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678|回复: 2

【点校杨彝珍编撰武陵县志随记】之一:屈原外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9 14: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5-9 14:26 编辑

【点校杨彝珍编撰武陵县志随记】之一
屈原外传
(唐) 沈亚之(1



140222dcfmy0am0wahfamw.jpg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以求索。”



  按 早在本世纪初,我主持立项整理点校旧志,得到常德市委领导的支持,市党史方志办相继出版了《清嘉庆常德府志校注》和《清同治直隶澧州志校注》,各区县市也普遍点校出版了一至两部旧县志。之后,市党史方志办还立项编辑常德文库,整理出版了《常德文征》等书,我点校的《琉球入学见闻录》也忝列其中。前两年我应邀参与点校陈启迈编纂的《清同治武陵县志》,已经公开出版。与陈启迈同时代的杨彝珍,也是进士,官兵部侍郎,当代著名的文人。他也编纂了一部《武陵县志》,陈杨两志各领千秋,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当初两部志同时立项点校,只是因为手边先有陈启迈志稿,这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从外地复印的。而杨彝珍的志,省图书馆有收藏,是在我们开始点校工作后才由电子版转印得到。陈志点校出版后,杨志却因为种种原因搁浅了,两书同时出版的愿望又成了良好的愿望。常德人知道清同治年间几乎同时修了两部武陵县志,但很少有人阅读杨彝珍撰的志书。我多想在有生之年把这件事情做成。现在退休赋闲,我试着做这件事,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
  《屈原外传》,选自杨彝珍《武陵县志》卷三十二“丛谈”,作者沈亚之,唐吴兴人,即今浙江湖州人。进士,至殿中丞御史内供奉。工诗善文,与韩愈、李贺、杜牧等友善。后终郢州掾。古郢州,就是今湖北江陵,所以诗人收集的屈原野史,应该就是当时沅澧流域的民间流传,——这既是杨彝珍编入“丛谈”的原因,也是我列入第一篇随记的理由。

  昔汉武帝爱《骚》令淮南作传(2),大概屈原已尽于此,故太史公因之以入《史记》。外有二三逸事,见之杂记、方志者尤详。屈原瘦细美髯,封神秀朗。长九尺,好奇服,冠切云之冠(3)。性洁,一日三濯缨。事怀、襄(4)间,蒙谗负讥,遂放而耕,吟《离骚》,倚耒号泣于天。时楚大荒,原墯泪处独产白米如玉。《江陵志》有玉米田,即其地也。
  尝游沅湘,俗好祀,必作乐歌以乐神。辞甚俚,原因棲玉笋山(5),作《九歌》,托以讽谏,至《山鬼》篇成。四山忽啾啾若啼啸声,闻十里外,草木莫不萎死。
又见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伟僪佹(6),与古圣贤、怪物行事,因书其壁,呵而问之。时天惨地愁,白昼如夜者三日。晚益愤懑,披蓁茹草(7),混同鸟兽,不交世务。采柏实和桂膏,歌《远游》之章,托《游仙》以自适。王逼逐之,于五月五日遂赴清冷之水。
  其神游于天河,精灵时降湘浦,楚人思慕,谓为水仙。每至原死日,必以筒贮米投水祭之。至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8),谓曰:“闻君尝见祭,甚善!但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有惠,可以楝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俗作粽并带丝叶,皆其遗风。
  晋咸安(371—372)中,有吴人颜珏者,泊汨罗。夜深月明,闻有人行吟,曰:“曾不知夏之为秋兮,孰两东门之可芜?”(9)珏异之曰:“汝三闾大夫耶?”忽不见其所之。
  《江陵志》又载,原故宅在秭归,乡北有女嬃庙(10),至今捣衣石尚存。时当秋风夜雨之际,砧声隐隐可听也。
  嘻,异哉!原以忠死直(11),古龙比(12)者流,何以没后多不经事?特千古骚魂,魂郁而未散,故鬻熊(13)虽久不祀,三闾之迹,犹时仿佛占断于江潭泽畔、叶葭白露中耳!

沈玉_副本.jpg
沈亚之以诗明世,与李贺友善。曾从韩愈学古文,精于论辩。
传奇有《异梦录》、《秦梦记》、《湘中怨词》较有名。
有《沈下贤文集》十二卷


  注:(1)沈亚之,约为唐贞元至大和年间人,字下贤  。初至长安,曾投韩愈门下,与李贺结交,举不第,贺为歌以送归。元和十年(815)第进士。后累迁至殿中丞御史内供奉。太和三年(829)为德州行营使柏耆判官。耆贬,亚之亦谪南康尉。后终郢州掾。工诗善文,有《沈下贤集》十卷传世。
  (2)见 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汉武,及汉武帝刘彻(前156—前187)。淮南:刘安。他是汉帝宗室,袭封淮南王,刘安所写有关《离骚》的作品,这里称为《传》;刘勰在《神思》篇又说是《赋》。这篇《传》或《赋》早已失传。
  (3)切云之冠:即高冠,出处苏轼 《复次溽字韵记龙井之游》诗“便投切云冠,予幼好奇服。”
  (4)怀、襄:战国时楚怀王和顷襄王。
  (5)玉笋山:清《一统志》:“玉笋山在(湘阴)县北,一名石帆山。”《湘中记》:“屈原之放,栖于此山而作《九歌》。”
  (6)琦伟僪佹(qí wě yù guǐ):琦伟,浮华;华丽;僪佹,神奇怪异。汉王逸《<楚辞·天问>序》:“﹝屈原﹞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僪佹,及古贤圣怪物行事。”
  (7)披蓁(zhēn)茹(rú)草:披戴香草野花,采食草木果实。蓁,丛生的草木或荆棘;茹,吃。
  (8)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的闲差事。屈原贬后任此职,后“三闾大夫”专指屈原。
  (9)引诗见屈原《九歌·哀郢》。
  (10)女媭):是先秦时楚国人物名,一般被认为是屈原之姐。《离骚》:“女媭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 《水经注·江水》引用袁山松曰:“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喻令自宽,全乡人冀其见从,因名曰秭归。”王逸、袁山松、郦道元皆言女嬃、屈原之姊。惟郑注周易屈原之妹名女嬃。媭也是女子的通称,有美好的意思。
  (11)死直:为正道而死。《楚辞·离骚》:“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朱熹 集注:“盖宁伏清白而死於直道。”
  (12)龙比:即龙逢、比干。龙逢(前1713年—前1620年),夏桀时大臣,因忠谏而被桀所杀。比干(前1092—前1029年),南省淇县人,封于比邑(今山西汾阳),故称比干,殷商王室的重臣。敢于直言劝谏,引谏被商纣王帝辛所杀。
  (13)鬻熊(Yù Xióng):芈姓,名熊,又称鬻熊子、鬻子(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起子书之始),祝融火正陆终的后裔,周文王的臣子,楚国的先祖,楚国开国君主熊绎之曾祖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9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此项工作很有意义,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5-9 19:4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40222dcfmy0am0wahfamw.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13 21:55 , Processed in 0.03634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