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57|回复: 10

京漂父亲抱子跳楼:撑出的富贵扭曲儿的心(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5 10: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日月星辰 于 2016-8-5 12:18 编辑

           我是《知音》杂志的热心读者。本文原载《知音》杂志2010年11月下半月版第32期,本人读后为现代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深感不安……现扫描编辑后在网上发表,请各位网友讨论。
                               京漂父亲抱子跳楼:撑出的富贵扭曲儿的心
                                                      ● 雪 桥
      2010年8月10日,40岁的秦卓军抱着16岁的独生儿子,从北京3楼家中一跃而下。结果,秦卓军的脾脏破裂,儿子左腿粉碎性骨折,经急救才转危为安。
     秦氏父子为何要跳楼?作者经采访终于还原真相,并触摸到了这样一个沉重的社会现实——当前,许多进入大城市闯荡并定居的外地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的“新一代外地人”,身为“凤凰”的他们不惜重金打造孩子,以便孩子能够迅速融入到所在城市本地的孩子当中去。为此,他们不惜甘当“孩奴”,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我要自杀”刺痛父母心,北漂夫妇重金打造儿子
      2007年7月,北漂5年的秦卓军与妻子王凯丽,按揭在北京添置了一套95平米两居室。随后,夫妇俩赶回老家山东临沂,将13岁的儿子秦磊接到北京上学,结束了秦磊留守儿童的痛苦生活。   
      时年37岁的秦卓军与小自己1岁的王凯丽,都是大学毕业。2002年2月,夫妇俩双双从国企下岗,为了生存,他们将8岁的儿子交给临沂农村老家的父母照顾,北上京城闯荡。秦卓军进入一家宾馆工作,因年富力强,两年后被提拔为餐饮部经理;王凯丽则应聘到商场担任会计。5年后,他俩终于凭着自己努力,在繁华的京城有了自己的家。   
      2007年9月初,秦卓军托关系将秦磊送入一所名牌中学就读。从偏僻的农村来到繁华的首都上学,秦磊很兴奋。每天早上7点,他背着书包,边啃着面包,边哼着歌儿去学校。秦卓军感慨地对王凯丽说:“儿子来身边上学,也算是实现了我们多年的夙愿。”  
      谁知秦磊入学仅半个月,就整日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秦卓军担心地问儿子:“小磊,你怎么了?”秦磊瓮声瓮气地回答:“爸,我在这里不适应,想回老家读书。”“别说傻话!爸爸为你上学可费了不少心……”秦磊顿时泪流满面,哽咽着说:“有同学欺负我,总是喊我‘外地老’;还经常模仿我说山东话……”   
      秦卓军耐心地安慰儿子:“你初来乍到.同学们对你不熟悉,以后相处时间长了,有了同学感情.就不会这样对你了,”秦磊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2008年元月的一天晚上,秦卓军接加班的王凯丽从单位回来。秦磊躺在床上睡着了,眼角挂着泪痕,左手掌心骇然写着“我要自杀”。他们连忙推醒儿子:“到底怎么了?谁欺负你了?”秦磊失声痛哭……
      原来,当天中午学校开饭秦磊下课后第一个冲进食堂,生活老师一把揪住他批评他不遵守就餐秩序。调皮男生鄙夷地骂他:“你这个外地老,一天到晚就知道抢饭吃!”这一切,将秦磊的自尊心践踏成泥。
      儿子的遭遇,仿佛尖利的石子,硌得秦卓军夫妇的心酸难忍。这天晚上,两人久久无法入睡。秦卓军难过地对妻子说:“当父母的,不都是为了孩子吗?小磊穿得土里土气,一天2块零花钱,连根象样的雪糕都买不起,他能不自卑吗?我们是外地人,决不能让小磊成为别人眼里的第二代外地人!”一番商量,夫妇俩达成一致意见:不惜一切打造培养儿子。
      第二天一大早,秦卓军给儿子灌输这样的理念:“我和你妈在单位都是骨干,你身上有我们的遗传基因,是一个聪明优秀的孩子。”
      给儿子“洗脑”后,秦卓军夫妇开始不惜重金包装儿子。他们花500元给儿子买了一个高档书包;运动鞋都是1000多元;衣服裤子也都是价格不菲的名牌。他们每天给儿子的零花钱也升级到了20元。秦卓军还暗示儿子,家里有一笔不菲的存款。
      秦卓军夫妇的所作所为,给了秦磊莫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不再自卑,走在校园里昂首挺胸;受了同学欺负也不再躲在角落里郁郁寡欢,而是大胆地还击。秦卓军夫妇如释重负……
      2008年3月的一天,秦磊放学回家后,眉飞色舞地对秦卓军说:“爸,这段时间班上几个同学对我特好,私下问我,你是不是千万富翁?为了镇住他们,我点头承认了,他们羡慕得不得了。”明知儿子在说谎,但为了给儿子自信,不再受别人欺负,秦卓军没有捅破这只谎言气球,还隔三岔五借同事的宝马轿车去学校接儿子。每次他都将车停在校门口显眼的位置,叼着烟,意气风发地靠在车门边,一副大老板的派头。在众人的艳羡中,他载着儿子骄傲的离去……
                              儿子进城舍本逐末,白领父母苦不堪言
      这年5月,秦卓军去学校开家长会,得知许多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不是让孩子学钢琴,就是让他们上艺术特长班。这对他刺激很大:儿子本来不具备许多本地孩子的优势,再不奋起直追,恐怕将来差距会更大。
      回家后,秦卓军与妻子一番商量后,花1.8万元给儿子买了钢琴,并为他请了钢琴家教。周末,他们还送儿子去外教中心学英语。
      秦卓军每月工资7000元,王凯丽4000元,在外地打工夫妇中已算高薪。然而,他们每月要给双方老人1000元赡养费,还房贷4000元,儿子的生活费、学费和培训费等各项开支4000元,家里的生活费和人情往来等各种开销每月也不下3000元,实在是捉襟见肘。
      再苦也不能苦儿子!夫妇俩节衣缩食,为了省下单位每天15元的午饭钱,每天都自己带盒饭。夏天气温高,饭菜经常变馊了,他们也舍不得扔掉;秦卓军戒烟戒酒,王凯丽几乎不买什么化妆品。然而,每天却要让儿子吃高档水果、喝进口牛奶,培养“贵族气质”。
      再说秦磊,父母的宠溺、骄纵,渐渐助长了他虚荣攀比、大手大脚花钱的恶习。心理上,他也将自己当成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在同学中,秦磊成了“消费潮流引导者”,他的手机永远是款式最新的。别人还玩MP4,他早有了PSP。这样一来,秦磊频频向父母伸手要钱……
      秦卓军和王凯丽欠银行50万元房贷,是名副其实的“房奴”;而今,儿子秦磊又让夫妇俩成了典型的“孩奴”。为了不让家庭财政出现新的赤字,秦卓军买了一辆二手奥拓车,每天下班后就去车站“开黑车”载客;王凯丽利用业余时间,在好几家小公司担任兼职会计。
      2008年10月,王凯丽意外怀孕了,秦卓军陪她在医院做了人流手术。手术第二天,王凯丽挣扎着去上班,秦卓军心疼妻子:“你在家休息几天吧。”“现在找工作这么难,要是我休息几天,单位肯定没我的位置了。”望着妻子蹒跚的背影,秦卓军忍不住鼻子发酸……
      不久,秦卓军的父亲脑溢血发作导致半身不遂。他只给父亲打了2000元,不敢回家看望老人,只为省下来回600元的路费。妹妹在电话里责怪他没有尽到儿子的义务,他心酸地落下了眼泪,说:“妹子,我是身不由己呀!你不知道,在北京养个孩子成本有多高!”
      到了这一步,秦卓军开始反思,这样惯着孩子到底值不值。如果在乡下,孩子比的是学习成绩,可到了北京,孩子比的却是吃喝玩乐,这样下去将来真的可以成材吗?秦卓军想把儿子的人生观扭转过来,然而为时已晚。这时的秦磊,根本不体谅父母的艰辛付出。
      2009年3月16曰,是秦磊15岁生日。离生日还有两天,他就开始与父亲讨价还价:“爸,我们好多同学过生日都在宾馆开Party,你给我1000元吧,我过生日不能输给他们。”
      秦卓军的血压顿时上来了:“小磊,爸妈不是什么大款,有些钱能省就省。你别开什么Party了。”见父亲铁板一块,秦磊眼泪汪汪地看着妈妈。王凯丽于心不忍:“卓军,我们将儿子抛在老家很多年,小磊吃了很多苦,我们应该补偿他。我们大人苦点没什么,孩子可不能受委屈。”秦卓军极不情愿地给了儿子1000元。事后,秦卓军和妻子商量,今后不能这样惯着儿子了。但是,妻子却觉得孩子还小,不懂事,长大后就会理解父母的苦衷了。秦卓军郁闷不已。
      然而,更让秦卓军揪心的事还在后头。这年7月,秦磊即将升入初三,毕业班的功课和复习要紧张得多,不少同学的家长为方便照顾孩子,花高价买了学校附近的房子,他要求父母也在学校附近买套房子。
      中学附近的房子超过3万元一平米。秦卓军当即就拒绝了,秦磊眼泪哗哗,先是抱怨说学习很紧张,每天上下学在公汽上很花时间,后来怪父母不重视他的感受,让他觉得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王凯丽站在儿子一边,说应该考虑儿子的建议。秦卓军还在犹豫,几天后妻子兴冲冲地跑回来说,她算过了,可以把家里的房子卖了,在儿子学校附近买一套55平米的一居室,相差不大。
      想到儿子读初三功课紧,况且高中也在该校就读,买套学区房确实方便陪读。秦卓军一番权衡,咬牙同意了。很快,他们卖掉了仅仅住了两年的房子,买了一套一居室,但每月要还的房贷却增加到了5100元。而房子距离夫妻俩的单位都挺远。
      搬进新居那天,看着儿子给同学一一报喜,眉飞色舞地说:“我们家也有学区房,以后咱们在一起打篮球方便了!”儿子的喜悦丝毫没有感染秦卓军,他的心沉甸甸的,想到每月高额的月供,忍不住潸然泪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5 10:50:47 | 显示全部楼层
  体貼孩子,不能一味的花钱给钱,一可一味的骄生惯养!否则,后患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0:1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教育还得讲个方法。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8 11: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现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9: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肇荣 发表于 2016-8-8 10:17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教育还得讲个方法。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


感谢院长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8 19: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您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10:4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教育还得讲个方法。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9: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16-8-10 10:47
孩子的教育是一件大事,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但是,教育还得讲个方法。方法不当,会适得其反。

您说得很对!谢谢您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9:36: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您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8-10 19: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6-8-5 10:50
体貼孩子,不能一味的花钱给钱,一可一味的骄生惯养!否则,后患无穷!

您说得对!谢谢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01:06 , Processed in 0.03461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