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3114|回复: 16

《寻味武陵》街色卷的概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2-4 20: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我撰写的173篇文章,53万字,新老照片338帧,汇编成《寻味武陵》分《水韵卷》、《街色卷》、《风情卷》、《史迹卷》四册一套即将出版。该书由中共武陵区委罗少挟书记作序:《用古城故事涵养现代民众》。其中《街色卷》的概述如下:
                 《寻味武陵·街色卷》
     概  述
    常德古称武陵,如今的常德武陵区就是常德市的中心城区。常德武陵是座先有城后有市,因“城”而“市” 的城市。是湘西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物。探索武陵城里的街巷起源。应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公元前277年,秦国蜀守将张若始筑“张若城”开始,距今已有近2300多年历史。
    最初的武陵城叫张若城。唐代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志·朗州(常德)》上有记载:“张若城,在州东四十步。初,秦昭王使白起伐楚,遣张若筑此城以拒楚,并统五溪。”又有宋代《太平寰宇记·朗州》记载:“《武陵记》云‘后汉梁松自义陵郡移居张若城’今州东张若城是也。”这说明早在战囯时期,秦国的将领张若攻占武陵后,出于战争的需要,筑城于沅水北岸,从而奠定了常德中心城区今天的基础。
    张若城当时的街巷究竟是个什么样子呢?史志上无记载。但从晋代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记》里可从获得遐想。那时候张若城内的街道,还是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乡村阡陌。
    那末唐代的武陵街巷又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可以从被贬到朗州任司马的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诗句中找出答案。他在《采菱行》里讲述了武陵城里的街巷景致:“家家竹楼临广陌,下有连樯多估客。携觞荐芰夜经过,醉踏大堤相应歌。”从而再现了那时候武陵城的主要街道宽大广阔。而且街道两边家家户户竹楼连绵。停靠在沅水边上的船只首尾相接,喝得醉醺醺的“估客”在街巷(大堤)上摇摇晃晃地边走边哼唱的情景。刘禹锡还在《堤上行》诗中描述了当时武陵街巷是“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春堤缭绕水徘徊,酒舍旗亭次第开。日晚上楼招估客,轲峨大艑落帆来。”的情景,再现了唐代武陵街头的繁华景致。这些景象的地点大概就是后来的陡码头、水府庙、水巷口、大河街、小河街、官码头(现渔夫阁) 、落路口和上南门、下南门、高山街、小高山巷一带。
    明朝洪武年间,常德府始设管理建设的专职人员。武陵县也开始设立专门的建设机构——工房。嘉靖年间,武陵城区的道路系统已具雏形。武陵街巷最早见到的记载是明嘉靖《常德府志》中将武陵的城区划为十四坊:珠履坊、庆丰坊、宣化坊、绣衣坊、振肃坊、激扬坊、楚西名郡坊、承流坊、泮宫坊、儒林坊、迎恩坊、元戎坊、都帅坊和壮国坊。志中还记载了武陵的几条街巷: 上十字街、下十字街、县街、河街、新街、仓口街、马路街、落路口、北门街、梳子巷、关王庙巷、熟米巷、贺八巷、贾家巷等等。其中提到河街(即大河街、小河街) 是“商贾辐辏之所”,落路口是“云贵通衢”,新街(即兴街口) 是“因建府第(荣王府),工部郎中陈珂开此以居迁民”。由此可知,在古代,武陵城区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已有由政府组织的,针对城区房屋拆迁而安置居民的举措。
    清嘉庆《常德府志》记载,当时的武陵城区将原来的十四坊合并为四坊。同治《武陵县志》中所附的《常德府城图》标示出了武陵城区的街道名称。
    民国时期,因战乱与水患频发。武陵街巷布局无太大的变化。城区居民出行,要靠步行或轿子、毛驴及少量自行车代步。载物运输时,靠雇工肩挑背扛或借助人力车、三轮车、马车或独轮车在城区内流动。
      1953—1957年,武陵城区的街道全都铺设了“三合土”,从而改善了城区街巷的路况。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常德撤区建市以后,城市的建设飞速地发展。1999年,武陵城区已有大小街道151条,总长度300公里,总面积410万平方米,人均街道面积约8平方米。纵穿南北的主干道武陵大道和横贯东西的大动脉洞庭大道橫空出世。这两条纵横交错的大道,构成了城区“十”字形街道的基本骨架。使得城区街道形状由1949年的“一横三纵”,变成了1988年的“二横三纵”。后来又发展为“十横十纵”。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城区街巷的格局。
     武陵城区目前正在进行的“三改四化”,就是作力抓好城市的建设,作力改善民生。抓好城市道路的改造、棚户区的改造、城中村的改造、水系的改造、地下管网的改造,才能继往开来传承武陵区域的文化特色,承载繁荣商业的文化时尚,拉动武陵区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提升武陵区城市品位的一项重要举措。
    《寻味武陵·街色卷》。向你讲述鲜为人知的武陵街巷春秋,还有那鲜为人知的过去故事。让你梦回到昔日的常清街、高山街口、小高山巷、甘露寺、西围墙、兴隆街、府坪、衣巷子、泮池街、葫芦口、长巷子、青阳阁、校场街、乔家巷、百街口、卫门口、光荣路、利民巷、兴街口、骅街口、北正街、大兴街、铁家桥巷、上老鸦池巷、朝阳巷、三岔路、百胜巷、烈士街、民主街、光明巷、麻阳街。去追忆它们昔日的年华。让你再从如今的步行街、紫桥小区找回往年的感觉。

    武陵城区的街巷,自古至今都是与时倶进地发生嬗变。它的每次变迁,都诠释着武陵古城的时代变革。我们在奔波忙碌后蓦然回首,有的老街旧巷虽已面目全非,但当你拿起这本书、阅读它的文字时,会让你留住文脉,记住乡愁,唤起对武陵古城历史化的保护意识和参与建设武陵新城的热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09:06:28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曹先生的精典著作《寻味武陵》即将出版!恭贺!龚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5 09: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梦回到昔日的常清街、高山街口、小高山巷、甘露寺、西围墙、兴隆街、府坪、衣巷子、泮池街、葫芦口、长巷子、青阳阁、校场街、乔家巷、百街口、卫门口、光荣路、利民巷、兴街口、骅街口、北正街、大兴街、铁家桥巷、上老鸦池巷、朝阳巷、三岔路、百胜巷、烈士街、民主街、光明巷、麻阳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2014-12-5 09:06
祝贺曹先生的精典著作《寻味武陵》即将出版!恭贺!龚贺!!

谢谢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5 15: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河堂 发表于 2014-12-5 09:31
梦回到昔日的常清街、高山街口、小高山巷、甘露寺、西围墙、兴隆街、府坪、衣巷子、泮池街、葫芦口、长巷子 ...

衷心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11 18: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恭贺《寻味武陵》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13 0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廉公正 发表于 2014-12-11 18:44
恭贺《寻味武陵》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2 17: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1:39: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4 09:5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25 , Processed in 0.3413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