澧县。襄阳、西河两村合并,成立襄阳街居民委员会。人民路居民委员会分为人民路、人民街2个居民委员会。
    在建立市区基层政权期间,潜匿的国民党党团骨干及军、警、特人员,暗地里相互串连,互相提名,假装积极,蒙骗群众,有少数人混进了居民委员会。1952年11~12月,中共津市市委决定整顿全市居民委员会班子不纯问题,从党政群团和公安部门抽调干部18人,深入各居民委员会和居民小组,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居民委员会班子不纯等问题,开展整顿建设居委会和治保会工作。通过整顿建设,将49名混入居委会班子的原国民党骨干分子、军、警、特潜匿人员清洗出去,同时将在工作中表现优秀的积极分子吸收到居民委员会,使居民委员会班子更加纯洁,基层政权更加巩固。
    城乡基层政权的建立健全,为全市各项工作进一步走上正轨和各项事业更快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四、 组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1949年8月,津市解放初期,南下工作队人生地不熟,工作推动虽有地下党的协助,但人员有限,只能采取干部下基层走访和召开各类人员座谈会,如工人座谈会、青年知识分子座谈会、工商界人士座谈会、职员会议和群众会等,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市委和市政府的决定,号召群众支持、协助市政府的各项工作。中共常德地委转发中央和华东局指示:“严催所属,在3万人以上城市,务须九月份开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决定先在津市、澧县试点,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要求津市在一星期左右时间内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代表的聘请、推选、特邀等产生方式和各阶层代表人数所占比例、代表大会的性质、推选办法、会议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会议经费、会后传达方法等作了详尽的指示。
    1949年9月上旬,中共津市市委按照常德地委的指示,经过紧张而周密的筹备,组织召开了津市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出席代表70人,会议听取了市人民政府就有计划有步骤地迅速恢复生产,沟通城乡关系,解决失业问题,依靠工人阶级,团结其他劳动群众,争取能够和共产党合作的小资产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共同努力建设新津市,禁止黄金银元流通,巩固人民币地位,肃清匪特、安定社会秩序等中心工作所作的报告,代表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形成有关决议。会议收到代表提案46件,交由市政府各部门处理。
    至1953年11月,中共津市市委、市人民政府共组织召开津市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10次,历次会议均听取和讨论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作出有关决议,出席会议代表向市人民政府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市人民政府推行中心工作。
    在市委领导下,通过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市人民政府了解了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人民群众明确了市人民政府的决策和作法,密切了市委、市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增强了市委、市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对协助市人民政府鼎革兴政,对开展各项政治运动,对干部改善工作作风,对推动各项中心工作,对动员全市各界人民群众建设新津市,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4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欣赏,点赞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08:4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去岁月,好怀念的火红年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 17:02: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革命岁月,值得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02:35 , Processed in 0.03328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