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基层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1929年春,在红军帮助推动下,澧县开始组建基层苏维埃。两年间,先后建立区级苏维埃政权14个,占全县21个区的67%;团(乡)级苏维埃政权565个,占全县710个团(乡)的79.6%。 1929年4月至8月,湘鄂边苏区基本形成后,红四军向石、松、澧发展,在县西五区、西六区的闸口、火连坡、暖水街、甘溪滩、太青一带驻扎,支持基层党组织、农协3支游击武装,建起西三、西五、西六、西七区四个区级和117个团(乡)级苏维埃政权。火连坡、暖水街(澧淞)、甘溪滩、太青、东门等处的区团(乡)苏维埃政府,一直坚持到1935年10月红二、六军团转移出澧县全境,长达5年以上。
1930年3至7月,红四军东进与红六军会师,近4个月转战松、澧,在大堰垱、梦溪、雷公塔,邱家厂、张家厂(盐井)、金罗、闸口,槐市等地驻扎。红四军支持基层党组织、农协、16支游击武装,建起西二、西四、北四、北三、北二、东四、东三七个区级和293个团(乡)级苏维埃政权。这些区、团(乡)苏维埃政权一般坚持到1932年底左右,最短的10个月,最长的达2年多。 1930年11月至12月,红二、六军团分两路攻打澧县,先后两次攻占津市镇、围困澧州城。在红军的支持下,中共党组织, 8支游击武装、区团(乡)农协共同努力,建起南二、南三、南四区三个区级和155个团(乡)级苏维埃政权。1930年12月红军撤离,一些红色政权停止活动,但永镇河、九垸、七里湖、毛里湖、 渡口等处的区团(乡)苏维埃政权,在逆境中仍坚持到1932年底左右,最短的亦有8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