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员全面入驻法庭 助 力 诉 前 调 解
为实现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良性互动,深入推进溯源治理。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和支持下,津市法院在院机关和两个法庭分别成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室,各选派一到二名调解经验丰富、公道正派的调解员共同参与多元调解。
常德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黄天伏调研新洲法庭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委员会驻保河堤法庭调解工作室
人民调解委员会驻法院调解工作室
一、和风细雨促调解 高效便民获点赞
“法官,胡某欠我们十多个人的钱,他明明有钱也不还,我们要起诉他”!面对十多个当事人一同到法院要起诉胡某,立案庭导诉员分析案情后,引导当事人到驻法院调解室调解。在调解员的耐心的沟通下,十多个当事人与胡某达成了调解协议,申请出具了司法确认书。一个申请人激动的说:“这个调解好,效率高又能实实在在解决咱老百姓的问题”。
二、 “带案下乡”促调解 化解纠纷有良方
保河堤法庭连续两天接到当事人的感谢电话。原来,在该院法官和人民调解员的努力下,顺利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帮助双方夫妻关系和好如初。保河堤法庭切换以往“坐堂办案”的传统办案模式为“带案下乡”更接地气的化解纠纷模式,采取先下乡调查矛盾纠纷根源,再由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或邀请驻村调解员背靠背进行调解,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避免夫妻对簿公堂,产生更大矛盾纠纷。
三、线上线下相结合 “隔空”对话解纠纷
“我在惠州工作,由于疫情影响无法及时回津市,但是我想尽快处理我的离婚案件,这该怎么办呢?”原告罗某急切而无耐的诉说。而被告也提出目前在外地务工,加之疫情影响,不便回来。新洲法庭人民调解员了解到双方的情况后,决定利用线上调解平台实现当事人隔空对话解纠纷。不到半小时,调解员通过线上与双方当事人沟通,最终帮助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解决了双方的困扰。
今年以来,津市法院诉前调解立案217件,调解成功183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到84.33%。在强化基础建设和加强人员配置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源头预防、非诉挺前、多元化解的分层递进前端治理路径,既缓解了审判压力,又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来源:津市法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