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一) 转业干部,何止万千: 据1983年安置转业干部的文件说,当年全国需要安置的转业干部约有9万余人,要求在1984年2月底安置完毕。我就属于这一批专业,于1984年3月离开部队回到安置地常德。(二) 武大毕业,军垦南湾:我于1968年底推迟半年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1963年入学,学制五年),进入南湾湖军垦农场锻炼,编入学生十连(排以上领导均由部队干部担任),“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实际上已经开始了军营生活。一年半以后的1970年5月被部队接收入伍。(三)粤北之巅、牛角峰连: 入伍之后,我奉命到驻扎在广东翁源(粤北山区,属韶关)的42军126师378团一营三连(牛角峰英雄连)当兵锻炼。半年后入党,先后被任命为一营机枪连副连长和副政治指导员。随后依次进入378团(团部先后驻英德、耒阳、广州)、126师(师部先后驻翁源和耒阳)和42军(军部驻广东惠州)政治部门工作。战后调125师履新。(四)七次拉练,露宿风餐:根据毛主席“野营拉练好”的指示,部队先后进行了八次野营拉练,我参加了其中的七次。(五)立功受奖,愧对花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我作为军政治部组织处的人员受命负责42军和配属部队的烈士伤员工作,组织掩埋了包括我在126师政治部工作时的老首长林凤云烈士在内的上千名烈士,较好地完成了任务,战后被军记二等功一次。面对烈士墓前“高山下的花环”,我一直有愧疚之感,因为他们为国牺牲了,而我还活着。当年的清明节,我在林副政委墓前祭奠时口占了一首七绝(“胜利无心庆凯旋,白花一朵献君前。明知人死魂归去,偏向坟茔叙旧谈。” ), 就是我当时心情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