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206|回复: 8

走进澧州 ‖ 远古澧州:“澧”尚往来亿万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13 10:2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头山视窗 于 2022-4-13 15:42 编辑

0007.jpg

00013.jpg

“澧”尚往来亿万载
澧阳平原,位于长江之阴、洞庭西滨,乃湖南省最大的冲击平原;平沙浩渺,一望无垠;湖光氤氲,美透“古”韵。平原之美,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文明与生态的共生,美在文化底蕴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平原之韵,在于其顺其自然的浓浓“古”意,一处凹凸不平的丘岗,一颗橙黄饱满的稻粒,一块阡陌纵横的稻田,一座年深久远的城垣,都承载着厚重的史前文化气息。那闪耀着夺目光芒的编年标尺,将优秀的中华文明向世人昭示……

澧县,占据了澧阳平原的绝大部分。20世纪70年代以来,澧阳平原新石器时代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目前发现该时代遗址共约340处。澧县先后共发现了各类文物点413处,
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处。
以城头山、彭头山、鸡叫城、八十当、十里岗、丁家岗为核心的澧阳平原史前文化遗址群已由国家向联合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浓厚古文明的气息遍布于澧阳平原的沃野平畴,掩藏于村村落落之间。尤为重要的是,澧县史前文化发展自成体系,早晚相承,受外界影响甚少,而且时序高度连贯,比如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新石器时代中期,城头山遗址是氏族向古国过渡等等,为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史前文化分期和社会发展序列树立了一个完整的标尺。特别是被评为中华二十世纪 100 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城头山古文化遗址,发现了中国最早、距今 6000 年的古城址、古祭坛和古稻田,把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 1000 年。江泽民同志 1995 年视察澧县时亲笔题写了“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蒋纬国先生在台湾题词:“中华文明亿万载,澧州古城七千年”。

1965年到2002年,湖南省考古研究部门先后在澧县对14处文物点进行了32次考古发掘,随着一些重要遗址和新型考古学文化的发现,澧阳平原的重要地位逐渐被国内考古学者认同。1988年以后,陆续在澧县彭头山、李家岗、八十垱等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一种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它有别于在当地具有重大影响的大溪文化,从而被考古学界定名为“彭头山文化”。1998年发现的十里岗细石器点,距今约15000年,在国内尚属首次发现,有关学者提出了“十里岗文化”观点。乌鸦山文化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前一阶段,而十里岗文化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后一阶段,十里岗文化意味着已临近农业革命的曙光。

人类在漫长的黑暗中摸索了200多万年,当第一件打制石器出现后,就已经标志着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考古学称之旧石器时代1987年,澧县考古工作者封剑平发现了澧阳平原第一块旧石器,由此揭开了澧阳平原旧石器时代考古序幕。让我们慢慢地展开澧阳平原新、旧石器时代文化谱系——旧石器时代:虎爪山文化,距今50多万年;鸡公垱文化,距今15-10万年;乌鸦山文化,距今3-2万年;十里岗文化,距今1.8-1.6万年。新石器时代:彭头山文化,距今约9600-7800年;皂市下层文化,距今约7800-7000年;汤家岗文化,距今约7000一6300年;大溪文化,距今约6300一5500年;屈家岭文化,距今约5500一4600年;石家河文化,距今约4600一3800年。这些文化绵延不断,清晰完整地显示出长江流域原始社会历史发展脉络,其内涵之丰富、时序之连贯、价值之重大,国内罕见。就整个长江流域、甚至全国而言,在澧阳平原这样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内,古文化遗址之密集、历史信息之集中,而且时代高度连贯也可能是国内仅有的。这对于研究中国文明起源、稻作农业起源这两项世界文明史的前沿性课题研究,都是极好的“实物佐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同时,它的许多重要遗存,为研究人类发展等重大历史研究课题提供了有突出价值的资料,堪称一个扩大了的天然史前文化博物馆,可谓流风远被,余韵袅长。

00014.jpg

相关链接:
鸡叫城时代为屈家岭文化中晚期。位于湖南省澧县涔南乡复兴村一台地上,此一大型聚落遗址,对研究原始社会发展和国家起源提供了实物证据。
此处垣壑尚存,相传有仙人夜间筑城,鸡叫而成,故名鸡叫城。城呈圆形,东西长约480米,南北宽约460米,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四周城墙用黄色粘土夯筑而成,有明显的夯筑层。残高2~3米,城四面各有豁口,应为城门遗址。外有围壕,现为许多大小不等的堰塘和低洼田分布在古城埠外。西北两面为人工河,东南两面以自然小河为壕。在东北两门外约1公里处,各筑烽火台一座,残高2-4米。早年调查在城内发现有龙山文化遗存,多灰色夹砂粗陶,有大口罐、敞口尊等。1997年于西城墙探沟内发现龙山时期陶片,专家认为此系屈家岭文化中、晚期的古城(距今5200-4000年),陆续使用到龙山时期。1998年,发掘190平方米,墙体地层关系可分为七层,底层发现了屈家岭文化晚期居住遗址,柱洞密而小,一般直径15-20厘米,深度在20~30厘米。鸡叫城文化内涵丰富,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002519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丁家岗春秋楚墓1979年在澧县县城北的东田丁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内发现有3座春秋楚墓,编号为M7、M2、M29。均为带头龛的土坑竖穴。墓室长1.4-1.8米,宽0.6-1.1米,深1.3-1.5米。头龛距墓底高0.8-1.2米。方面正东。随葬品均置于头龛内,都是陶器,为夹砂红陶,或泥质红陶。M2出鬲、罐、盂;M29出鼎、盂、罐;M7出鬲、盂、豆,其中盂有2件,共4件。所出随葬器物鬲、盂、罐、豆等,与湖北发掘的春秋中期楚墓中所出器物风格相同,因此丁家岗楚墓的年代的也应在春秋中期偏早,这是湖南境内目前所发现最早的楚墓。

十里岗 澧县澧东乡十里村,有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后阶段的文化性质单纯的史前旷野遗址——十里岗遗址,距今约1.5万年。遗址1998年被发现,2000年发掘,出土遗物表明该地点属于一个石器制作场,出土石器制作小而精细。有制作石器的原材料石核,打制石器用的石锤,有已经制成的石器品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等。由于该遗址文化内涵特殊,已有学者将这种文化命名十里岗文化。另外在文化层的土样中,还发现有少量的水稻硅酸体,这意味着人类已接近农业革命的曙光。

梦溪古墓群 位于澧县梦溪乡三元村。地处洞庭湖沉积区——澧阳平原的最北边沿,再往北,是低矮的丘陵。三元宫遗址范围约2万多平方米。1966年发现。1974年秋进行发掘,发掘面积共796平方米。清理了灰坑12个,墓葬24座,房屋建筑遗迹的局部多处,出土大量文化遗物。三元宫遗址可分居住址和墓葬区两部分。居住址的文化层可以划分为两大期。第一期属大溪文化。生产工具有横断面呈厚椭圆形,圆角长方形、通体磨光的石斧。

000.jpg

         《走进澧州——以“城”见 以“澧”相待》是2010年澧县文化局、澧县旅游局共同编辑出版的一本地方文献。
        该书图文并茂,主  编:余长国 黄德武;副主编:龚道权 李志民 马 骅 陈克发;执行主编:易宗明;封面设计:田 劲;封面题字:杜修岳;撰 文:易宗明;摄 影:陈克发 龚朝阳;版式装帧:田 劲  李悦  张文武;责任编辑:胡国勇 段传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0: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点赞写得可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1:0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原之美,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在文明与生态的共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1: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赞成赞成,就是就是,高楼一旦大量产生,就和自然不和谐了。气候就简化没有春秋,只有冬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1:05:4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昜会长大作!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4:21: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中提到:
澧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是哪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哪9处?说法不一,还请易会长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4-13 15:45: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丁仕先 发表于 2022-4-13 14:21
文中提到:
澧县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处,是哪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是哪9处?说法不一,还请易会 ...

发的是2010年的文稿,在微信公众号上改了,在这里疏忽了没及时更改过来,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8:5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优秀文章,为老师点赞!向你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4-13 19: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2031rzwslx0qbl5wqnss.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7 02:49 , Processed in 0.03896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