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79|回复: 21

《宋教仁逸史》第五十一回 直道文章赠天骥 高悬挽幛悼君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2 05: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吉祥 于 2016-8-2 05:32 编辑

      
第五十一回
直道文章赠天骥   高悬挽幛悼君谋

   宋教仁在《民立报》社任主笔期间,与报社同仁杨天骥亲如兄弟。
   杨天骥(1882—1958),字千里,别号东方,江苏吴县人,同盟会员,南社诗人。他自幼承父学习诗词书法,曾师从吴昌硕治印,在诗词、书法、治印上颇有建树。
杨天骥见宋教仁善于书法,先后给他雕刻了“宋教仁印”图章及“桃源渔父”、“公明”等书法闲章。这些印信,采用不同的阴刻与阳刻手法,字体变化,虚实结合。宋教仁对此爱不释手,常常在题词、题联、题字时所用。
   宋教仁与杨天骥出生同年,稍小其数月,便认其为兄长。他很佩服兄长朴实无华的文风和损已待人的性格。一天,宋教仁外出采访回到报社,已是日过晌午。杨天骥邀宋教仁上他寓所作客用午膳,宋教仁正觉得腹中饥饿,便应允了。杨天骥在厨厅很快做了几道菜肴,焖好大米饭后,便先将菜肴端上桌,拿出两杯酒,饭前小酌。
   彼此对饮之时,宋教仁对杨天骥杯中之物顿生疑窦,夺过对方酒杯一闻,则无色无味,才知道杨天骥喝的是水。原来杨天骥寓所中仅剩一杯酒了。宋教仁哪里肯依,他将两杯中的酒与水渗和在一起,重新平分。这样,两人才用了个“半酒半水”的兄弟“平等”午餐。
   午餐之后,宋教仁走到杨天骥书案前,提笔为“吾兄千里”题赠一联,出自脏腑,情真意切:
直道文章在;
交情肝胆披。
   1910年,皖北发生特大水灾,300万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腐朽没落的清王朝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苏州青年俱乐部部长杨君谋联络安徽名士,于1911年1月10日,借苏州大剧院,为集资赈灾义演《血手印》时误伤致死。
  《血手印》为传统戏剧,宋元南戏中已有初本。剧中人林招得与员外王春之女自幼定亲,后因林氏家道中落,被逼退婚。招得春游,巧遇王千金,双方感情甚笃,约夜半幽会,林招得赴约时其家丫鬟被歹徒刺杀,招得扑倒身上,血染衣襟,匆忙回家,门上又沾血手印。官府误捕,王春行贿,诬招得为凶犯,判斩决。王千金抗父命,赴法场,祭夫诉冤,决然重审,夫妻团圆。
   杨君谋在演出中反串角色饰丫鬟。排练时拟胸前置铁板与红液“血囊”,以刀刺现血涌逼真效果。那几天,杨君谋日夜排练,十分忙碌,以致上场时没找着铁板,只在胸前置“血囊”,按理“歹徒”只需用尖刀戳破“血囊”即可。然而,表演时,“歹徒”以为对方御有铁板,用力刺上,尖刀直破“血囊”刺入表演者心脏,落幕后才知杨君谋被误伤,不治身亡。
杨君谋是杨天骥同胞弟弟,他对弟弟的不幸伤亡悲痛欲绝。宋教仁十分推崇杨君谋急公好义的精神,对其多才多艺、年轻有为之生命死于意外,惋惜不已。旋即,他一边安慰其兄杨天骥,一面联络上海社会各界,举办“杨君谋追悼会”,含泪撰写挽联二副,高悬于追悼会场,如泣如歌,宛如天成:
其一:
思天下有饥者;
非正命而死之。
其二:
招二三同志登场,真而假,假而真,
   误会新翻血手印;
为百万灾黎请命,死而生,生而死,
   皖江长作浪淘声。
   接着,宋教仁撰《杨君谋追悼会纪事》公之于报端,“以为认捐者劝”,“赈灾捐钱捐物者”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文章千古事,英名万古传”。1911年8月16日,宋教仁在《民立报》发出《征杨君谋遗事启》。他打算将征集到的稿件、编篡成《杨君谋遗事》一书,以形之于笔墨,传之于后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5: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逸史》采用章回故事体裁和自白素描表述方式,以近两百件鲜为人知的史实再现了宋教仁成才、成名、成家、成就一生伟业,做人、做事、做官,做成世人楷模的传奇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05: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逸史》主要作者简介

   钟发喜:男,中共党员,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专业,从教35年,曾任桃源县委组织部干事,桃源县委党校教研科长、常务副校长。现任桃源县宋教仁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法人代表)。先后在报刊发表宋教仁研究文章十五篇,主持编著的《宋教仁》和《宋教仁精神研究》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许业培:男,中共党员,从教40年,曾任桃源县教仁学校校长,退休后专注宋教仁研究。
   丁志林:男,中共党员,专注宋教仁研究30年,曾任桃源县文物管理所支部书记,桃源县文联主任科员,参与编著《宋教仁》、《宋教仁诗联鉴赏》、《宋教仁连环画》、《渔父颂》等均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11: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寒儒 发表于 2016-8-2 08:09
杨天骥活了76岁,宋教仁却英年早逝。

  感谢寒儒先生热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21: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教仁逸史》采用章回故事体裁和自白素描表述方式,以近两百件鲜为人知的史实再现了宋教仁成才、成名、成家、成就一生伟业,做人、做事、做官,做成世人楷模的传奇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2 21: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热情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2 23:30:2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道文章在;
交情肝胆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07: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鹰a 发表于 2016-8-2 23:30
直道文章在;
交情肝胆披。

感谢您的热情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3 0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千古事,英名万古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3 09: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涵 发表于 2016-8-3 08:55
“文章千古事,英名万古传”。

    握手!谢谢您的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24 07:32 , Processed in 0.03474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