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幸存澧县籍老红军(2)
王云清 澧县新洲镇(今津市市新洲镇)人。生于1908年6月。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户。在长期革命战争中负伤致残,被评为三等乙级伤残。历任红二、六军团四师师部战士、见护排班长、通讯员、八路军一 二O师三五九旅班长、排长、副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三连指导员、华北军区后勤部军需被服厂政治指导员等职。1950 年1月转业到天津市基建油毡厂工作,后任天津工业局机械厂党委书记(行政16级),1956年经组织批准调回原籍澧县工作,曾任澧县食品公司经理、澧县服务局副局长、澧县烟草公司经理等职。1966 年3月退休,1979年改为离职休养,享受副专员级政治生活待遇。1995 年7月15日因病逝世,终年87岁。 王玉儒 王玉儒同志是我县王家厂镇人。1911年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5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任队长、连长、营长等职,1966年退休,后离休,享受副专员级政治生活待遇。王玉儒同志参加革命后,历经了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战火纷飞、艰难困苦的岁月,呕心沥血,出生入死,为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立下了很多战功。在保卫四平战斗中,他带领全连两百多位战士,掩护三个师的主力部队撤退,身先士卒,勇于杀敌,身负重伤仍坚持指挥作战,胜利地完成了阻击任务,使他们连赢得了模范英雄连队称号。全国解放后,他回到故乡。继续发扬战争年代的革命精神,1954年澧水暴涨期间,他以红军战士的本色,带领群众,走在防汛队伍的最前列,出色地完成了抢险任务。受到各级组织的表扬,并出席了省劳模大会。后调县供销、商业系统工作。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添砖加瓦贡献毕生精力,于1988年5月逝世,享年77岁。 王海青 原名小海波,灃县大堰垱镇红阳村人。生于1919年。1934 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42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政治部保卫局、文工团勤务员、通讯员、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侦察队班长、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纵队六旅二十团一营营长、澧县公安大队长,1952年转业,调到广东省顺德糖厂任人事科长、厂长、党委书记,1959年任广东省轻工业厅糖纸局副局长、局长,1970年4月退休,1980年12月改为离职休养,享受副厅级政治生活待遇。1991年4月因病逝世,终年72岁。 王志南 生于1900年农历7月2日。1932 年7月在澧县火连坡镇边山河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6 年9月在山西省黎城县东阳关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1938 年在河北省武安县阳邑镇参加过百团大战,1939年9月在河北省沙河县西佐凤凰与日军作战立大功一次,1942年在河南省涉县抗日军政大学学习7个月,1948年10月参加准海战役。历任红三军七师十九团战士、红二方面军军部电台班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七六九团排长、副连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二旅三十二团、三十四团连长等职。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先后7次负伤,被评为二等乙级伤残。1948 年12月转业到安徽省界首市人民政府任管理员,后调市土产公司任业务股长。1952 年7月因病回原籍灃县休养,被选为柘茨乡人大代表。1959 年春因肝硬化住津市市人民医院治疗,同年6月7日晨逝世。享年59岁。遗体安葬在津市皇姑山。 王国兴 原名王锡宏。澧县王家厂镇永乐乡人。生于1915年12月。1935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及人民解放战争。历任红二、六军团十七师四十九团二营六连通讯员、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七团通讯班长、副指导员、指导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军政治部总务科管理员、军械处第二留守站站长、后勤生产大队副大队长、军区军人合作社总经理、管理员等职。1937年在华北平社车站战斗中获“勇士”称号。1954 年8月,由农垦六师速成学校转业回乡。1956 年由县人民政府安置在县农产品公司、县供销社工作。1966 年退休,1982年改为离职休养,享受副县级政治生活待遇。1985 年3月因病逝世,终年70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