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名将很多,战国时期就有不少,四大名将每个都很厉害,但他们跟韩信比起来,总是还差了一点,毕竟韩信起点很低,而且他换过主公,最终跟随刘邦打天下,击败了项羽,韩信一生打过无数次阵仗,可他从来没有败绩,其实这里面还有一个玄机。

×
一般而言,很少有百战百胜的将领,数遍整个历史,似乎也有两人,一个是白起,他从来没有败绩,不过他违抗了秦王的命令,后面秦王让他去攻打赵国,他不去了,假如他去的话,恐怕就要拜了,跟白起齐名的廉颇,打仗虽然不错,但败仗实在不少。
韩信之所以从来不败,是因为他有一项秘密武器,一开始他投入刘邦麾下时,并没有受到重用,还差点被砍头了,幸亏夏侯婴发现他人不错,留下他一条命,后来刘邦依旧没启用他,韩信一气之下,打算直接走了,幸亏萧何及时追他回来,在萧何与夏侯婴的极力推荐下,刘邦才勉强让他当了大将军。

韩信立马来了个开门红,很快击败了魏国,这一战之后,韩信慢慢打出了名气,展现出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韩信曾经跟刘邦聊过天,说自己带兵多多益善,虽然多少人都能带,因为韩信会分配不同士兵不同工作,战阵、侦查、后勤都有安排,每一次作战都是一场经营管理。
韩信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史料中也毫无记载,他到底是从哪里学来的兵法,或许韩信是个天才般的人物,没有教他也会,有些东西就是靠悟性的,他对自己手下将领的能力和敌人的情况都摸得很清楚,而且还很会分析敌人的心理状态,以便随时调整作战步骤。

×
从某种角度来说,韩信不是一个军事家,而是个伟大的心理学家,无论是当初的"背水一战"还是后来的"四面楚歌",这都是韩信在心理上击败了对手,"背水之战"时,赵军都嘲笑他,自己本身就松懈了,而"四面楚歌"时,项羽麾下的士兵引起思乡之情,顿时没了战斗力,这都是心理战呐!

其实韩信的所有行军打仗方式,都没有章法,看起来没有章法,但又能没战必胜,要说有人在暗中指点他,那么这个人就是老天爷了,老天爷眷顾韩信,所以才让他成为汉朝开国名将,这一切都是命,你不服不行啊!
根据史书记载,韩信身材高大,喜欢负剑而行,而且颇具胆识。韩信涉嫌犯军法被判斩首之刑,行刑时,自称为“壮士”。行刑时,已有十三人被斩,韩信临刑,见到夏侯婴便说:“君王不是想要取得天下的吗?为何要斩我这种壮士呢?”
司马迁对此评价为:“吾如淮阴,淮阴人为余言,韩信虽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余视其母冢,良然。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太史公自序》:“楚人迫我京索,而信拔魏赵,定燕齐,使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灭项籍。”