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547|回复: 6

发展太青茶业的历史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6 10:0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展太青茶业的历史记忆
熊志勇


100313hos3bfovw8lg3hhh.jpg


100311iby6gnu8ffwgg8fe.jpg



本月12日,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在桃花滩宾馆成功举办了太青“双上绿芽”茶品鉴会,原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中国茶叶学会顾问、湖南农大茶学系博士生导师施兆鹏教授为公司挥毫泼墨,题字为“魂系太青山,双上绿芽茶”。我看到恩师施教授的题字以后,感慨万千,思绪翩翩。县里的有关领导对我说:要把发展太青茶业的历史写出来。遵照领导的意思,我说一下太青茶业的发展历程。
100310m22ezuiosqfn1oyk.jpg


第一次上太青山
1974年春,我当时在县多种经营办公室工作。有一天,我正在闸口公社七〇茶场检查指导工作时,突然接到闸口公社办公室的电话,说县委副书记吕定元同志要我火速赶到公社办公室。我到闸口公社以后,吕书记当面跟我说:“你要上太青山,要创制名茶。1958年大炼钢铁时,我上过太青山,那里有铁矿,气候好,适宜搞名茶。”我接到吕书记的指示以后,马上从闸口坐汽车到甘溪。当时甘溪到太青不通车,走了23里路,到了老太青乡政府,当时的太青乡党委书记田隆福同志接待了我。我把吕书记的意思向田书记做了汇报,他非常支持吕书记在太青山创制名茶的意见,并通知当时太青公社茶场的负责人张中球同志下山来接我。我和张中球同志步行从神竹湾上鸭母尖,到达公社茶场。紧接着,由张中球同志陪同会见了当时太青大队支部书记张昌满同志(也就是现在的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国林的父亲)、大队长王春学同志、副书记戴作海同志。

100312eu2mu2tm2q2muupw.jpg

100312sraujn46l4eb5yvn.jpg



试制名茶“太青云峰”
上山以后,在公社茶场和太青大队的负责人的陪同下,看了当时的茶园情况,然后试制名茶。当时参加人员有乡、大队、公社茶场的负责人,还有公社茶场的茶叶技术员罗忠元同志。茶叶是小锅小灶做的,自己感觉茶叶品质非常好。然后与张昌满同志、张中球同志、罗中元同志共同评茶,大家一致认为茶叶品质的色香味形都很不错,最后我提议为茶叶定名为“太青云峰”。按照茶叶定名的通常规则,“太青”为地名,“云峰”为茶名,就和“西湖龙井”、“君山银针”一样。“西湖”为地名,“龙井”为茶名,“君山”为地名,“银针”为茶名。支书张昌满同志和我一起作了一首诗,赞美“太青云峰”:“云浮太青山,雾掩云峰茶,清泉映绿叶,茶香飘天涯。”紧接着,我把当时试制的“太青云峰”茶带到县里,邀请县委副书记吕定元同志、邵方舟同志与财办主任蔡振武同志在农产品公司会议室评茶,参加评茶的还有湖南农学院茶叶专业1973级在我县毕业实习的老师和学生。大家一致肯定“太青云峰”风味独特,为绿茶的上乘之作,对于“太青云峰”茶名,给予一致肯定。然后将茶叶送到省商检局检验,作出了为“湖南名茶中的佼佼者”的结论。



全县绿茶制作培训班
在太青云峰得到省农学院的师生和县级领导充分肯定,并在常德地区首届名茶评比会上获得第一名以后,决定在太青山举办全县(含白衣区)绿茶制作培训班。由于当时没有修好上山的公路,全体学员30余人和我一起步行上太青山。这批学员中,有现在津市市最大的茶叶老板雷族安同志,渡口公社洞庭茶场的负责人杨陆一、澧西公社、彭山茶场的负责人鲁明久同志、道河公社茶场的技术员龚道和同志。培训班共办三天,得到了公社、大队、公社茶场的大力支持,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修筑上山公路
太青山海拔最高为1019.5米,与石门交界。但由于交通不便,给山上的群众生活、生产带来很大的不便。为此,我给县委吕书记专门汇报,说明修上山公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天,在翊武影剧院观看时,我正好坐在吕书记的后边。趁演出开场之前,我再一次向吕书记汇报。吕书记当时拍板:先给两万元,把开路的铁钎等有关工具准备好,发动全公社群众把路修通。最后,经过两年的奋战,15.5公里的上山公里终于修通。



调运制茶机械
当时公社茶场仅有一部小型揉茶机,一台184杀青机,要适应茶园的全面投产,必须要增加茶叶机械,为此,我专程赴常德地区茶叶公司,省茶叶进出口总公司和汨罗市农产品公司组织调运55型揉捻机和其他的制茶设备。由于当时山上没有高压电,又专门组织了一台2105柴油机,从国营长沙茶厂组织调运传动制茶机械的30米长的50地轴,完成了太青山制茶设备的原始配套。



解决山上茶农的定销粮
太青山原来一直以种植红薯、玉米为主粮。但是要扩大茶叶栽植面积,势必要把大部分种植红薯和玉米的旱地改为种植茶叶,这就造成了要怎样解决茶农吃饭的问题。为此,我陪同当时的副县长朱修林同志、县粮食局局长皮丕章同志冒雨步行从长杠岭上太青山调查研究。然后步行从马鬃岭下山,当晚召集公社书记胡之秋同志和太青供销社、乡公社粮站的主要负责人开会,决定由县政府指定县粮食局负责安排当时太青公社192名村民按每月30斤大米定量解决定销粮,大米价格与城镇居民一样。解决了太青山茶农吃饭的后顾之忧。



成立茶叶研究会
1987年,太青云峰在湖南省茶叶学会举办的全省名茶评比会中取得了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正式列为湖南名茶。为此,在当年的6月特地在太青山召开全县重点茶场负责人会议,决定成立澧县茶叶研究会。我邀请县茶叶公司、农业局、农办负责人一起上山参加会议,并赠送一面锦旗,上书“云峰夺魁”。



在太青山举办湖南省首届科技夏令营
为突出太青品牌,扩大太青知名度,了解太青面貌,在1987年8月,与县教委会商后,决定由县科学技术协会与县教育委员会共同在太青山举办湖南省首届科技夏令营,参加人员为县城中、小学的三好学生和优秀教师,共60人,在县武装部举行了有县委、县政府、县武装部的领导参加的开营仪式,并请《澧县报》的专职摄影记者龚光立同志为随营记者,县科协、县教委都派出了专职人员参加。夏令营分为3个专业组:一为摄影组,二为地质组,三为生物组。夏令营共举办了7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摄影组所拍摄的太青茶园和夏令营活动等照片,荣获了湖南省摄影作品二等奖。闭营时副县长王德胜、政府办主任田小川、我与县教委以及太青乡太青村的主要负责人张国林和石门县周边群众共600人参加篝火晚会。闭营后,太青公社茶场的负责人刘定先专门在茶园立了一块“湖南省首届科技夏令营营址”纪念碑。



“双上绿芽”茶的诞生和创制
太青云峰1987年评为湖南省名茶,1988年评为农业部部优产品。由于茶场体制改革,有一段时间中断了给省、部送样的工作,一直到后来由孙运秀同志出任太青云秀茶场场长,才使评优工作延续开展。
2005年春,我在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病。一天,张国林同志和县农业局胡圣满同志来到病房和我共同商谈,怎样使太青茶叶品牌创新。最后一致商定,在太青云峰茶的基础上,推出“双上绿芽”茶这一新品牌,在鲜叶原料、制茶工艺上做一番改进。双上绿芽中的“双上”取于历史典故与药王孙思邈两上太青山的传说,有关“双上绿芽”茶在元朝马端临所著的《文献通考》,中科院院士陈宗懋主著的《中国茶经》以及《澧州志》中都有记载。现在“双上绿芽”已被国家工商总局注册。
2005年秋,“双上绿芽”茶被评为湖南省名茶特等奖(评茶活动在张家界市举行,由湖南省茶叶学会、湖南省茶业协会共同举办)。2007年,双上绿芽被中国茶叶学会在云南省昆明市评为中国名茶一等奖,正式列入全国名茶行列。在此基础上,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市有关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将发展太青有机茶列入了县政府农业发展的主体规划中,3年之内要在太青乡建成10000亩有机茶园基地。为此,市政府主要领导陈文浩市长、徐万发副市长,县领导县委书记彭孟雄,分管农业工作的严副县长、县人大金忠军副主任多次上山考察,指导工作,彭孟雄书记还亲自制定了“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市场运作、标准作业”四项具体实施措施。省茶研所所长、研究员、国家突出贡献专家包小村,省茶叶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多次上山指导。双上绿芽通过了瑞士生态市场研究所(欧盟)有机产品认证,随后又通过了农业部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成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取得双重有机认证的极少的单位之一,同时,也获得了常德市农业产化龙头企业的光荣称号。公司董事长孙运秀同志也被选为县政协委员,获得全国妇女“三八”红旗手,湖南省成功女性、女能人,丘岗产业开发功臣等诸多荣誉称号。
2010年4月12日,太青“双上绿芽”茶品鉴会在县桃花滩宾馆隆重举行,来自省、市、县的多位领导、著名茶叶专家、学者以及知名茶商共300多人齐聚一堂,见证了“双上绿芽”茶这伟大的一天。经过品评,专家一致认定:太青“双上绿芽”茶外形扁紧重实,匀整显毫,色泽绿翠纯润,汤色浅绿明亮,香气清鲜,滋味鲜爽,叶底芽头肥嫩、色嫩绿。太青“双上绿芽”茶,是国内难得一见的好茶。中国茶叶界的泰斗、中国茶叶学会顾问、原湖南省茶叶学会会长、湖南农大博导——施兆鹏教授还在品鉴会上欣然提笔,现场挥毫,写下了“魂系太青山,双上绿芽茶”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而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曹文成先生更是提出了“要将太青‘双上绿芽’茶品鉴会举办到长沙去”的豪言壮语,更是将现场的气氛推到了极致,极大的鼓舞了太青茶业人的心,为太青茶业的发展壮大打足了底气。
就在品鉴会圆满落幕的第二天,也就是4月13日,常德市副市长徐万发一行亲临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视察工作,就“双上绿芽”有机茶的发展之路进行了建议与指导。
徐市长首先听取了公司总经理张国林的工作汇报,详细了解了公司5年内发展有机茶过万亩的工作规划。徐市长在听完张总经理的工作汇报后,对公司有机茶的开发思路表示认同与赞许,同时,就其中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了建议与指导。徐市长要求公司在开发万亩有机茶园的同时,依托太青地域特色,将双上绿芽茶文化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借助“双上绿芽”茶品鉴会成功举办的强劲东风,将“双上绿芽”打造成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极具地方特色的著名茶叶品牌。
太青“双上绿芽”茶的发展之路又开始了一段崭新的旅程。
从初上太青山到现在已经30多年过去了,太青山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太青山走向了一个小康之路的太青山。在建设太青山,发展太青山茶业的几十年中,县委、县政府对太青山的发展一直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有关部门给予了大力支持,历届太青乡党委的主要负责人田隆富、莫绍球、胡之秋、孟仲令、陈本富、彭子斌、何柏林、刘爱军、王先银等,还有原太青村、太青乡茶场的主要负责人张昌满、王春学、戴作海、张中球、王石松、刘定先、谭绍柏、廖富饶、技术员雷明华、方祖伍、罗中元、朱南山、皮丕耀、周章俊和原太青供销社主任、甘溪区社主任即现在太青公司生产部生产经理张玉楚等都为太青山的茶叶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借此机会,我对已经逝去的田小川、莫绍球、张昌满、谭绍柏、罗中元等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向继续为太青茶业做贡献的同志表示敬意。
我相信,太青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澧县太青山有机食品有限公司一定会进一步做大、做强!
(此文系作者于2010年4月26日的讲话稿。作者系澧县茶叶专家,澧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双上绿芽茶业有限公司特聘技术顾问,因病于2013年去世。作者有生之年曾为澧县茶叶产业及双上绿芽茶业有限公司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特刊此文以志纪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23: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老師佳作点赞!
mmexportcb0f7ca1540bd1a0d440044036b41ea6_1651807408439.jpeg
mmexport259847cbfa3384d5a5c92a5fbd0eece8_1651807403952.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1:41: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拜读欣赏回忆录难忘的岁月!飘香味美的大靑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4:10: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佳作,欣赏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5:0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6 16: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农村产业,致富农民。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7:00 , Processed in 0.042223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