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严维贡 于 2016-8-7 21:19 编辑
他让平凡的岗位焕发出了耀眼的光彩! ——记常德市西湖区东旺砖瓦厂成品车间主任陈代堂
今年42岁的陈代堂,现任常德市西湖区东旺砖瓦厂成品车间主任。他自进厂工作以来,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各项工作想在前、干在前,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民工的精神风貌。由于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区优秀共产党员、年度先进个人,2013年5月被常德市授予“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一、 刻苦钻研 提高技艺
1990年,初中毕业的陈代堂成为西湖农场砖瓦厂的一名普通农民工。因为文化不高,也没有技术,进厂后,他被安排到半成品车间当了一名搬运工。陈代堂很珍惜这份工作,埋头苦干。有一次,他到成品工车间转运设备时,看到师傅们熟练地将“半成品”加工成一件件“成品”时,心里非常羡慕,渐渐产生了多学一门技术的想法。不久,他申请到成品生产车间当了一名学徒工。由于勤奋好学,只有初中文化的他,用3年时间“啃下”了大专文凭。刚开始学技术,他总感到8小时工作时间过得太快,便用3个月时间完成了别人1年的学徒任务,就靠这种钻劲和韧劲,使他逐渐掌握了成品车间的全套技术。
陈代堂的钻劲和韧劲不仅表现在技术革新上,还表现在实际工作中认真总结经验,由表及里,触类旁通。这些年来,他通过实践炼就了一身硬功夫:只要听听工友的简单介绍,就大体知道设备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通过他多次的反复实践,还解决了操作中的许多技术难题。投入生产后,不仅增加了生产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厂里节省设备和材料费用达数万元。他出色的工作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厂里领导和工友们的交口称赞。
二、甘于奉献 忘我工作
“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就一定要做好!劳动是最光荣的!作为一名农民工,只有尽自己的努力干好了本职工作,心里才会踏实。”陈代堂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这些年来,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与农民工打交道。谁遇到技术上的问题,不管时间早晚,他总是毫无怨言,随叫随到,满腔热情的投入工作。砖瓦厂的工作环境又脏又累,天气越热,活越多;逢年过节,更是不得闲着。为此,有的工友也劝他:“你这么辛苦干嘛,又不是缺钱,该歇就歇了!”他只是淡然一笑,说道:“因为我是厂里的技术员,就得要处处为砖厂着想。”
工作中,陈代堂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树榜样,让车间的同事敬佩不已。2013年5月,半成品车间发生了一起违章操作事件,尽管此次操作因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造成事故,可他却毅然向厂里递交了事故报告,并主动承担了责任。回到车间,他除了在公告栏上张贴启示予以警告,严厉处理当事人外,还对自己及其他几位主要责任人进行了经济处罚。
20多年来,陈代堂每年出勤均在350天以上,在工作之中,他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而且,他的工作没有上班下班之分,只要工作需要,他是随叫随到,经常是下班路上被招回,端起饭碗又放下,脱衣上床又起身。工作成了他生活的主体和精神的依存。 三、创新管理 务求实效
在工作中,他坚持做检修笔记。每次检修设备时的名称、型号、故障部位、原因、操作程序等,他都条分缕析地记录下来,迄今为止,他累计做笔记达二十多万字。如今,他不但对所辖管的机器设备了如指掌,也对每台设备的习性全摸透了,设备一有故障,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处理起来得心应手。为了帮助工友们尽快掌握设备的维修技术,他把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们。每次维修设备,他都没有忘记在实践中向大家传授技术,使他们这个成品车间形成了人人爱学习,个个争当技术先锋的好风气。
针对生产车间实际情况,他还提出了“分组承包”的管理法。让农民工根据自己的操作水平自愿分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各产品进行竞标,提高了农民工的技能水平及劳动效率。他在生活和工作中从不摆架子,与工友们在相互沟通中得到了信任和认可。 据统计,20多年来,通过陈代堂的传、帮、带,有数百名农民工熟练地掌握了砖瓦厂的全套生产技能。
四、关爱他人 感恩社会
2014年6月,原本表现不错的农民工陈劲松突然间工作连连出错,这引起了陈代堂的注意。他主动接触陈劲松后得知,原来小陈的父亲得了重病,本来身体欠佳的母亲为照顾父亲压得喘不过气,而他的小孩又在上小学,家里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了陈劲松身上。小陈的情况让陈代堂十分挂心,陈代堂不仅经常和小陈谈心,还通过厂里发动工友捐款给小陈。在陈代堂的开导和帮助下,陈劲松慢慢变得开朗起来,工作表现也越来越出色。
2012年初,车间一位农民工陈锋华回家途中骑摩托车不小心摔伤,这位兄弟的工资又低,小孩要吃要喝要上学,生活陷入了困境,陈代堂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了不扣他的工资,住院10多天的时间里,陈代堂一直帮他替班干活。上班后,由于不能干重活,所以在工作中,陈代堂总是自己抢着做苦脏累的活,尽量把轻活让给陈锋华做。
2011年春节期间,原料车间一农民工陈代兴在去外地接父亲的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将对方撞死,而陈代兴也身受重伤。接到电话的他迅速与厂里联系车子,连夜赶往出事地为其送上“慰问金”并帮助处理善后事宜。
该区东洲乡旺福村里有个贫困户叫罗光武,不到2岁父亲就离开人世,母亲常年体弱多病,当时家里欠债几万元。小伙子虽能干,可外出打工确不能照顾母亲。陈代堂得知情况后,主动帮他在砖瓦厂找到了一份工作,去年还帮他娶到了老婆。如今,罗光武成为了厂里的一名优秀装卸工,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2007年,陈代堂得知砖瓦厂附近的旺福村二组孤儿吴成龙,考上西安交通大学由于学费和生活费没有着落而整日以泪洗面的情况后,心急如焚,当即与吴成龙结成对子,连续4年每年拿出2000元资助吴成龙直至其毕业。去年,他听说区民政局组织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他又主动要求承担了一名特困生每年1000元的学费。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他得知情况后,主动捐了1000元。他还经常在所辖旺福村资助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逢年过节,送上慰问品或慰问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